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企業員工應樹立的十種做事心態(2)(2 / 3)

3.付諸行動

——立即把意誌變成行動

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行動!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力戒清談

無論我們的目標多麼宏偉遠大,也無論我們製定的計劃多麼天衣無縫,如果我們隻是誇誇其談而不采取一絲行動,那我們的目標都隻是美麗的肥皂泡沫,我們的完美計劃也隻是百無一用的一紙空文。

過去一段時間裏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在政府機關,各種機構組織都曾經盛行提倡“長期計劃”,但即使已經作出了針對將來的種種計劃,也都還隻是計劃,幾乎沒有哪家機構真正認真地長期實行過。誰都認為用長遠的眼光觀察和思考事情認真實行非常必要,但真正認真這樣做的人卻為數不多。

許多人的通病在於口頭上說得很好,而一旦付諸實踐,就會找個理由來,以便采用毫不費力的方法。誰都知道,製定長期計劃的意義在於無論實行起來有多困難,都要堅持到底。美國經濟實力之所以越來越強,日本的國民經濟之所以能在二戰後的幾十年內迅速發展,就在於它們不但口頭上講“一件事情如果有益於將來就一定要設法去實現”,而且在實踐中也著力躬行,它們不但計劃周密,而且向來說到就要做到,甚至於做得比說得還要好。

在很多企業內部,我們都能聽到企業員工們常常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現實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地進行學習”等等掛在嘴邊。由此可見,我們的大多數員工並不是意識不到競爭激烈的環境,並非沒有危機感和壓力感,隻不過能夠將這種清醒的意識和現實的危機與壓力真正體現於實際工作當中的人卻並不多。對於這種現象,我們不由得發出這樣的呼籲:“少一點坐而論道的空談,多一點踏踏實實的行動!”

現代企業的存在價值就體現在對市場競爭的積極參與上,所以企業的發展必須以實實在在的績效為基礎,而實實在在的績效則必須由所有員工的努力行動來實現。正因為這樣,所以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就強調員工的實幹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而在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之後,企業又會以持續不斷地績效考核來衡量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並且以多種方式來激勵和督促員工以更積極的行動創造更顯著的業績。

有些員工認為能夠誇誇其談也是自己的本事,而且還肆意嘲笑那些長期埋頭苦幹、默默無聞的行動型員工。一時的誇誇其談也許會獲得來自上司或者老板的好感,但是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最終真正能夠體現員工價值的東西還是實實在在的業績,如果沒有業績,再完美的清談也都是無用功。

王鵬剛剛大學畢業,在一次人才招聘會上他憑借名牌大學出身以及優秀的表達能力得到了一家國內知名企業的青睞,這家企業決定錄用王鵬為公司的銷售人員,試用期為三個月。在試用期之內,銷售經理讓他和其他新到公司的幾位員工都參照銷售部的工作計劃作一份試用期的工作計劃,然後就可以在老員工的指導下開拓市場、尋找新客戶了。

王鵬的工作計劃語言優美,措辭準確,可以說比其他新員工的工作計劃做得都要好上幾倍。但是有著多年銷售經驗的銷售經理對王鵬說,“形式主義的東西太多,踏踏實實做好實際工作才是正事。”當時聽到銷售經理對自己進行如此評價,王鵬心裏很不服氣,而且他認為一定是銷售經理羨慕自己的學曆、文筆以及口才。

三個月的試用期很快就到了,王鵬的實際工作沒有一點進展。原來在這三個月之內他幾乎就沒有主動去拜訪一位客戶,他最多在辦公室裏按照公司提供的黃頁打幾個電話,然後把客戶用來應付推銷人員的話一一記錄在自己的推銷日誌上。他不僅自己不努力采取行動,而且他還一直嘲笑一起來到公司的其他同事,認為他們的做法既辛苦又低效。

結果王鵬接到銷售經理的通知,他從明天開始不用到這家公司上班了,同時他還得知,新招聘來的幾位員工隻有自己沒能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當他找到銷售經理時,銷售經理先是沒有說話,隻是把其他新員工的工作日誌和客戶拜訪記錄一一放在王鵬麵前,其中甚至有幾位員工已經拿到了客戶的合作意向書。看到這些王鵬無話可說了,銷售經理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語言表達能力出眾這是你的一大優勢,但是你卻不懂得如何結合實際行動來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結果卻把這種優勢變成了自己的致命弱點。對於公司來說,不采取任何行動,隻知誇誇其談的員工沒有任何用處”。

任何目標的達成都需要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基礎,沒有行動就沒有業績。況且,當我們已經認識到市場競爭和工作壓力的存在,並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時,如果我們把大好的時光都用於清談,而不進行可以創造實效的行動,那我們此前對於客觀環境的分析、工作內容的了解以及自身掌握的知識和能力豈不是都白白地被浪費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