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事沒事地就往超市或商場跑,看到降價或促銷的商品就忍不住大包小包地往家拎,等到回家才發現:冰箱的冷藏都滿了,上周買的洗發水還靜靜地躺在壁櫥裏,衛生紙更是堆積如山……這時才想起老媽經典語錄中的“貪賤吃窮人”!
如果下班時間較晚,不妨就規定自己每周末去超市大采購吧。外出前,用紙寫下必須要購買的物品,然後嚴格按照清單去選購商品,或是幹脆兜裏隻揣著買清單物品所需的費用,這樣可以避免亂消費的情況發生。
四、根據自己的風格來購買衣服和飾品。
“80後”必須清楚地意識到一點:真正的時尚不是用錢堆出來的。如果我們在裝扮上過度隨意或過度跟風,不僅極其容易在辦公室出現撞衫的尷尬,更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潮流的奴隸。
倘若我們有時間也有那份閑情逸致,不如DIY幾件自己專屬的T恤,這樣既省錢又獨一無二,不是一舉兩得嗎?
五、能走就走,能騎就騎。
如果目的地不是太遠就走著去,稍微遠一點就騎自行車。會過日子的人沒有特別著急的事兒是不會打車的,這樣既鍛煉身體,又能開源節流,還能為我們塑造和保持完美身材作出不小的貢獻。
六、加入“伺機消費族”行列,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平時多多留意商場的打折降價信息,密切關注超市特價、店慶酬賓等動態消息,貨比三家、瞅準時機再消費。要做到“花最少的錢買同樣的東西”,這樣,在節省開支的同時我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受到影響,萬萬不可因為貪圖便宜而降低標準,買一些假冒偽略商品或是根本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七、巧用信用卡。
“80後”一直都走在時尚生活的最前端,“信用卡”消費對我們來說一定不陌生。對於信用卡的“積分換禮”,我們也要時時關注,銀行會不定期地推出各種超值活動,比如“任意刷卡消費三次,就可以領取一百元話費”等,既然說明是“任意消費”就不涉及消費金額,這時我們不妨去超市隨便買個麵包或買瓶酸奶,分三次刷卡,這樣一百塊充值卡不是就到手了嗎?
八、培養自己節約能源的意識。
比如用淘米的水洗菜,用洗完菜的水衝馬桶,洗臉刷牙時不要始終開著水龍頭,電視不看時把電源拔掉等。相信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是可以幫我們節省出大錢的。
九、選擇最劃算的時間去消費。
年輕人嘛,娛樂活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多留意一下這方麵的優惠信息,可以給我們省下不少開支。比如電影院都會有半價觀影日,卡拉OK也會有優惠時段,個別餐廳還會推出“女人折扣專場”等;另外,平時不妨收集一些理發店打折卡,書店優惠券,以及一些特定地點的相關信息,花最少的錢,過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我們“算計”的終極目標。
對於剛剛開始自己獨立生活的“80後”來說,節約意識千萬不能淡薄。看看我們的周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捂緊自己的錢袋,年輕的“月光族”和頂著巨大生活壓力的白領麗人們,也都已經開始不約而同地在尋找“突圍”的最佳方式。我們當然更不能落後,要時刻牢記老媽的至理名言:“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必受窮!”
當你突然感覺到錢不夠花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反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問題。
5上有老下有小該如何理財
本節關鍵詞:上有老下有小,理財
“上有老,下有小”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必經階段,不管我們的人生之路是康莊大道還是清幽小徑,都無法繞過自己這神聖莊嚴的使命。
隨著歲月地流逝,淺淺的魚尾紋已經悄悄爬上了“80後”不再年輕稚嫩的臉龐,我們不得不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將要徹底脫離“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存狀態,同時更要意識到,在未來,我們擔負的將是一家老小的生活。
眼看已經淪為“房奴”的“80後”又要成為“孩奴”,該如何通過正確理財來實現自己人生的夢想呢?下麵,讓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具體了解一下。
潘玥今年二十七歲,屬於自由職業者,平均月收入三千元;潘玥的老公今年二十九歲,在北京做室內設計,稅後月薪六千元;兩人有個女兒,現年一歲半。雙方父母都健在,有自己的住房,平均每月有兩千元退休金,除了潘玥父親有心髒病之外,其餘三人都算健康,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家中有住房一套,無房貸;一輛價值十萬元的轎車;現金存款五萬元,投資類金融資產總額八萬元;年投資收入三萬元;全家每年生活開支四萬五千元。
潘玥沒有社會保險,她為自己購買了具有養老和大病保障功能的分紅保險,每年交保費一萬元;老公單位有五險一金;女兒上了北京市“一老一小”保險;雙方父母單位也都有大病醫療保險。
理財第一步:做好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通過上麵的案例我們可以分析出:潘玥目前的家庭財務狀況良好,有房有車,總資產在百萬以上;家庭支出結構基本合理,日常生活支出占整體支出的一半,相信主要在撫養女兒這一塊開支較大;另外,潘玥和老公的父母都有固定的退休金,也有相應的醫療保險,意味著兩個人在贍養方麵的負擔相對較小;最後,年度結餘比率高於正常參考值的30%,說明潘玥家庭每年可自由支配的資金相對較多,這樣更有利於財富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