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正表演得出神的時候,先生醒了。我們就立刻把兩隻手放下,口裏還亂喊亂道:“子曰!子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記得有一個小孩子玩得太起勁了,沒有看見先生醒來,還是兩隻手在空中亂舞,口裏“咚咚咚”、“鐺鐺鐺”亂喊。先生輕輕地走到他的背後,提起戒尺,在他的頭上噗的一聲,說:“你還要玩嗎?”那個小孩子連忙把手放下,把身子亂搖,口裏念道:“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先生聽了,不禁旋轉頭頸,啞然而笑。小孩子,你們看到此地,恐怕也要大笑了。我想你們腦海中會起一種疑問,就是先生為什麼不能公然大笑呢?私塾裏的先生個個都要裝腔作勢,做出“聖人”模樣。不準學生頑皮,不準學生遊戲,笑笑說說都在禁止之內。所以先生自己必定要板出一副嚴厲的樣子。你們想想看,這不是可笑嗎?
現在我來告訴你們“鬥船”了。船是紙折成的。一隻紙船有兩個底,所以在桌上可以擺得很穩。我們各人先折好了許多紙船。鬥的方法是很簡單的。你拿出一隻船來放在桌上,我也拿出一隻船來放在桌上,兩隻船要頭對頭碰著的。你再把嘴巴對著你自己的一隻船的船尾,我也把我的嘴巴照樣對著。兩軍陣勢這樣擺好,就喊“一、二、三!”你吹你的船,我吹我的船,兩隻船就相鬥了。你的船被我的船打翻了,你就算打輸,再擺出一隻船,再來鬥。若兩隻船一起打翻,那把它們翻過來,擺好重鬥。這樣鬥來鬥去,著實有趣呢!有時候我的抽屜裏滿滿的都是紙船了,若是被先生看見,還要遭一頓臭罵呢!
“木偶戲”“鬥船”是私塾裏最有趣的遊戲;“搖頭擺身”是私塾裏健身的運動;朗朗誦讀,是私塾裏表情的歌唱。這都是我小時親身玩過、做過、享受過的。
六、我所讀的書
8歲的上半年,我在星泉先生的書館裏開筆的,下半年就在家裏拜二哥做先生了。不料不到半年他就不教了,由他的同學王立賢先生來代替。立賢先生教了兩年,二哥去世,家塾就停辦了,我轉入陳家的私塾讀書,一直讀到14歲。這樣算來,我拜了4位先生,換了3個私塾,讀了6年死書。
書怎樣會死的?你們一定要問。我所讀的書除了一兩本之外,可說都是活的,但是被先生教得沒有生氣了。最痛心的就是被陳家私塾誤了3年,從11歲到14歲,正是我的童年中最重要的讀書時代,而那位先生是吃鴉片的,早上學生都到了,他老人家還在被窩裏;上起課來,沒精打采,隨便教教,書是絕對不講的。結果,我雖然讀了3年書,還不及你們在小學裏讀半年呢。而且讀了,完全不明白書中的意思,好像是小和尚念經,隨口亂念,一點也不懂。這種教育實在是害人呢!
我說我所讀的書,原是活的,有價值的。今天我把這些書買來,再看看,覺得其中很有許多優點呢。我現在把它們依照讀的次序寫在下麵:
(一)《百家姓》:這是中國人的姓字,四個一句編起來的,姓字雖然應當認識,可惜編得太無意義了。你要把500個生字硬記牢,多麼困難!
(二)《三字經》:這本書雖然有很多地方不合時代,但編得相當有價值。勸兒童應當讀書,教兒童一點普通知識,把一部中國曆史簡要地敘述了一下。可惜我當時年紀太小,讀了不懂。最後到了十一二歲的時候,先生把它重新講解一遍給我聽,或者就在那時候教我讀。
(三)《神童詩》:這本書是由56首勸學、風景、花草五言詩編成的。韻文原是很合兒童的口吻,可惜封建的意味太重,英雄的思想太濃了。
關於勸學:
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關於風景: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關於桃花:
人生豔陽中,桃花映麵紅。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
這些詩成人讀讀也很有趣的。
(四)《千家詩》:都是七言詩,其中有四句的,有八句的,長短有117首。40年前,這本書我能從頭背到尾,今天把它再仔細看看,隻有3首詩能背,4首詩看起來腦筋中還有點影子,其餘完全不記得了。
(五)《唐詩三百首》
(六)《大學》。
(七)《中庸》。
(八)《論語》。
(九)《孟子》。
(十)《幼學瓊林》。
以上所讀的一些書,先生都沒有對我講過,差不多等於白讀。6年最寶貴的光陰,除了認識三四千字之外,可說幾乎完全付諸東流。今日思之,惟有惋惜、感慨、痛恨而已。所幸者,身體健全,精神飽滿,誌趣高超,尚可補救於來日耳。
七、童年時代的人生觀
我現在把我的童年做一個總結。
(一)體育方麵:先天充足,後天雖苦,尚培養得宜,所以童年14年之間毫無疾病。身材雖短小,然很結實。我的身體,可說發育得很飽滿。身軀是圓的,手臂兩腿也是圓的,可惜沒有人教我學拳,不然也可以打得很好呢!我雖不能打拳,但是會(1)“翻筋鬥”;(2)“打虎跳”;(3)“豎蜻蜓”;(4)“打翼子”,就是作燕子飛,把兩臂伸開向左一轉,兩腳飛起,身子與地成平行;(5)“麻雀走路”,就是蹲著用腳跟一前一後地跳動;(6)“兩手走路”,就是把兩腳朝上,頭舉起,兩手行走;(7)遊泳。
以上幾種小技,都是我的拿手好戲。
(二)智育方麵:讀了10部書,大概認識了4000多塊頭字,書中的意思可說茫然不知,塊頭字的意義也多半不了解。八股文章沒有開過筆,一封信、一張字條也寫得不通。這是到杭州讀書之前的一點書本知識。
(三)德育方麵:
1.知道應當孝順母親。你們要問我怎樣會孝順母親的,我來說給你們聽聽:
(1)母親是最可愛沒有了,她是非常愛我們小孩子的。
(2)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增加我的孝心不少。
(3)孟東野的《遊子吟》也使我深深感動: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兄弟應當友愛的。影響的來源:
(1)二哥給我的印象很深;
(2)曹丕要殺兄弟曹植,命他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這首詩,立賢先生講給我聽,叫我背熟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母親常常訓誡我們的:
三四兄弟一條心,遍地灰塵變黃金;
三四兄弟各條心,家有黃金化灰塵。
3.對人要忠信。
(1)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4.做事有四點:
(1)“吃虧就是便宜。”這是母親常常對我們說的。母親還說:“討人便宜,人便不高興。”
(2)“和氣生財”,母親常常用我們祖宗的經驗來證明這一點。
(3)做事應當“有始有終”,不要“虎頭蛇尾”。
(4)要勤儉刻苦,努力奮鬥。這是從母親身上學來的。
5.待朋友要親愛。
(1)“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是母親常常叮囑我們的。
(2)“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複何夕,共此燈燭光。”這是杜甫贈衛八處士的一首詩的頭四句。當初我讀了這首詩,就感覺到朋友之可貴。
6.對於做人常以下麵的格言自勵:
(1)朱柏廬的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二哥所遭的悲劇已深深地刺激我了。
7.對於讀書,受到下麵格言的影響很深:
(1)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頭懸梁,錐刺股。
(3)鐵杵磨鏽針,隻要工夫深。
總起來說,童年時代的人生觀,還不過是一種顯親揚名的人生觀,一種個人主義的人生觀,不過這種人生觀是比較純潔、天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