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得這樣耍弄一下,文章才獲得發表,哪怕與事實不符?或許,記者擔心若隻說我們的優點,自己會在同事和讀者麵前感到難堪。這隻是一個小插曲。說到底,大眾媒體需要震撼性的文章來推銷自己。總之,隻要是讀者想看,為什麼不那麼幹呢?
去辦公室的路上我收聽著廣播,感覺全球的經濟好像就要崩潰。然而,推開依視路的大門,看見的卻是積極工作的人。所有的人都在忙碌,麵帶微笑,互相問候致意。隨後,我投入一個個氣氛熱烈的會議……我再次自問:難道我們的企業是個例外?又或者,許多事情原本都不錯,隻不過有人吹毛求疵而已?
我們需要一個互相信任的氛圍。因為,我們身邊的世界將要發生變化。我擔心,要是不能在法國人之間營造這樣的氣氛,今後將難以激發我們絕對需要的活力。
因此,我想寫一本書,可以自由表達,不受人幹擾地暢談成功的經驗,讓讀者一覽無餘。當然,爭論乃至矛盾,都是避無可避的。如果弄得像唱獨角戲一般,那就毫無可信之處了。我們每天接收到的多數消息大多斷章取義,咄咄逼人。我想反其道而行之,態度舒緩些,想必對爭論有益。
此外,我將在網上開辟一個博客,在此,預先感謝每一位將自己的感想反饋給我的讀者,我會親自一一予以答複 。這樣,本書如果修訂的話,必將從中獲益。讀者諸君,球已經踢到你們那邊,拜托了!
為什麼選擇美文出版社呢?
這件事,就像中國人把“機會”與“偶遇”合成“機遇”一詞那樣。有一天我給一批青年企業家作完報告,該出版社一位副社長貝爾納·德弗爾日先生前來見我。他就住在我家附近。我倆今年8月份一起去布列塔尼度假,成了熟人。我是理科出身,不善於動筆杆子,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我非常支持文科及語言的教學。本人認為,我們的孩子都應該接受哲學教育。毫無疑問,在即將麵臨的未來全球環境中,這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最佳武器之一。
我曾經讀過好幾本美文出版社發行的經濟類好書。我認為絕對有必要重寫我們的孩子正在學習的所有經濟學書籍,這些教材的內容已落後了一個世紀。為此我將在本書中提出幾點思索。此生中,作為一個知識經濟的自由企業家,我所有的偶遇都有它們的重要性,一切都再簡單不過了。
格薩維埃·馮達磊
2010年8月4日於洛克杜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