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西京的人物畫(1 / 2)

當夕陽的餘暉塗抹著雁塔之巔的時候,西安便顯得更為蒼老而成熟。

壯觀的現代風景,卻又使它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作為世界文化名城,它依然在生長著與其相稱的藝術和藝術家。

王西京,一個誘人的名字。

這位人們熟悉的人物畫家,以他眾多的清新俊美的作品,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他就生活在這座城市裏。

這裏的每一寸黃土下,都深埋著自人類誕生以來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和豐厚的文化。他深深受益於這塊神聖的沃土。

在幾十年苦心孤詣的藝術探索中,他把虔摯靈秀的畫筆伸向了人物畫創作的廣闊領域,傾注了對時代、對民族命運深深關切的真摯情愫。

他先後創作發表了大量各類形式的人物畫作品,使他飲譽畫壇和海內外,成為全國群星燦爛的中青年畫家行列中的佼佼者。

七十年代後期,王西京的人物畫創作得到了良好發端的契棚。

彭德懷、陳毅等一大批近代和現代人物都以精彩的典型形象走人了他的人物畫中。

畫家似乎沉浸在茫茫的曆史歲月裏。

他全神貫注著曆史,忠於曆史,力求最大限度準確地再現曆史。

在這些作品的構思和表現手法上,他采取了絕對寫實,摒除主觀情感,將一切強壓在對曆史本身全然不動聲色的描繪之中。

造型在這裏起著支配性作用,畫家認真分析,探索人物特殊的命運、時代背景、心理以及個性氣質,力求賦予每一個人物以獨特的、符合其時代的精神麵貌。

嚴謹的造型,理性的蘊含,流暢,犀利,跌宕而具有自控力的線條以及精練的皴染,給人以適度感。

青年時代的王西京刻苦好學,勤奮不輟,從披閱臨摹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到開始發表數以千計的速寫、插圖、素描、連環畫、宣傳畫、國畫而踏上人物畫創作的台階,在中西繪畫傳統,在中國文學、詩詞、哲學方麵奠定良好的基礎。他憑著一股頑強執著的精神,通過長期磨煉和融身生活將自己的藝術追求不斷推進。

近十多年來,他曾為近百個曆史人物留下了傳神之作。特別是他的人物肖像畫,自然質樸,毫無矯揉造作、嘩眾取寵之舉,深得人們的讚賞。

他在形象的刻畫上不僅著意於人物眉目問微妙的神情,更注重整幅畫麵總體的內涵。

從構思上的匠心獨運,布局上的苦詣經營到筆墨技法上的刻意求新,都顯示了這位年輕藝術家博采各類藝術之長,幾經變通之後良好的氣質修養。

這是畫家創作道路上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他所具有的傳統中國畫功力深厚的特點及擅變善化的內在潛力,在這一時期也已顯露出鋒芒。

問世於1984年的《遠去的足音》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畫家以一種震撼人心的悲劇激情,寫實與寫意相融合的手法,再現了戊成變法中譚嗣同、林旭等六位殉難誌士群雕般的壯烈氣概。

人物形象的冷峻與偉岸,是用渾樸凝重的濃墨鐵線完成的。畫中六君並倚,頂天立地,猶如一座巍立的豐碑,所點染的幾片著霜的楓葉,則構成了砭骨沁髓的肅殺之氣。

作者在此熔西畫造型與中國畫筆墨於一爐,在浩蕩的激情中把那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悲憤,痛苦而真實地呈現了出來。其氣勢之磅礴恢弘,情緒之悲烈憤懣,寓意之深邃警策,在當代中國人物畫中赫然矚目。

王西京從他灑滿汗水與艱辛的道路上執著地走來。

在關中的原野上,在一座座氣象恢弘的漢唐帝王陵闕下,曆史的巨大力量,曆史的無窮意味,在強烈地震撼著他。

沐浴著八十年代的陽光,他的思維卻縈繞在中國古代曆史人物所生活的蒼茫空問。

這是憂患意識和民族自信力的召喚。

1980年之後,王西京創作的筆觸又同時伸向了中國古代曆史人物畫。

他筆下的屈原、司馬遷、勾踐、杜甫、嶽飛、文天祥:龔自珍等都具有一種與民族、國家和時代融化為一體的凜然正氣和人格力量。

而阮籍、陶潛、李白、蘇軾、陸遊、鄭板橋、蒲鬆齡以及鍾馗又仿佛讓人們聽到了對曆史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悲憤傾訴和對非正義、對黑暗、對虛妄邪惡痛聲怒斥的呐喊。

從寫實到寫意,變冷靜嚴謹為熱烈奔放、自由灑脫,對於王西京的人物畫來說,不失為一次超越。

畫作中人物命運所賦予人們的深刻感受遠遠超出了人物作為曆史現實存在的事實。同時也包含著藝術家對畫中人物的感受、評價,及對他們身世命運的理解。

王西京的線墨在這一時期達到了一種深沉成熟的境地,常常像由內心流淌而出那樣自由、瀟灑、精湛。往往能在最灑脫、最隨心所欲之際仍存在有一種無形的深刻的凝聚力,給人以骨氣卓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