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一切從實際出發——企業員工應樹立的十種做事心態(3)(1 / 3)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都要求我們必須及時采取有效行動,不論結局如何,如果我們能夠積極地行動起來,並且把握住整個行動過程,這本身也意味著一種成功。而且當我們積極地采取行動之後,我們就會離目標更近,即使行動失敗,我們也能夠從失敗的行動中吸取有用的經驗教訓。如果你因為各種理由的存在而遲遲不肯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那麼事情就會一直得不到及時解決,最終你會為自己的拖延和猶豫而付出巨大代價。

4.堅持到底——盡全力實現目標

克服困難:永遠不在挫折麵前退步

在任何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人們都會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難,這些困難或者來自任務本身,或者來自周圍的環境,有時也可能來自他人的惡意阻撓。無論困難來自哪裏,也無論它們對我們的行動產生怎樣的阻撓和破壞,隻要我們堅持到底、永不退縮,困難總會在我們麵前退縮。事實上,大多時候,我們的失敗並不是由於困難的存在而造成的,造成失敗的真正原因常常是我們的意誌提前向困難舉手投降了。

當我們反省過去的一次次失敗經曆時,往往會發現,大多時候,隻要我們再堅持一點、再努力一點,問題就迎刃而解,困難就會被徹底擊敗,但是我們卻在此之前率先放棄努力了,結果我們隻能與成功失之交臂。

有些員工認為,上級分配給自己的任務困難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其實“不可能”隻不過是未嚐試罷了,如果你嚐試著接受這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且為了完成這些任務盡到自己的全部努力;當遇到困難時勇敢麵對,而且哪怕每次努力隻能前進一小步也要堅持下去,一次次小的努力經過日積月累就會完成任何偉大的事業。

困難和挫折是無所不在的,正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知識和才能才有了用武之地,如果每項工作隻要順其自然就可以輕易完成,那我們在企業當中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也正因為有了無所不在的困難和挫折,所以我們內在的自我潛能才能得到更深層次的挖掘和利用,如果事情總是一帆風順,那我們自身就不會獲得更大的進步。所以,逃避困難的行為不僅是不現實的,而且還極不利於我們自身的進步和企業的持續發展。為此,我們不僅不能逃避困難,而且還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心態來主動迎接困難,通過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克服困難、實現成功。

不僅逃避困難的行為是不現實的,當困難來臨時試圖揮出重拳將其一舉殲滅的行為同樣不現實,困難無時不刻存在於我們的工作中,當我們打敗一個困難之後,前麵往往還有更大的困難等待著我們。麵對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我們惟有堅持到底、勇往直前,如果我們中途放棄、不再努力堅持,那我們此前樹立的遠大目標就會永遠地與我們遙遙相望,而且每當我們想起這些目標,我們就會感到它們在遙遠的前方冷冷地嘲笑我們的懦弱和半途而廢。

每一次艱巨的任務都蘊含著巨大的挑戰、難以克服的困難或接連不斷的問題,但同時也蘊含著成就事業的機會。如果我們能夠看清困難背後的現實意義,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麵對每一項任務,一步一步地堅持努力,那我們終將克服這些困難、遠大的目標也會在這一步一步的努力中最終得以實現。

如果我們害怕困難,把執行任務過程中的每一次挫折都看做天塌般的災難,如果因為恐懼而在挫折麵前退步,那麼困難永遠都不會得到解決,它們永遠都是我們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和攔路虎;如果我們不被困難所嚇倒,如果我們勇敢地迎接挑戰並且盡自己的全部努力來克服困難,那麼困難就會被我們所打敗,它們就會成為我們成功道路上的墊腳石,在克服困難過程中形成的堅強意誌、大無畏的勇氣、堅定的信心以及汲取到的寶貴經驗和教訓,這些都會為我們日後取得更大的成功創造有利條件。

克服惰性:永遠不滿足即有的成功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外在的困難固然難以克服,但是對於每個人來說,最難克服的並不是這些外在的困難,最難克服的困難永遠都是出在自己身上的弱點,其中最突出的弱點就是自己的惰性。盡管所有企業都用各自特有的規章製度等來規範員工行為,以防員工懶惰、懈怠,但是如果員工本人沒有克服自身惰性的意識,那無論企業的規章製度多麼健全、執行起來多麼嚴格,那也是治標不治本。對於員工本人來說,如果把自己獲得成功的希望僅僅放在公司製度的約束或者上司的監督管理上,那這種希望實現的可能就很渺茫。真正的成功源於自己對成功的強烈欲望以及自己為此付出的堅持不懈地全部努力。

賽義德·侯賽因·納賽爾曾經說過:“真正的成功,意味著不滿足於實現任何有限的目標。”對於納賽爾的這句話聽說過的人頗多,但是真正能體味出其中深義並且在實踐中將其貫穿始終的人卻很少。在企業內部,有些員工或許會以薪酬達到一定水平為目標,有些員工或許會將職位晉升到一定高度為目標,還有一些員工可能會希望自己成為公司的骨幹以及所在行業的精英。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但是當這些目標實現之後,我們是否就該停止努力呢?我們是否就可以滿足於現在已經實現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