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是隨便舉一例,其他可以類推。前麵說過了,實在的成績出來,則已失的人心可以恢複。不但恢複,而且向心力還可以逐漸加強,中央的地位還可以逐漸提高。條件並不困難,隻要不斷地,認真地,有誠意地,不貪汙地幹。如是作來,便是以建設求統一。至於說到建國,則更非加緊建設不可。為什麼呢?胡蔣兩先生均曾一再指出舊式的幾千年的專製,沒有盡他們建國的職責,沒有做到建國的曆史使命,也沒有造成一個民族國家。在解釋方麵,蔣先生提到了物質文明太落伍。胡先生對於這個落伍,隻說了由於知識不夠,人才不夠與自大自滿的關係(八一號),卻忘了更重大的一個緣由--行使無為政治之過。物質文明落伍是它物質上的劣果,知識與人才不夠等事,是它精神上的收獲。證之有為的俄國羅馬羅夫朝,大彼得的專製提高了俄國的物質文明,養成了一個知識階級能當新政權的中心,奠下了現在繁榮的基礎(參八十號頁五),便可了然。
總起來看,我以為從當今的國際環境,從吾國過去現在與將來的過程上觀察,均需要專製;但從目前的物質狀況與一部分人的心理上看,卻又難於專製。但隻要有人打破僵局,積極認真建設,拿出具體的成績來與人看,我相信,可以專製,而且多數人要歡迎他來專製。中國實在太亂了,太窮了,太弱了,太苦了。故隻要有人能使她安,使她富,使她強,使她樂,我不相信,誰不願意?孟子說得好:“民之望之,猶解倒懸也!”此前某部分人的錯誤心理是可以糾正的,物質上的缺憾是可以人為補救的。並且亦隻有人為的建設才可以彌補物質上的缺憾,亦隻有人為的建設才可以糾正錯誤的心理。靠天吃飯不成了,鬼混也混不下去了。別無他路,隻有斯途!當然,這所謂專製決非野蠻專製,非法專製,無限專製,權力專製,禁止言論自由的專製,而乃是開明專製,旨趣專製,以公共福利為前提的專製,不似舊日以個人為目標的專製,不似舊日摧殘皇室以外一切可作政權中心過專製,更不是吃糧不管事的無為專製。對於這種新式的專製,蔣吳與壽生先生讚成不用說,就是適之先生也不十分反對,隻說其人難尋罷了。大家要認清:這正是縮短割據時期的一個良好辦法,這正是在這個割據時期收到建國大業的一個良好辦法(參八五號頁七)。經我們以上的研究,我們對於適之先生所提出的那個大問題--今後建國是否還得經過一度的新式專製。--答複是肯定的,但附有必不可少的條件。這條件是什麼?便是火速認真建設。君達先生說得好:“政府當以一種新精神領導全國!”
廿三,四,一,春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