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讀史小劄(1 / 2)

地有稱謂,一如人有姓名。其實,隻是一種符號而已。地無稱呼,視聽混沌,人沒名字,則喚不應。常人有小名或乳名,亦有大名或稱官名。平頭百姓一生未必做官,同樣稱大名為官名,想來有些滑稽。寫文字的人有筆名,但筆名未必是寫文字人的專利。過去人還有字號的講究,似乎有點兒高深莫測在裏邊。

且說三秦,愈是被人提說在口邊,代陝西之稱,似乎較曆史感文化感一些說得順當了。有時,陝西二字嫌其累贅,減去一字,簡稱為陝。又因乃秦國故地,亦可簡稱為秦。那麼既然圖省事,又何必稱其三秦,多出個字來,而不願意說成陝西,同樣兩個字,其中自有別一番味道,可見漢字的奇妙處。有人會對三秦的三字疑惑不解,是說陝南、陝北、關中合為三秦,還是關中東府、西府加上中府而並稱。有識典故者便說了,秦亡之後,項羽三分秦故地關中,封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噢,來曆還有名堂。

章邯原係秦將,在钜鹿之戰中為項羽所破。可憐降將一個,且有臉受封為雍王,占鹹陽以西之地,建都廢丘,位於今興平東南。後來劉邦攻廢丘,章邯兵敗自殺。何必?當初隨同降楚的司馬欣立塞王,占威陽以東,都城櫟陽。董翳為翟王,占上郡,都城高奴。後來司馬欣、董翳皆降劉邦,司馬欣又投楚,遂自刎於汜水上,被劉邦令梟之於舊都,也就是把頭割下懸掛在櫟陽示眾,實在可悲。櫟陽在長安東,廢丘在西,而上郡是在今榆林南,高奴即延安,三秦似囊括關中及陝北。而陝南之漢中及巴蜀,為漢王劉邦封地。

從項羽三分關中到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入關中,三秦降是公元前206年的事,從2月到8月,其時間太短暫了。三秦何在?其稱謂深意何在?話說回來,地理疆界概念多有變易,稱呼的意味何必細究,隻是習慣成自然,喚得明白就成。人名兒,叫狗叫貓,總還是人,你管得著嗎?

刎頸之交

《史記》載,戰國趙文惠王得楚和氏璧,秦昭乇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怕給了璧得不到城,藺相如自願奉璧前往。秦王無意償城,藺相如毫不怯懦,設法完璧歸趙。後澠池相會,秦王令趙王鼓瑟,藺相如便以濺頸血迫使秦王擊瓦缶。以此大功,藺相如被拜為上卿,位在有攻城野戰之大功的廉頗之右,廉頗不服,藺相如寬宏大度,廉頗遂負荊謝罪,為刎頸之交。

刎,割頸也。刎頸之交,為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要齊生死而刎頸無悔。魏人張耳與陳餘,也曾是刎頸交。張耳賢才出眾,任外黃令。好儒術的陳餘年紀比張耳小得多,像對父親一樣地尊敬張耳。秦滅魏後,兩人潛逃民間,隱姓埋名,替人看門。陳勝起兵後,兩人勸陳勝不要急於稱王,未能如願,後扶助武臣北略趙地,連得數城。邯鄲陷落,兩人虎口脫險,又立趙王。钜鹿之戰,張耳被困,求陳餘解圍。陳餘畏於秦軍而不敢進兵。張耳責其背信棄義,陳餘卻道,為情義死如將肉喂虎,保全性命正是想為其報仇。兩人遂反目。張耳隨項羽入關得常山王,陳餘討伐,張耳投了劉邦。後張耳殺陳餘,漢立張耳為趙王。張耳還同劉邦結為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