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求學的方法(1 / 2)

求學是有方法的。有了方法,可以使兩年的學習時間而收到四年的學習效果。所以做父母的與做教師的應該指導小孩子怎樣求學的方法。

求學不僅限於讀書,而是包括了學做人,學做事,學做學問。但有一個先決條件,應培養小孩子先立誌,因為有了誌向,做人、做事、做學問就有目的,也會起勁。不然,讓一個小孩子糊裏糊塗地去學,那一定學不好的。這是什麼原因呢?我以為誌向好像是一股電流,人好像一部機器,電流一通,機器就會活動,如果沒有電流,機器雖好,也是枉然的。我自己就深深地感覺到有了誌向就會努力學習。在我年輕的時候(大概15歲到28歲的一個階段裏),每天總是五點鍾起床,起早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冬天,外麵的天氣那麼冷,被服裏那麼暖,誰不想多留戀一會兒呀!但是我有誌向,我認為求學必定要成功,才能有貢獻,因此雖然冷,我也會一下跳起來的。所以做父母的與做教師的也一定要鼓勵小孩子要立下誌向,要小孩子有這個堅決的意誌來努力求學。

但是單單有誌向而沒有辦法也是沒有用處的。我們再看那些一天到晚讀死書的,有什麼用處呢?我以為方法就好比一把鑰匙,假使沒有一把鑰匙,鎖就開不開,像瞎子在暗中摸索一樣。我有兩句話:“處處有學問,人人皆吾師。”什麼叫做處處有學問呢?舉例來說:譬如生長在江西荒山上的茜草(一種開紫色花的小樹),當初大家都不知道它的用處,隻是把它采作柴燒,後來一經發現,才知道正是英國人與日本人製造蠟紙的原料。這不是一種學問嗎?又如瓦特,他看到水壺的蓋子在水沸的時候向上頂的情形,他就覺得奇怪,於是他一想再想,就想出了道理來,發明了蒸汽機。這不又是處處有學問嗎?許多事情的發現,都是這樣問出來的,都是這樣想出來的。假如我們不去問,懶得想,那就無異是有眼的瞎子。所以我很希望為人師的為父母的都應該教小孩子要處處留心,因為這個大自然大社會裏,還有更多更寶貴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掘呢!什麼叫做“人人皆我師”呢?我再舉個例來說:抗戰時期,我在江西文江辦學校,看到那裏都是種的糯稻,我很奇怪,就去問當地老農。他就告訴我說,這裏的土地在兩寸以下就很冷,所以隻適宜於種糯稻。我們就拿這個表麵很簡單而實際卻很複雜的問題來看,其中包含了許多的知識,而這個老農做了我們的老師了。不僅是老農,木匠、竹匠、民間藝人都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就是最被人輕視的乞丐也有可以做別人老師的地方。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他所寶貴的生活經驗與學識的,不要錯過一切學習的機會。這裏講的是指導小孩子求學的基本態度。下麵我要講的是求學的方法。不過我想先問一問大家,為什麼要小孩子求學呢?

也許有人會說,求學就是求學,還有理由嗎?如果是這樣的回答,我要說你太輕率了。假使你的回答,說是有理由的,那我再要問一聲,你的理由是不是為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希望你的小孩子將來能“學而優則仕”呢?假使你真的存著這樣的想法,我要特別提醒你,任憑你的小孩子怎樣的發憤忘食,甚至也學著古人的“懸梁刺股”,或“鑿壁偷光”、“囊螢映雪”……但這書還是白讀的!要是你的回答,是為要他們學做人,學做事,學做學問,這裏我也要問你:做怎樣的人呢?做怎樣的事呢?做怎樣的學問呢?

大家或者會這樣說:“不是太嚕蘇嗎?問這問那的問個不了!你自己說說看,今天我們應該做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做怎樣的學問?”如果要我回答,我可很簡單地告訴你:“要做中國人,要做現代的中國人,要做現代的世界人。”也許大家會奇怪,難道我們不是現代的中國人嗎?難道我們在另一個星球上做人嗎?對!問題就在這裏!要做現代人就要做得像,現今社會上許許多多被淘汰而被認為落伍的人都因為做不像“現代”兩個字,那些在敵偽時期的漢奸走狗們,就因為他做的不像中國人。如蘇聯等國家早已用機器耕種了,而我們還是用的老方法,就是做的不像現代的世界人。再說做怎樣的事,做怎樣的學問,那我的回答更簡單了:是要做大家有益的事,做有益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