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區為了保護稀有的羚羊,就決定把當地的狼群全部消滅掉,因為狼是羚羊的天敵,每年死於狼口的羚羊有很多隻。經過了人們一年又一年的努力,狼群漸漸減少,直至被全部消滅。可是人們發現羚羊的數量不僅沒有增加而且還更加減少了,而且生存下來的羚羊也不夠敏捷和健壯。
當地的人們不知該如何是好,情急之中他們找到了動物保護協會的專家。當專家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看到當地為了保護羚羊采取的種種措施,專家感到哭笑不得。專家指出,正是由於人為地破壞了自然生態規律,羚羊才變得如此孱弱。狼群的確是羚羊的天敵,每年死於狼口中的羚羊數量確實令人感到心痛,但是如果羚羊失去了天敵的追趕,那麼羚羊的活動量就會大大減少,久而久之其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以及奔跑速度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那些沒被狼吃掉的羚羊就會死於缺少競爭的閑逸生活。
總而言之,對於每一名員工來說,同事之間的競爭都是十分必要的,沒有競爭就沒有更充分的發展機會。而且同事之間的競爭還應該實現雙贏,如果同事之間發生惡性競爭,非要分出個誰輸誰贏,那最後隻能是兩敗俱傷。為此,員工必須樹立這樣的思想:
同事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更是自己的競爭夥伴,如果沒有這一競爭對手的存在和危脅,那麼我們個人就失去了督促自己奮進的力量。與同事共同競爭可以充分調動我們的潛能,而且還可以逼迫著我們時刻與自己的惰性與懈怠作鬥爭,這將有助於我們與同事的共同進步。
3.我與上司的關係
準確拿捏與上司之間的距離
在企業內部,上司雖然不至於掌握我們的生殺大權,但是如果處理不好與上司之間的關係,我們在企業中的處境將會十分艱難。大多數員工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在與上司相處時總是非常小心,生怕一個不小心惹得上司“龍顏大怒”,結果越小心越容易出錯,最後不但與上司的關係沒有處理得當,反而還極大地影響了自己潛能的發揮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如何與上司相處呢?在與上司相處時,即便我們不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必須小心謹慎、拿捏得當。一個聰明的員工絕不會與自己的上司對立,也不會使自己與上司隻存在分配與接受任務的疏離關係,當然也不會過分地與上司親密。無論與上司的關係過於親密或者過於疏離,都不利於員工自身在企業當中的發展。
龐小姐是一家知名大學中文係的高材生,畢業後很順利地分配到了一家報社當記者。龐小姐一直認為,“當一名好記者需要的是才華和努力,自己的才華就不必說了,至於努力我會用事實證明的”,來到這家報社以後,龐小姐果然每天不辭辛苦地風裏來雨裏去,半年多以後,龐小姐的大名就經常見諸報端。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就有些自視清高的龐小姐更是恃才自傲了,甚至連總編也不看在眼裏。龐小姐的態度讓總編感到了極大的不快,在一次人事調動的時候,總編以“磨練耐性”之名讓龐小姐做起了校對工作,龐小姐感到很憋氣,在校對稿件時她極不認真,而且還滿腹牢騷,結果同事們對其都紛紛表示不滿。
龐小姐感到在這家報社已經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她又來到另外一家報社。巧的是這家報社的總編與自己是校友,雙方一見麵就感到很投緣,於是在一番彼此介紹之後,龐小姐提出私下裏與總編互相稱“師姐”、“師妹”。在有了第一份工作的教訓之後,龐小姐極力拉攏自己與總編的關係,無論上下班都盡可能地表現出自己與總編的特殊關係。一開始總編對龐小姐也很熱心,但是不久之後,龐小姐發現總編總是刻意地疏遠自己,尤其在會上還經常指出自己稿件中的問題。
為此,龐小姐感到十分苦惱,她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與上司的關係本來足夠親密了,可最後還是出現了問題。
西方的社會學家曾經提出過一個形象而聞名的“刺蝟法則”:
有兩隻饑寒交迫的刺蝟依偎在一起,可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刺得對方怎麼也不舒服。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冷得難以忍受,於是又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體溫又不致於被紮傷。
員工與上司的相處同樣要講究距離,如果拿捏不當,與上司之間的距離太近則容易滋生矛盾,距離太遠又容易發生隔閡。這就要求企業員工在與上司相處時,一方麵要保持對上司的尊重和必要的服從,盡可能地減少與上司之間的摩擦;另一方麵又要保證自己與上司之間都有足夠的空間,不要把太多的私人情感帶到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