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做有準備的成功者(2)(2 / 2)

張毅是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在一家大型軟件公司工作。張毅基本功很紮實,工作起來很認真,但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到公司不久,他就為公司開發了一套大型財務管理軟件。軟件投入市場後,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張毅也因此官升一職,被提升為開發部經理。

可是,張毅並沒有興奮不已,反而悶悶不樂。因為張毅明白,自己擅長的是技術,而非管理。

但是,礙於領導的好意,他又不好拒絕,於是他硬著頭皮做起了管理。

果不其然,3個月下來,開發部在張毅的管理下幾乎亂作一團麻,無論張毅怎麼努力,結果總是令人失望,領導開始施加壓力。

張毅越來越討厭這份工作,他感受不到任何的樂趣,更沒有任何的成就感可言。最終,張毅由於承受不了開發部經理的壓力跳槽了。

顯然,張毅和他的領導都不懂得成功心理學上的不值得定律。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做領導。“開發部經理”的職位顯然不符合張毅的價值觀,也就無法彰顯他個人的氣質和魅力,他最終注定在一無所成中結束這段“苦差事”。

一個覺醒的人在離開待遇不菲的公司時曾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是時候了,是該離開的時候了,離開這個不能再帶給我振奮和新知的地方。我不後悔,但我真的惋惜。在那對於我來說比金錢不知要珍貴多少倍的時間裏,我做了自認為不值得的事情。我不想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狹隘,也不想繼續花時間和心力在不值得的事情上。離開不是因為軟弱,不是因為沒人認同,隻是我要追求自己人生的價值,追求值得自己去做的一切。”

多麼發人深省的一段話,它警惕世人時刻都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值得自己做的事情。選擇值得自己做的事情,然後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而非在自己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上浪費精力和時間。

跨欄定律:欄杆越高,你跳得就越高

著名的外科醫生阿費烈德在解剖屍體時,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的器官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糟糕,相反,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為了抵禦病變,它們的機能總是比正常的器官更強。

這一奇怪現象最早是阿費烈德從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隻患病的腎時,意外地發現那隻腎比正常的要大出好多。阿費烈德從多年的解剖經驗中發現,無論是腎,還是心髒、肺等人體器官,幾乎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為此,阿費烈德從醫學的角度對這一奇怪的現象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患病器官之所以比健全的器官更強壯,是因為在與病魔作鬥爭的過程中,其功能得到不斷地加強,而未曾患病的器官,則更加“懶惰”。

此外,阿費烈德在給美術專業的學生治病時,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這些藝術生的視力大都不如人,有的甚至是色盲。在一項將藝術院校教授作為研究對象的調查中,他更是驚奇地發現,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選擇了藝術這條道路,大都是因為他們有或多或少的生理缺陷。然而,無數的事實證明,缺陷不但沒有成為他們取得成功的障礙,反而成為他們成功的助推器。

以上種種現象,被阿費烈德稱之為跨欄定律,也就是說,豎在你麵前的欄越高,你就會跳得越高。也可以說,你取得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你所遇到的困難程度。阿費烈德的跨欄定律並不難理解,而且生活中的好多現象就可以用此來解釋,譬如盲人的聽覺、觸覺、嗅覺總是要比一般人靈敏;失去雙臂的人,其平衡感也總是比一般人更強,其雙腳也總是更靈巧。

我們總是說,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總是為你打開一扇窗。一個人的缺陷很多時候是上蒼賦予他的另一種天賦。

被世人譽為奧運會史冊上的“女飛鷹”的約蘭達·巴拉斯出生在羅馬尼亞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其小時候的生活非常悲慘,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無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而父親則嗜酒好賭,整天不務正業。這樣一來,缺乏管教的巴拉斯就成了街上的“瘋孩子”,成天跟一幫小流氓打架鬥毆,還漸漸地染上了偷盜的惡習。

巴拉斯的命運在她12歲之前沒有發生任何的轉機,直至12歲那年她認識了跳高運動員威爾遜。

威爾遜對這個不幸的孩子表現出極大的同情,他決定教巴拉斯練習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