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076章 大清遺孤-3(1 / 2)

“這是大遼天祚皇帝的珍愛之物,造型是他親自設計的,請來最有名氣的工匠用純黃金打造而成。”老婦絮絮叨叨地講述著寶物的身世,“天祚帝佩戴了20多年,後來陪葬給長子耶律敖盧斡。它在耶律敖盧斡的陵墓中待了800多年,最終為大清皇後婉容所得。”

“婉容?”蔣毅腦海中靈光一閃,“耶律敖盧斡的陵墓確被人打開過,照這麼說,光顧它的人是末代皇後婉容?”老婦點點頭:“是的,郭布羅氏是契丹後裔。契丹與女真彼此屠戮互相殺伐,有著上千年的曆史恩怨,也許是天意使然,作為女真後裔的溥儀竟選了一個契丹後裔做皇後。婉容在她17歲那年進了大清皇宮,經過多方秘密探尋,終於找到了耶律敖盧斡的陵墓,取出了這件寶物。”

蔣毅舉起黃金耳飾,對著燈光仔細觀察:“此物雖然珍貴,卻也算不上稀世極品,婉容花費這麼大力氣博取,莫非它有什麼特殊功用?”“它的確算不上價值連城,也不具備什麼特殊功用。不過,卻有著顛覆曆史扭轉乾坤的能量。”見蔣毅不以為然,老婦逐漸加重語氣道,“(大遼)景宗皇帝死後,蕭太後為保江山永盛子孫綿恒,特命人造下金簡兩塊,一塊刻有兵法謀略,另一塊刻有風水秘術,叮囑薩滿法師在她死後隨葬於乾陵。她還分別賜給耶律皇族和蕭氏後族玉海東青和龍紋鐲,讓他們世代相傳,因為這是打開乾陵墓門的鑰匙。”

“大遼滅亡後,金兵奪取了龍紋玉鐲,卻沒有找到玉海東青,那些瘋狂的將軍和士兵為掘開乾陵,粗暴地破壞了所有地表建築,最終未能找到地宮。當今所有曆史研究者都認為,乾陵地宮的具體所在已成千古之謎。其實不然,因為天祚帝曾繪製過一幅乾陵地宮的方位圖,而那張圖,就藏在這隻魚的口中。”

聞聽這番話,蔣毅隨即想到《宗廟藏稿》和《契丹珍史》中的記載,頓時恍然大悟,他掏出鑰匙鏈,用挖耳勺探入魚口,將縮在裏麵的那個紙團一點點掏出,展開細看。老婦的聲音繼續縈繞於耳邊:“天祚帝繪製的原圖早已損毀,這是高燮曾等人根據原圖殘片和諸多史料重新繪製的。婉容皇後得到後,曾派人到北鎮實地探查,結果消息走露,溥儀非常震怒對其施以責罰。就在此時,有奸佞之徒趁機揭發這個契丹後裔其他幾樁‘陰謀罪行’,溥儀絕望之至,把她打入冷宮不再寵愛。”

“滿洲時期,婉容曾派人秘見途徑大連的顧維鈞,希望對方幫自己逃脫日本人的幽禁,她希望借助民國政府的力量開掘乾陵。顧維鈞考慮到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沒有做積極回應,但把婉容的想法轉達給了蔣介石。蔣介石當時剛剛結束中原大戰,正全力忙於剿共,不想跟日本人爆發衝突,於是派人修書一封轉給婉容,讓她以大局為重暫且隱忍,把地圖交給政府,他將以同族的身份代其掘陵取簡,重整河山完成先祖遺願,但遭到婉容拒絕。蔣介石認為來日方長,就沒在追索此事,不料抗戰結束後,婉容落到了解放軍的手裏。”

“幽禁日久,婉容的身心受到很大損壞,加之時局動蕩,她漸漸心如死灰,曾經的夢想一點點破滅。在延吉監獄裏,婉容度過她生命中最後一段日子,臨死前,她把這隻耳飾連同圖紙一並交給了我。她做了一個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決定:放棄一家一族之私,待時局穩定國家泰安後,把乾陵交給英明的政府,讓曾經的血雨腥風和千年的民族仇恨,讓固執的信念和奢侈的夢想,在兩塊金簡重見天日的那一刻統統化為曆史的塵煙。”

蔣毅收起圖紙,上下打量著老婦:“你就是那個侍女,吳喜梅?”對於老婦這個身份蔣毅並不感到驚訝,因為蕭櫟跟蹤葉子時就已獲知然後告訴了他。之所以采用疑問的語氣,是希望得到對方的確定。但老婦並沒有點頭認同,而是提出一個疑問:“你是否聽說過,婉容和溥儀生過一個女兒?”蔣毅隨口答道:“好像有這回事,不過是個兒子。隻是溥儀認為那是婉容和侍衛私通的結果,孩子一出生就丟到火化爐裏燒死了。”“不,那個孩子沒有死,她還活著。”老婦眼睛裏不知何時盈滿了淚水,聲音陡然抬高像是要努力證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