去了,就是主人家天大臉麵。
林自傲是貴客,自然是主人陪席敬酒,廚師親自上菜。
上到炒三絲這道菜時,那廚師也是沒話找話,隨口說一句:
“林先生一生精研醫道。醫食相通,想必對烹飪之道也一定是精通的了?”
講實話,當時的林自傲對廚師這一行也是很瞧不起的。一個做菜燒飯的,抬舉你一個“師”字,就搞不清姓什麼了!倒弄玄虛說什麼“烹飪之道”!烹飪又有個什麼“道”了!心下輕蔑,嘴裏便隨口敷衍道:
“精通不敢。也隻是勉強吃過幾樣而已。”
不知那廚師是看出他輕視之意,還是在這鄉間小宴忽然遇到個識貨的,心裏高興,抓住話頭就不舍得再放開。
“那麼林先生可知道,這‘炒三絲’吃的是什麼呢?”
林自傲一下火了。這不是明著欺我麼?連炒三絲吃什麼都不知道,我林自傲在奉陽也白呆那許多年了!當下便沒好氣說道:
“要說別的林某不敢亂吹,這炒三絲麼,當年在奉陽也還吃過幾年!炒肉絲、火腿絲、冬筍絲,對不對?”
“不對。”
“不對?”林自傲一怔,“這倒要請教了。”
“吃刀功。”那廚師說,“肉,火腿,冬筍,三絲要用三種完全不同的刀法切絲。這不是吃刀功麼?”
那廚師說得興頭,當下叫人取來刀案食料,三種刀法一一表演示範。
林自傲看得目瞪口呆。
想不到這一個極普通的炒三絲,竟然會有如此講究!這樣說來,那“龍虎鬥”、“獅子頭”、“東坡肉”、“貴妃雞”等等名菜,講究更是不知多大了!是了,《素問》中不是有“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氣”這句配膳至理麼?再想想,唐人咎殷尚著有《食醫心鑒錄》,專述食品治病。這樣看來,這位廚師所說的“醫食共通”,倒是大有道理了!
不由就對烹飪一行興趣大起。散了席也不回家,陪那廚師整整聊了一夜。從川、魯、蘇、粵四大菜係,談到烹飪一道對美的追求,談到色、香、味、形、器、質、養之融合,越談越投機。末了,那廚師感慨道:
“烹飪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意境無盡,就靠廚者與食者共同創造了!”
林自傲學醫從醫一生,沒想到臨了竟會與一位廚師交上了朋友。更沒想到,烹飪一道居然還有如此高深的學問!從此,便迷上了烹飪。
學烹飪,又不忘“醫食共通”,醫道與食道融會貫通,居然還真的研究出不少的新名堂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