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也許真的為此落淚。所以接下來的幾年,一到春夏之際,都是大雨滂沱。

1317年春,災難達到了頂峰。英國、法國、德國、弗蘭德、波蘭、瑞典、俄國……到處都是屍體。

那一年的夏天,天氣恢複了正常。暴雨停了,再也沒有來。

但是種子已經所剩無幾。現代歐洲的農田,收獲率是200∶1.也就是說,每播下一斤種子,能收獲二百斤糧食。但在中世紀,碰上好年景,平均收獲率也隻有7∶1.壞年景時,這個比例可以掉到2∶1.因此它需要大量的種子。可是在饑荒年間,許多種子儲備都被吃掉了。

災荒雖然有所緩解,但卻沒有終結。饑民依舊搶奪腐肉,母親依舊抱著孩子餓死街頭。直到1322年,糧食供應才完全恢複正常。從1315年到1322年,災荒共持續了七年。這段黑色歲月在歐洲曆史上被稱為“大饑饉”。從十字軍東征到今天,歐洲史上沒有一次饑荒可與它相提並論。

大地複蘇,晴空朗朗。

人們終於熬過了饑荒。七年來,人們第一次不用擔心餓死。

但他們不知道,上帝已經給他們安排了一場更大的災難。跟它相比,這場饑荒不過是餐前的小點心而已。

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黑色的死影就隱藏在火雲的方向。

——東方!

上帝的手指迎著太陽的方向飛速劃動。

東方是雄城君士坦丁堡,千萬條船舶在那裏雲集,又在那裏星散。

再向東,是四分五裂的小亞細亞,遊牧民在那裏奔馳而過。未來的奧斯曼帝國正在崛起之中。

再向東,是遼闊的蒙古伊爾汗國。旭烈兀創建的這個帝國正在崩潰的前夜,蒙古時代即將終結。

再向東,是晝夜弦歌的撒馬爾汗,是高到天上的克什米爾,是白雪皚皚的天山。

然後,是終點—蒙古的戈壁荒漠。

一個巨大的幽靈坐在那裏,像山一樣雄偉,像夜一樣黑暗。狂風呼嘯中,它在靜靜地計算著時間:一小時、一天、一年。

一群小小的生物圍在它周圍。它們在主人的腳下鑽來鑽去。它們聳著鼻子,嗅著空中的氣味,等待著那個時間的到來。到時,它們將湧向遠方的熱海①。主人將從那裏出發,征服全世界。

要是這些生物會思考的話,它們一定會感到深深的恐懼。在征服的路上,它們將大批死去,主人已經把死烙進了它們的血液裏。

黑色幽靈還在計算著時間。

它已經在戈壁裏等了幾百年。如今,那個時間即將到來。

這個時代出了毛病

它還有另一個使者,叫戰爭。

歐洲總是在打仗。沒有哪個世紀,是完全和平的。但是在“大饑饉”之後,歐洲爆發了一場大戰,它是整個中世紀最殘酷的一場戰爭。

1337年,英國遠征軍跨海東征,大戰就此爆發,史稱“百年戰爭”。

這場戰爭的理由既複雜又瑣碎,說起來幾乎是一筆糊塗賬。但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不僅是他們這一代人的戰爭,還是下一代人的戰爭……是一場持續一百一十六年的戰爭。

在軍事史上,這場戰爭值得大書特書。它是弓箭手對騎士的勝利。英國軍隊配備大量長弓手。這些長弓射程可達三百多米,一分鍾能射出十二支箭。一個熟練的弓箭手能做到“同時有兩支箭在空中飛行”。①它的威力甚至超過後來的滑膛槍。直到拿破侖時代,還有將軍一本正經地提出要廢除槍炮,恢複長弓—理由是長弓更厲害。

英國人靠著長弓大獲全勝,在蘇路伊海戰中,英國長弓手擊潰了法國二百艘艦隻。據說兩萬名法國人喪生海底。在克雷西戰役裏,六萬法軍被擊敗,法國騎士的精華盡數覆滅。

騎士時代就此走向終結,十字軍的馬上傳奇再也不會出現了。

這些事寫在軍事史裏,看著倒是熠熠生輝。但對當時人來說,它帶來的隻有苦難。英國傷亡巨大,財政瀕臨崩潰。法國人的苦難更為沉重,戰火四處蔓延,有些地方統治者站到了英國一邊。內戰和外戰混在了一起。

法國國王寫道:“無數人民被屠殺,教堂被洗劫。處女被強奸,婦女和寡婦也被淩辱,莊園被焚燒……商業凋零了……戰爭裏的邪惡和暴行太多了,我想說卻說不盡,我想寫卻寫不完。”

幾百年了,歐洲見過戰爭,也見過屠殺,但還沒見過規模這麼大、時間這麼久的破壞。

為什麼沒有人調解這場戰爭?

本來應該有一個人可以,那就是教皇。理論上,教皇是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領袖,淩駕於所有帝王之上。他有義務、也有權力調解基督徒的內戰。

但現實是另一回事。

教皇早已不是在克勒芒原野上呐喊的巨人了。十字軍東征期間,教皇們掌握著巨大的權力,但繼任者又將其丟失殆盡。教皇陷入權力鬥爭的旋渦,最後甚至不得不離開羅馬,將教廷搬到法國的阿維尼翁。

在那裏,教會變得奢靡腐化。

教皇宮裏彙集了人間的各種財富:蒸汽浴室、金盤、鑽石、駿馬、貂裘、繪畫……

八十歲的老教皇,一身毛皮大衣,在鏡子前走來走去,看上去就像一個高級妓女。他的繼承人由幾百人侍奉著,戴著金冕,向臣屬賞賜財寶。大主教們也效仿首領,過著豪奢的生活。他們騎著雪白的駿馬走來走去。這些馬“佩著金鞍、用著金槽,甚至還要釘上金掌”。

大詩人彼特拉克曾惡毒咒罵阿維尼翁:

“它是世界的大陰溝,所有的汙穢都會聚在這裏。這些老頭兒們沉湎於聲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尊嚴。他們的榮耀不在耶穌的十字架上。他們的榮耀在宴樂、酗酒、奸淫上。”

他沉思地總結道:

“教皇最喜歡的娛樂包括:誘奸、亂倫、強奸和通奸。”

公正地講,這個總結完全是胡說八道。但那種憤恨之情卻是真實的。為了購買金袍、鑽石、駿馬,教會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有時批發,有時零售。

你要想當主教?教會可以賣給你。

你想給私生子一個合法名分?教會可以賣給你。

這些東西至少還真實存在。有時候,教會還銷售各種子虛烏有的東西。

聖經上說,上帝曾隱身於一片荊棘中。結果這片荊棘居然被他們找到了,他們撣了撣土,拿去拍賣掉了。據說聖母懷孕時,加百利天使曾從天堂飛下來向她報喜,報喜時不小心掉下來幾根羽毛。結果這些羽毛也被教士撿起來賣掉了。

教會宣稱:許多聖徒都在天堂上有一個巨大的“德行庫”。大家可以花錢購買這些德行,來抵消自己的罪孽。“德行庫”的餘額,教會始終沒有公布,想來是可以一直賣下去的。

為什麼教會無法調解戰爭?這就是答案。

——錢。錢。更多的錢。金幣源源不斷流入教會,但是它的道德感召力卻在枯萎。英國國王給教皇寫了封信,譏諷地說:“您是基督徒靈魂的牧者。您應該做的是引導羊群進入主的牧場,而不是急吼吼地剪它們的毛。”

幾千萬歐洲人還在信仰它。他們還是相信:教會掌握著救贖的鑰匙,但他們卻是懷著痛楚和迷惑在信仰。

他們尊敬它。他們嘲笑它。他們熱愛它。他們憎恨它。

對於現代人來說(尤其是對現代中國人來說),這種信仰上的困惑可能無足輕重。但對當時的歐洲人,這卻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這個黑洞裏會鑽出毒龍猛獸、烈火霹靂。有人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黑暗墮落的時代,這個時代必受天罰。

大部分歐洲人沒這麼嚴肅,但他們能意識到:天氣不對頭,戰爭不對頭,教會也不對頭。—這個時代出了毛病。

歐洲在災難與戰爭、恐怖與懷疑中蹣跚爬行到了14世紀40年代。

時間到了

東方。

一年又一年。時光在流逝。花謝了又開,雁去了又來。

終於在某個時刻,那個時間到了。沒有任何征兆:沒有烈火,沒有閃電,也沒有號角吹起。那個時間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到來了。隻有無數個小動物從洞穴裏溜了出來。它們戰戰兢兢地貼著地麵,向遠方爬去。有的輕輕地在地上蹭著身子—它覺得癢癢。

風沙盤旋而過,如同鬼怪釋放出的輕煙。黑色幽靈在戈壁中依舊一動不動。但是它的仆從出發了。

羊皮紙上的神秘預言

1346年冬。

外麵雪還在下。從窗縫看出去,原野一片蒼茫。陰鬱的天空下,不時有狂風刮起,吹起一片片雪霰。空氣冷得像是一塊堅冰。

屋裏很暗。修士點起一根蠟燭,接著拿起筆,在羊皮紙上寫起來。他在修道院裏已經待了很多年,現在他主要的職責就是管理圖書,以及撰寫一部編年史。修士非常珍視自己的工作。他喜歡圖書,圖書讓他感到安全、溫暖。他寫下的每一個字,可能保存到一百年後、一千年後。這個想法讓他非常欣慰。

但最近傳來的消息讓他心煩意亂。

他寫道:

最近,從東方傳來了可怕的消息。這些消息聞所未聞,讓人聽了毛骨悚然。

據說,在印度的許多省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風暴。風暴持續了三天。

第一天,風暴後大雨傾盆。許多動物和雨水一起從天而降:青蛙、巨蛇、蜥蜴、蠍子,還有很多其他的可怕動物;第二天,雷聲隆隆,閃電和火焰襲擊大地。許多巨石也混在雷電裏落下,砸死了無數居民;第三天,天空噴下濃煙,然後是熊熊烈火。火焰摧毀了地上所有的動物和人類,村莊、城市被完全焚毀。

災難還在擴展。風暴裹挾著有毒的氣體,席卷印度的海岸。許多人慘遭橫死。

另有消息說,從中國到波斯,天空都落下了火雨。它們就像雪花一樣一片片落下,燒禿了山脈、平原,燒死了男人和女人。許多地方還升起了巨大的煙柱。不要說呼吸到,哪怕看一眼煙柱,也會在半天內死亡。

我不知道這些故事的真偽。但根據可靠的消息,中國和印度的人口都在銳減。韃靼、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亞美尼亞都被屍體覆蓋。為了躲避死亡,庫爾德人成群逃入山中,可這也是徒勞。在凱撒利亞,據說人全部死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