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借花獻佛上兵伐謀 (2)(1 / 3)

權利如同春藥一般,在沒有使用之前,你甚至看不到他,當他一旦使出,效果來得快又來得那麼直接。春藥會激發人的欲望,會讓整個人在欲望中勇往直前。盡管很多人最後筋疲力盡而亡,他們也願望在欲望中永生。

黃氏家族在貝恩資本談判進入之前,事實上已經考慮到董事會控製的問題,甚至最後增補了副總裁孫一丁為董事,意圖再明顯不過。那個時候,黃氏家族已經已經知道貝恩資本的底牌,那就是捆綁董事沒有成功,就要求增加董事人數,所以也就有了三人。

好啦,陳曉將黃氏家族的老臣拉到董事會進行權利發酵之後,曾經隻是擁有執行力幹活兒的人,突然他們變成了決定命運的人物,已經不再是簡單替人賣命的角色。陳曉這個突然上位的董事局主席既然沒有獨柄大權的操控意誌,那就將這一幫掌權的兄弟團結起來。

陳曉除了給予他們權利,當然這種權力事實上是黃氏家族給予的,陳曉讓他們充分發揮了。可是這一幫兄弟有權,也是人家的權力,就如同保姆看家一樣,這隻是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在中國這個儒家文化熏陶了上千年的過度,所有權這個問題也鬥爭了上千年,給予兄弟們所有權,將國美真正變成兄弟們的家,這一點很重要。

期權激勵。

在很多國美高管看來,黃氏家族的聚賢計劃是吊的高高,他們很難啃到這一塊骨頭。現在好啦,陳曉讓他們直接啃到。這可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兒,也不是黃氏家族心甘情願給的,甚至一度還很反對。盡管後來黃氏家族也提出所謂的科學化、更為合理,但是管理層部分人擔心繼續變成高掛的骨頭。

黃氏家族的意識裏,這是陳曉慷大股東之慨,給管理層戴上了金手銬。這一點太過分了。陽光雨露一般的股權激勵,讓跟隨黃光裕將近20年的鐵杆兒,一下子也站到了陳曉一邊,盡管後來表達過取消期權激勵,但是黃光裕的要求意見被董事會束之高閣。

陳曉有這麼大膽麼?沒有,但是有人給他撐腰,尤其是在5月11日的股東大會結束的那一天晚上,陳曉公開站出來批評黃光裕,這讓天下人都看到陳曉跟貝恩資本的人站到了一起。這一點也是黃氏家族最為擔心的,陳曉給兄弟們戴上金手銬,然後站到貝恩資本一邊。

現在好啦,貝恩資本的三名董事加上陳曉,如果算上戴金手銬的曾經的兄弟,貝恩資本已經掌握了董事會。黃光裕在看守所應該相當的後悔,感覺到董事會已經沒有自己的聲音。曾經多麼強勢的操控力,現在成了陳曉跟貝恩資本手上的刀,這不是他們揮刀自宮,是要砍向黃氏家族。

戰爭無可避免,幹掉陳曉已經成了黃氏家族的唯一選擇。

事實上,幹掉陳曉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是黃氏家族在左手跟右手的對抗。董事會曾經是自己的工具,現在要將一切的權利都收回。收回來的第一招就是讓陳曉滾蛋。前麵我已經介紹,為了讓陳曉滾蛋,雙方談了17天,最後談崩了。

江湖道義PK遊戲規則,誰是國美未來真正的主人

國美內鬥爭奪的是什麼?

這是一場道義與規則、權力與實力的對抗。

國美內鬥在本回合中與控股權無關,但卻與黃氏家族的控製權有著生死相關,一旦這一次失去控製權,那麼接下來就會失去控股權,這個問題已經無需贅述。我們應該看看董事會控製權之爭背後的真相。

當年黃光裕在運作國美上市的時候,那個時候國美在全國有131家門麵店。但是黃光裕隻將其中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重慶、西安、沈陽等地的94家門店納入上市公司,曾經跟陳曉爭奪的上海國美、香港國美等37家門店卻沒有裝進去。

上市公司、非上市門麵店,事實上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當時沒有將這些門麵店裝入上市公司的理由是由於開設的時間短或經營業績稍差。不過這個理由頗為奇怪,因為讓黃光裕發家的北京國美,也就是8月27日要求收回的代管部分,竟然也沒有注入上市公司,並且,黃光裕還將國美商標留在了北京國美。

國美的上市過程,將商務部官員拉下馬。現在留在非上市公司的國美門麵店已經達到372家(注:8月27日之前的統計數據)。我們從黃光裕將國美推向資本市場的過程不難發現,這整個就是一個套現的過程,這就是國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