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l Williams是Long Wharf Marriott的收益管理負責人。位於波士頓的這家酒店擁有400個房間,通常每周的周三、周四、周六客人會很多,這時房間即使再多一倍也會有客人入住。而另外幾個晚上,如星期天,客房的入住率卻非常低,一年中如果有兩三次能住滿客人就已經夠幸運了。
這兩種情形對於Nell Williams來說都是挑戰,她的工作不僅僅是讓客房住滿客人,而是以最合理的價格提供給客人,為酒店贏得更多的利潤。她需要將定價和客房控製結合起來使得利益最大化。在入住率高的晚上,她需要注意不要將房間低價早早地賣出。同時,她還要考慮旅客停留時間的長短。有許多因公出差的客人願意支付較高的房價但僅住一晚,但這些客人一般不會在幾個比較空閑的晚上入住。而在星期天,她需要以較低的價格準備很多房間吸引足夠多的客人,但同時也要預留一些房間給那些願意付更多錢的人。
17年以前,Nell Williams和她的搭檔應付這些挑戰依靠的是他們自己整理的統計資料以及個人的智慧,通過這些來幫助決定最終以什麼樣的價位將客房提供給消費者。製定這些價格占據了她大部分工作時間。
而今天,Marriott集團2600處資產中有1700處使用了能使企業收益最大化的自動業務處理係統One Yield,Marriott的收益管理人能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內完成同樣的工作。與早期解決酒店業的這個最重要問題(使每一個房間的收益最大化)的係統不同,One Yield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價格製定過程中的主觀性,它能提供給Marriott員工關於某一天、某處資產應該是什麼價位的建議。在許多同行僅能勉強生存的情況下,這個係統使一個資產90億美元的酒店集團進一步擴展了它的競爭優勢。
One Yield是Marriott自己開發的一個係統。這是一個基於J2EE架構、Web-Sphere開發工具和技術的Web應用,而這些都是Marriott以前沒有用過的。為此,Marriott還不得不對那些要使用這個係統的客房經理和那些將為這個係統付費的特許經營商隱瞞了真相,而且還必須保證一次性地在整個集團以及它在全球的64個品牌上部署成功。
Marriott的執行副總裁和CEO Carl Wilson說:“這個係統實際上很基礎,現在其價值還隻發揮了80%。”2003年Marriott集團的運營收入增長了17%,同時Mar-riott集團新加盟了185個酒店、3萬多個房間,這其中大約1/3是從競爭對手中轉投過來的。2004年,那些安裝了One Yield係統的Marriott酒店來自休閑旅遊者的收益增長了2%,為Marriott酒店增收了8600萬美元。Marriott把這些成績部分歸功於One Yield係統。
One Yield係統誕生
在收益管理這種嶄新的運營形式被正式命名以前,Marriott就是這種經營方式的領導者。根據公司老員工的回憶,當1985年Marriott銷售部門的高級副總裁第一次走進CEO Bill MarriottJR的辦公室,給他講述一種稱為收益管理的新的經營方式時,Marriott有些忍俊不禁。這位高級副總裁給CEO介紹了這種源自航空業,根據現有的客房情況提價或者打折來提高收益的新的經營方式的好處。他告訴CEO,在這種經營方式中,公司需要使用計算機模型計算出酒店最佳的價格和銷售方法。
Marriott則告訴這位副總裁,如果他說的就是收益管理的話,那麼,公司早就已經采用這種經營方式了。他回憶起在他父親位於弗吉尼亞阿靈頓的汽車旅館度過的那些夜晚,那是他父親在1957開的第一家旅館,門口有一個汽車在經過時就可以進行登記的前台。他父親知道,如果停車場的汽車停滿了,他旅館裏的房間就一定不夠了,因此,這時老Marriott就密切注意那些載有兩位乘客的汽車,因為對這輛汽車可以收取雙倍的住宿費。當然,你根本就不用計算機,Marriott對這位副總裁說。
“老Marriott說得對,”Marriott的收益管理改革和係統戰略部副總裁、One Yield項目業務部門主要參與者Williams說,“那的確用不著計算機”。但是,要對遍布全世界成百上千間的客房製定出一個最佳的收益方案,其難度可與火箭上天相比。當航空業引入計算機模型追求收入的最大化時,“那簡直就像魔法!”Gartner副總裁Robert Goodwin說,“在給那些聰明的博士們支付了一大筆錢後,拿到了他們提出的複雜的算法。”20年後,在酒店業,Marriott先於對手首先掌握了收益管理的秘訣。此後不久,Marriott在酒店業第一個由CXO級直接負責收益管理戰略的製定和實施。
在20世紀90年代,Marriott開發了兩個收益管理係統,分別是為其完全服務酒店開發的需求預測係統(Demand Forecasting System,DFS)和為其低價旅館開發的收益管理係統(Revenue Management System,RMS)。
在Marriott集團工作了14年的資深員工、收益管理係統的副總裁John Whitridge見證了兩個係統的誕生。後來,他逐漸意識到如果不用兩個係統,而是在整個酒店集團采用唯一的一個係統會更好,這樣,不僅IT部門維護更容易,成本更低,而且也更容易與Marriott集團的中央預訂係統集成,那些管理多種資產的用戶也更容易使用。此外,單一係統還有助於高級管理人員在整個集團範圍內推廣最佳實踐。
1999年,這樣的機會來了。RMS和DFS的使用者需要同樣功能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時,收益管理和客房管理正在變成Marriott集團地方性的事情。越來越多的酒店經理需要使用這兩個係統管理他們各種品牌下的多種資產。而且,Web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非常適合新係統的平台。於是,Whitridge向Wilson提出建設新係統,在得到Wilson的同意後,他找到Williams和Marriott的財務人員,著手考慮這個後來被命名為“One Yield”的係統,製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