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周圍所有值得學習的人學習
俗話說,“七步之內必有芳草”,企業員工學會向周圍所有值得學習的人學習,比如周圍的同事、部門主管等。企業為了發展,會從社會上招聘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營銷人才、技術人才、財務管理人才等。他們大都學有所成,且富有經驗。向他們學習既方便又有效,而且還可以通過與他們的學習和交流增強自己的溝通能力與合作能力,真可謂一舉多得。
在工作實踐中學習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很多企業的優秀人才都是在鑽研工作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知識技能的。如果隻是不斷地往自己的大腦中填充信息,而不懂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那這樣的學習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在工作實踐中員工不僅可以通過對本職工作的鑽研來進一步鞏固已有知識,而且還可以結合實際掌握提高工作效率或工作質量的方法,像魯班的鋸、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就都是在工作實踐中得以發明的。
2.學習的主要內容或方法
學習是需要講究方法的,同時企業員工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明確自己學習的主要內容。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我們學習起來就可能事倍功半;如果不知道自己最應該學習哪些內容,那很可能會做無用功甚至不利於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有些員工一味地追求學曆,結果卻因為夜間看書太多而影響白天的正常工作。
關於如何學習,我們仍然以“打工女皇”吳士宏的經曆為例來加以說明。
吳士宏是一個典型的善於學習的人才,她的知識雖然不是讀大學得來的,但她的知識卻很有效率:不必學的,一點都沒學;該學的,都深入掌握了。與吳士宏相比,一些企業員工的學習就顯得很沒效率了。市場需要的,往往沒有學到;沒用的,卻學了一大堆,結果不但沒有促進自己的工作進步,反而還固定了思維、影響了工作創新。
另外,吳士宏的學習方式也非常有效。她既在工作中一邊鑽研工作、一邊深入學習,又要在工作之餘和其他同事邊學習邊交流,她的這種學習方法顯然是與工作實踐緊密聯係的,不但可以隨時檢驗學習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將學到的知識迅速運用於實踐當中。
還有一點值得企業員工學習的是,吳士宏的學習觀點也十分注重實效。吳士宏認為,銷售人員要對所銷售的產品具有相當的技術性了解,這是起碼的職業要求。對於吳士宏的這種觀點,其實本來應該是任何一名員工進入企業時就應該具備的“入門級”標準,然而真正達到這一標準的員工卻並非如應該有的那麼多。
俗話說,“學以致用”,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用於實踐,為此,企業員工不僅要鍛煉自己的學習精神,而且還要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知道自己應該從哪裏學、應該怎樣學、應該學什麼。否則的話,我們的學習就會變成徒勞,失去實際意義。
7.團隊合作
——建立最佳合作關係
融入到企業團隊當中
在企業招聘新員工之初,除了專業技能的考核外,還非常注意個人在團隊中的協作精神,將團隊協作精神作為考核指標中的主要項目之一。甚至在有些企業團隊的招聘過程當中還會把團隊協作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作為一條最重要的考核標準。現代企業之所以如此重視員工的團隊協作精神,這是因為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強調分工與協作的社會,無論是企業與其他組織機構之間、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還是企業每個部門內部的各個成員之間,都需要進行不斷地溝通和協作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創造出一定的成就。如果缺少了團隊協作精神,那麼無論是一家企業、企業內部的一個部門,還是企業內部的任何一名員工都不可能單獨完成社會賦予的使命。
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明顯和社會協作的逐步加深,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無論你的個人能力有多麼出眾,也無論你知識能力有多豐富,你要想創造出優秀的業績、最充分地體現個人價值,就必須融入到企業團隊之中,成為企業大團隊的一分子,如果缺少了其他個人或組織的合作,單槍匹馬地個人奮鬥是很難獲得成功的。
現代社會沒有獨行俠,要想實現個人的成功就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不過依靠集體力量的前提則是員工個人首先全心全意地融入到整個團隊當中,並且積極主動地為整個團隊的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如果隻想依靠集體、從集體中獲得奮鬥力量,而不願在集體活動中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那隻能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