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何者為適宜於現代的製度(2)(1 / 1)

就獨裁而論,一黨的獨裁自比一人的獨裁為優。因為一黨的獨裁不發生繼承的困難,而一人的獨裁則獨裁者的死亡易發生重大的變動。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在黨內獨裁之下,即發生繼承問題,也不至如在一人獨裁製之下那樣嚴重的。

我應當聲明,這裏所謂的獨裁當然不是指普通一班人的所謂獨裁。這裏所謂獨裁一定要獨裁者--無論是一人,或一群人,或一黨--能有組織,有理想,能為民眾謀實際的福利,能對現代經濟製度有認識,能克苦耐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上麵所述比較成功的四個獨裁,無論是共產黨領袖,或是莫索裏尼,或是凱末爾,或是希特勒,其中有的對經濟製度的認識尚嫌薄弱,但其他各條件,大都俱是具備的。

獨裁的最大危險之一即是極易引起國際間的戰爭,而民主政治則比較足以阻止戰爭的發生。這種看法容許是不確的。上次的大戰,俄德等國固然樂於一試,即英法等國亦何嚐躊躇?而且現在的俄意等國亦並不太樂於作戰。即使上說是確的話,我也以為與宏恉無關。第二次的世界大戰總是難以幸免的。獨裁及統製經濟之所以深得民心者,正因它們之較便於備戰。故我們可說備戰是因,而獨裁是果。

有人也許要問如果獨裁,統製經濟,民治的放棄等等皆為預備民族間的鬥爭而起,則何不索性將根本問題予以解決?何不想法根本消除民族鬥爭的原因?我的答複是人類的計劃多少須和今生有關,而不能過遠,或過重理想;過遠過空便失了實際的意味。我們盡可痛惜民族主義之太趨極端,民族間的大戰距今一二百年之人盡可視為人類最愚蠢的舉動,但民族主義的澎湃在今為一種難以阻止的巨浪,求民族的自存為我們當今的急務。苟隻有獨裁能增加民族的經濟實力,則獨裁便是無可幸免的製度。

而且大家對於獨裁也不必一味害怕。若以大多數人民的福利而論,獨裁也不見得不及民主政治。上述四個國家的獨裁者,雖對於少數人取締極嚴,如蘇俄之於資本家,德國之於猶太人,然它們之能為大多數人謀福利則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蘇俄的選舉為一個階級的選舉,可以不算外,其餘之國的選民(與未有獨裁前的選民大致一樣)皆嚐以絕大的多數來表示對於獨裁者的信任。

讚成民主政治者一方提倡個人自由,一方又聲言民治為大多數人福利的保障。然獨裁既真能為大多數人(幾乎是全體人民)增進福利,則又烏能因少數人的自由之被剝奪,而硬要維持謀福不及獨裁的民治?

政治製度是一最現實的東西,不能永久地為我們的感情所牽製。我們的感情,因為過去的習慣及環境的關係,對於新製,尤其是索縛自由的新製,總不免有一種熱烈的反感。我們反對極端國家的最大理由,仍是個人之無自由。然我們於推重個人自由時我們常不免過分重視個人對於事物之標準或價值。實則個人的估價離了社會的估價是無意義的。衛生的設施,如隔離及檢查等等,對於社會有益而對於健全的個人則為害。獨出心裁的一件衣服對於個人似為一得,然往往耗費許多物料及人力,轉不如服一製服之為佳。在極端國家,個人的價值固有降到零點,而社會價值成為一切估價的標準之勢,然這絕不是文化的退步。所以人類的成見遲早總須加以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