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局級幹部不調整,就難以開展工作。紀英想:對那些不作為的幹部做些局部調整,也是為開展工作需要。
這些日子,市委大院突然冒出一些傳聞來,說是要動某某幹部,那些一個個每天工作在市委書記、市長眼皮下的局級幹部,如今都在戰戰兢兢地過著日子。
其實,官場上的事就像一張網!牽一發而動全身,市裏一把手換了,不可能不動一些下邊的幹部。這就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樣一來,整個市直機關都有些人心惶惶了,三人一群、五人一夥,嘀嘀咕咕,都盼望早日調整完,早一天過輕鬆日子。
然而,急也沒用。紀英畢竟才上任一年多,動局級幹部還得和市長商量。雖然市委管幹部,政府抓經濟。但管幹部的權力與抓經濟工作是不一樣的。所以,前任市委書記曾說過,市長就不要想著和市委書記做兄弟,書記跟市長說明白了,就是父親和兒子的關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陸家宇是非常明智的市長,不管大事小事該向紀書記彙報請示的,從不擅自做主、擅自決策!
前些日子,市委組織部拿出一份調整方案,征求市政府的意見:對年齡偏大的中層領導退居二線,選拔一批較年輕的幹部,放在比較重要的崗位。
這種以年齡為線,一刀切的辦法,是這些年來組織部調整幹部慣用的手段。陸家宇認為,這是一種極端不負責的做法。
大批有經驗的五十多歲的幹部,還沒有到退休年齡,就被迫提前退了下來。成了隻領工資,不幹事的閑人。全市提前退下來的幹部,已經有好幾百人。一批人提前退下來,空閑下來編製和崗位,再調進一批幹部,這就意味著財政要對一些職位支付雙倍的工資;況且,其中還暗存著一種隱性腐敗!
陸家宇對這個方案,堅決反對,讓他們回去,再仔細研究,拿出一個最佳方案。同時,又提出幾個主要部委辦局的人選。
然後,他找到紀英彙報了自己對主要的人選一些具體想法。其中有安排安清任市政府秘書長的名單。
紀英說:“我想讓他擔任更高職務,任市委秘書長,你看可以不。”
“那就太好了!”
安清曾經在陸家宇領導下工作兩年,當初,他在通順縣任縣委副書記時,陸家宇在亞海市任市委副書記。後來,陸家宇升任市長,安清也調來亞海市,擔任市政府辦公廳主任。
昨天,紀英把安清叫到辦公室,開門見山地對他說:“你擔任政府辦公廳主任,已有四五年時間了!這回我準備讓你挑些重擔,任市委秘書長,不過市委常委還得報請省委批準後才行。你先有個思想準備!”這就明確告知他,市委秘書長的職務正虛位以待。安清沒有片刻的猶豫,欣然允諾說:“感謝紀書記,這麼信任我,我一定會在今後的工作中肝腦塗地,不遺餘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