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孤島”上怎樣做個好青年(1 / 2)

諸位都是青年,雖然我年事較長,其實也是一個青年。我們都在“孤島”似的上海討生活,所以今天便想和諸位談談“在‘孤島’上怎樣做個好青年”。

“孤島”一般的環境,可說困難極了,尤其在這所謂非常時期。我們做個好青年的活動,當然要顧到社會環境,希望諸位先要明白這一點,那麼我們的活動,方才不落於空。

至於怎樣才配稱作“好青年”呢?那麼國內像西北、西南各地的青年,埋頭於學術、建設等工作,犧牲刻苦的精神,都值得我們欽佩。據某外國醫生從西北回來說,那邊從事軍隊生活的青年,不論長官與兵士,每人每月都隻有一塊錢零用費。某醫生又替一個十七歲的士兵醫療傷口,見他不但滿身體傷,而體內還有好幾粒子彈沒有取出,足見他作戰時的忠勇了。某醫生勸他割去腿子才能保全生命,他堅不肯聽,他的理由是割去腿再也不能上前線了。於是某醫生又勸他,“你割去了腿,保全了生命,還可以在後方工作呢”。這時,他才聽了醫生的話,醫好了他的傷口。依我們平日閱報所知和朋友輩的傳遞,像西北和廣西的男女青年,其刻苦為公的精神,多足為“孤島”青年的模範。

現在“孤島”上的青年,大體可分為下列三種:

1.青年學生,於國軍西退之前,曾有不少轟轟烈烈的舉動。現在情形改變,大體說來,還是好的居多,但和諸位的關係較少,故不具論。

2.有錢有業的墮落青年。在“孤島”上有不少有錢有業而薪給較高的青年,他們隻知個人享樂,於私事不惜揮金如土,於公事則竟一毛不拔。每見洋行青年職員,一出辦公室,便是成群結隊借旅館、開房間,遇到星期假日,整日整夜的賭博、跑舞場、上電影院。這樣昏天黑地地過著糜爛生活,看來也很忙呢。所以這般青年,連報也不看了,你說哪裏還有國家社會觀念呢?要是有人勸他募難民捐,往往吝不肯施,而外人則多慷慨捐助者。曾有某熟管家向一洋行買辦(即華人經理)勸募難民捐,他隻是拿出了一塊錢,好像還有些肉痛的樣子。惟遇有在華外人因事返國,他們則慷慨解囊,盛宴歡送,極盡獻媚奉迎之能事。

3.有職業而誌在前進的青年。諸位多為有職業而誌在前進的青年,不然何苦於疲勞之餘而將血汗之錢入補習學校呢?不過現在我們讀書,不僅為己,是為人、為社會。職業青年在晚上受補習教育,以歐美情形來說,原為尋常事。隻就倫敦一地說,每晚受補習教育的青年,有幾萬人。近來蘇聯也竭力推行補習教育,有四千工人之某廠,竟有三千工人在晚上受補習教育。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最怕青年有了職業,不肯上進,因循敷衍,苟安現狀。則不僅社會難以進展,即整個國家,亦日蒙受重大之損失。諸位能利用業餘時間,增進學業,造福人群,這是很合理的事情。

不過僅是讀書,究竟還未盡青年應負的責任,有的便以為孤島的環境不好,要到內地去,但是不一定就能得到確切的工作。而在孤島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幹的事情。諸位預先立定堅毅不拔之誌,刻苦耐勞的精神。出身貧苦的青年,往往成為萬古不朽的人,我且舉一個例子和諸位談談。

從前美國南方有一黑人,因他從小羨慕美國第一位總統喬治 華盛頓的為人,所以取名布克 T 華盛頓。現在我們倘到美國南方各地去參觀學校,則見教室中都掛著布克的像,足見那裏的人崇拜之深。

說到布克這個人,起初做人家的奴隸,到了十九歲,才入了白種人為黑人所辦的學校讀書。但他是一個窮人,哪能入校讀書呢?他便往見校長請求免費工讀。校長隻允許他“等等你去和舍監先生商量吧”。於是他又去求見舍監先生,舍監約他明晨八時再來接洽。到了第二天,果然準時到校。舍監嘉他誠實,錄他為工讀生,以拖把、掃帚等授他從事清潔工作,很是認真。忽忽四年半學業,其成績為全校冠,同學鹹推為領袖。到了畢業以後。他本著服務人群的旨趣,往來各地,用演說勸請的方法,向人募款,辦理很多供黑人讀書的學校,使無數無知無識淪於奴隸地位的黑人得受教育,走入光明之路。現在我們來讀黑奴偉人傳,知道黑人中有許多有名的政治家、著作家、實業家,這不能不歸功於布克的教育之功了。那裏又有許多夫婦學校,設施良好,為推動社會事業的中心。故黑人教育已成為各地教育之模範,前往參觀者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