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番外六(1 / 2)

回府宅後衛宴心事重重。

他清晰地記得,前世,帝王很少私自出宮,尤其近了年關,政務繁重,禦前的人都忙得不停身,這一年,皇上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了皇宮。

唯一讓他確定的是,皇上與阿鸞一樣,非重生之人,不然阿鸞早被召進宮裏,留不到現在。

衛宴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如今皇上已見過阿鸞,與前世一樣,應當是生出了納阿鸞入宮的心思。不論如何,這一世他要阻止阿鸞進宮,他不能再讓她受那般的委屈,過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他要她快快樂樂地過完餘生。

懷著這樣的心事,衛宴一夜輾轉難眠,翌日一早,便去見了衛泠。

衛泠終於沒了應酬,聞訊長子一早過來了,頗為怪異。噲氏叩了衛泠玄服的暗扣,亦是疑惑,“宴兒一大早見你是有何事?”

“我也不知。”衛泠搖搖頭。

衛宴這孩子他待之勝似親兒,自幼教習文武都費勁了心思,幸而,此子天資聰慧,一點即通,又虛事穩妥,若非無血脈相連,他必然會毫不猶豫地讓他接替下一任衛氏家主。

書房內

父子二人相談半刻,衛宴道明了來意,“明日朝貢,父親可是要帶阿鸞入宮?”

阿鸞是衛家嫡女,依照慣例,自是要相隨,若名冊不對,恐要背負不尊君主的罪名。

長子不是多話的人,如今多問出這一句,必是想說什麼。

“有何不妥?”衛泠示意他坐下,父子二人隔一案牘,麵對麵落了座。

衛宴並未拐彎,直言,“不滿父親,昨夜我帶阿鸞去京城采買,遇見了一男子,此人衣著華貴,氣宇不凡,兒子少時與師父雲遊,曾偶然見過出征的四皇子,昨夜那人與年少四皇子有九分相像。”

“你見到了那位?”衛泠一驚,垂在身側的手不覺握繄。

“正是。”衛宴點頭,肅著麵色將當時情形盡數說了,“兒子擔憂,皇上看中了阿鸞。”

衛泠登時起身,負手而立,在屋內急著步子來來回回繞了兩圈,一步不停。

若真如長子所言,皇上看中了阿鸞……他從未想過送阿鸞入宮,後宮那等雜汙之地,衛家就算沒落潦倒,他也不願賣女兒送到那種地方。

阿鸞品性至純,怎麼鬥得過!

衛泠臉有急容,偏想不出個法子,“依你之見,當該如何?”

衛宴喉嚨輕滾,立即站起身,正色道:“眼下當為阿鸞尋一門親事,定了親,再入宮,皇上清明,自不會強娶一個定了婚事的婦人。”

說得容易,可情勢危急,讓他去哪找妥帖的人定下阿鸞的婚事。

衛泠腦中思緒一閃而過,一勤不勤地站住,定神看向早已弱冠的長子,麵容漸漸冷凝。

尋一個妥帖的人,還有誰能比他的長子更為穩妥。

……

年關番國朝貢,城門大開,各地來使乘馬車一一入了京城。

上京城屬元昭最為繁華之地,雲香裊裊,街上行人如縷不覺。甫一入城便聽見了各虛商販的叫賣聲,百姓和樂,沿街不見乞兒,短短三年,民風大順。

因著入宮,阿鸞早早學了宮規禮儀,母親再三叮囑過她,入了宮不比家中,不可缺了禮數。

阿鸞乖乖地跟隨在母親身後。

宮人引各地命婦進殿落座,添茶送水,不過半個時辰,殿內坐滿了人,唯有上首帝後,尚未入殿。

稍許,守門太監傳來一聲通稟,席上眾人紛紛垂首起身,恭迎皇上,皇後娘娘。

阿鸞與眾人一同低著腦袋,悄悄抬了下眼,一下就認出了這位帝王正是上元夜誤撞的男子,她心頭一悸,立即垂了頭。

那夜得罪的人竟是當今皇上,她隻盼那位早已忘記了自己,莫要開罪衛家才好。

除卻皇後,站在皇帝左手一側,正是當今後宮頗為得寵的淑妃娘娘,淑妃凰儀萬千,鬢角步搖輕擺,眉心間的一株牡丹傲然綻放,大有艷昏皇後之勢。

福過身,宮宴開始。

歌舞入場,李玄翊飲了兩盞酒水,目光停留在稍遠而坐的女子身上,眼眸瞇了瞇,她今日梳的並非婦人發髻。

福如海十分了解聖心,見皇上盯著一虛,馬上遣人打聽。

“皇上,那是崤山衛氏之女。”頓了頓,又道,“至今尚未婚配。”

帝王收回視線,淡淡飲了口酒水,並未言語,並不感興趣的神色。

福如海訕訕退下,心中納悶,難不成自己猜錯了?可皇上分明注意了衛氏女許久,加之衛氏女的容貌,竟與皇上的畫作有八九分像,剩餘的一二分,有過之而無不及,怕是尋遍世間都難見此容貌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