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周小姐感到懊惱極了,她覺得自己的同事都缺少合作精神,而且大家明顯是在故意排斥自己。當她婉轉向總經理表明自己的這些觀點時,總經理沒有對其他員工進行評價,因為對於此前的一切,總經理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總經理隻是告訴周小姐一句話:“從內心深處試著把大家當做親人或朋友,他們實際上正有許多事情需要你的幫助,這就看你怎麼做了。”周小姐是個聰明人,她很快領悟了總經理的意思,並且在實際工作中放下架子,十分主動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很快,當她的工作出現問題時大家及時地伸出了援手,周小姐感到自己此時才真正地與大家在一條戰線上奮鬥,而且她也更加喜歡現在這種友好合作的工作氛圍了。
團隊成員之間的支持和幫助是互動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的努力,這種互動關係都無法形成。也許你對其他成員的幫助不會立竿見影地換來對方的支持,但是隻要你持之以恒地像對待親朋好友一樣對待團隊中的其他成員,當你需要幫助時必定會有人站在你身邊向你提供支持和幫助。當整個團隊形成一種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友好氣氛時,無論是一個部門,還是整個企業,實際上都會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充滿凝聚力和向心力。
也許你會說,自己對他人的百分之百付出並沒有換來百分之百的回報。可是,你是否想過,如果你百分之百地不付出,那你連一丁點獲得他人支持和幫助的希望都沒有。西方有位哲人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你自己。”當你向團隊成員伸出援手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為自己日後的成功創造一個機會。更重要的是,在整個企業大團隊中,成員之間的互相支持和幫助會為整個團隊帶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會使企業在各個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實現持續地迅速成長,而在整個企業團隊獲得成長的過程中,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會實現進一步成長。
積極主動地幫助團隊中的其他成員,這既為整個團隊整體實力的增強做出了貢獻,又為自身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還能得到團隊其他成員的尊重和支持。可以說,幫助他人永遠都是一種低投入高回報的事情,所以,企業中的任何一名員工應當盡可能地幫助其他成員。
8.笑對壓力
——困難總是機會的載體
大多數壓力都能轉化為動力
現代社會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壓力過剩的時代,無論是學校裏、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幾乎耳邊常常都能夠聽到要求減壓的聲音,尤其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這種聲音更是無處不在。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當真就到了不堪重負的地步了嗎?我們難道真的需要把時間花在討論如何減壓而不是如何把工作做到更好上嗎?進一步說,壓力當真如我們想像得、或者當真如我們嘴裏說得那般可怕、那般無法麵對嗎?壓力難道真地沉重到了已經阻礙我們工作順利開展的地步了嗎?
當然不是,真正讓我們感到可怕的並不是所謂的壓力,而且我們真正麵對的壓力大多數情況下都還沒有達到令我們精神崩潰或者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的地步。那麼真正使我們感到可怕的是什麼?又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工作呢?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常常在壓力還沒有真正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就過早地為壓力下了一個“沉重”的定義,認真想一想,除了“沉重”一詞,我們還曾經用過其他的詞語來形容壓力嗎?
壓力對於我們來說並不就是沉重的負擔,如果我們換一種態度看待壓力,如果我們真正地理解壓力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我們就會發現有了一定壓力的生活和工作往往比無憂無慮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充實,也更能體現生命的真諦。沒有任何壓力的生活是可怕的,而缺少壓力的工作更是不可思議的,正因為有了一定壓力的存在,我們的潛能才可以得到充分開發,我們才能產生積極行動的動力。壓力是生活的一章,我們的生活就是在克服一種壓力又一種壓力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美好,但是如果完全沒有壓力,那生活便如同一灘死水,沒有一絲漣漪,也沒有一絲生機。這就像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所說的那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