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reference_book_ids\":[7222920244103220263,7046696627452513288,7148737646875905031,702550287179369984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在統治了多年之後,威克拉姆——這位英雄方才發現,自己業已是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了。在印度他隻有幾個兒子,沒有女兒。他喜愛他所有的兒子,但是,他不能對他的大兒子表示太多的喜愛之情,因為這個年輕人是王位的繼承人,所以他的言行都有著王者風範。可是實際上,國王對由誰來繼承王位的問題是從未表過態的。有一天,威克拉姆突發奇想:“我一定要於有生之年到我僅僅是聽過名字的國家去看看。”實際上他是作為間諜,去那些敵國刺探軍情的,想找出對付那些強大的敵人的最好方法。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巴哈達瑞是如何當上烏賈因國的國王的了。
英雄威克拉姆決定將自己的王國交給巴哈達瑞王子來治理,而他自己則喬裝打扮成一個宗教界的乞丐,而讓二兒子蒂哈瑪·蒂瓦伊陪著自己,二兒子那個時候也就十來歲。從此,他開始了“乞丐”生活,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從一片森林穿過到另一片森林。
巴哈達瑞患上了精神憂鬱症,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失去了一位對自己忠貞不貳的妻子。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一天到外麵去打獵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堆燒過的柴堆之上,有一位婆羅門將士的妻子和她過世的丈夫一起火葬。回來之後,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吉塔·拉尼。他的妻子馬上對他解釋說道,妻子為了表達對丈夫堅貞的愛情忠心不貳,所以要殉葬,她是被悲痛之火所殺,並不僅僅是因為火苗的燃燒。年輕的王子想證明妻子所說的話,他在充滿柔情地和妻子告別之後,騎上馬到遠方去。沒過多久,他的隨從帶回來一件沾了他血跡的長袍,報告他的妻子他的死訊。吉塔聽了噩耗以後當場殉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這位鰥夫都是相當悲痛。
從此,巴哈達瑞開始過上糜爛暗淡的生活,每天都隻顧著吃喝玩樂,對政事也不關心了,整天就在各類身世顯赫、貌美如花的女子們間周旋。但是,他每天的生活也必須和他的兄弟一樣,所有王侯貴族尊崇的禮儀都還是要遵守的,在每天沐浴之前敬奉眾神,對婆羅門臣子表達自己的敬意。繼承王位之後,他管理自己的國民是用印度教聖典的教義,他努力地來克製自己的脾氣,不再做愚蠢的事情;生活也檢點了許多,行為也收斂了很多,再也不放肆了,不再酗酒,努力克製和遠離愛欲與賭博的誘惑;他對跳舞、唱歌及彈奏樂器的願望極力地予以遏製;他不再渾渾噩噩、貪玩貪睡;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也杜絕了來往;無關緊要的出行他都不再會考慮了,有罪之人的委托與錢財他是決不接受的。總而言之,自此之後,巴哈達瑞的生活麵目一新,和之前的他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了,他成為國王,此時已經是實至名歸。所有好意的投訴、請求及推薦他都接受;還有七八位聰慧的賢臣在他左右輔佐,還擁有由一些遇事冷靜、忠心耿耿的大臣組成的高層議事內閣,真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有的時候他們會在一些隱蔽、偏僻的地點進行會晤,比如山腳、天台、涼亭、樹林等地,所有的重要事務都是在秘密地進行的,沒人能竊聽或刺探得到,即便是婦女、森林裏的鸚鵡或其他鳥兒都是無法聽到的。
在忙完了一天的事務之後,巴哈達瑞感到非常累,他回到了自己的寢宮裏休息,聽著聖歌和輕音樂慢慢地進入夢鄉。有的時候,他將他的九位受人愛戴的兄弟臣子都召集過來,聽聽他們的意見。據說,他要是失眠的時候,總督總是陪他度過那些難熬的夜晚。
因此,國王在年輕的時候,過的生活看似非常奢華,事實上他們是不可能得到什麼樂趣的。由於他們是王族,所以言行舉止都要注意。皇宮裏的生活實際上比乞丐在破草屋裏的生活還要難。但是,對巴哈達瑞來說,非常幸運,他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幻想也是不存在的,他僅僅是驕傲於自己是一位哲人。早年時期那段渾渾噩噩的生活已經麻痹了他的思想,是他生命中的斑點,讓他難以成為最出色的國王;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麻痹的思想漸漸升華,他對平和心態的真諦已經得到了領悟,對人類最快樂的境界也是得到了啟迪。因此,他和靈魂深處的自己成了朋友。他留住了七八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他經常會出席在宮廷內舉辦的婆羅門高僧教禮,對神靈的聖物從來奉若聖明,並敬賢愛士,對帶領軍隊的將領是謙和有禮,對徇私枉法的司法官員和地方官員是嚴加懲處。總而言之,他對各級人士都是善待有加,從不任性而為。
在巴哈達瑞親信的大臣之中,瑪哈·帕拉是出身於貴族,才貌出眾,思維敏捷,頭腦靈活,國外的情況他是了然於胸,以善於辯論、英勇無畏名噪一時,他還當過國家立法機構的顧問。
現在,讓我們來對巴哈達瑞國王單格拉哈王妃的風采作個描述,她是國王最後一位王妃,同時也是年紀最輕的一位王妃。她長得真是美若天仙。她的麵龐就如同是夜晚的一輪圓月;頭發就像是大雨將至的紫色的雲彩,低沉地散向地麵;皮膚就如同是一大朵色彩柔和的茉莉花;眼睛裏放射的光彩如同一隻害羞的小羚羊看著你一樣;粉紅飽滿的嘴唇如同是石榴的蓓蕾;她說話的聲音就好似叮咚的泉水,明亮清澈;柔細的脖頸和鴿子的頸部一樣;粉紅色的手臂戴著貝殼首飾,更加顯得美豔動人;纖細的腰如同是美洲豹的腰一樣;軟軟的腳就像睡蓮那樣細致光滑。總而言之,她的美麗與魅力簡直是無人能及。在她麵前,勇士放下了刀槍;政治家說出了每一個秘密;信奉教義的王子為了救她的睫毛,竟然宰殺了一頭牛(這在教義中是惟一一項不能饒恕的罪過);在沒有得到她的許可之前,威嚴的國王連一杯水都不敢喝;從容不迫的哲學家和鎮定自若的寂靜主義者,都因為她的一笑而傾倒。就這樣,巴哈達瑞國王近似瘋狂地迷戀上了她。
但是,據史料記載,他對這份愛並沒有真正地精心嗬護,使它茁壯成長。它不過是在國王身邊發生的一件事而已。他的激情不能和妻子共鳴,倒是讓她覺得厭煩,他的觀點讓她感到乏味,他的誓言讓她頭疼,他的吻已沒有辦法來點燃她的激情。當然,巴哈達瑞自己卻什麼都沒察覺到,隻是自己一味對美人的羞怯和風情的傾慕。可是同時王妃也是女人,她要追求屬於自己的那份感情。正是存有了這樣的想法,這位可愛的單格拉哈王妃完全傾情於她理想中的伴侶——瑪哈·帕拉,那位瀟灑的和平與戰爭大使。三個人這樣的關係就一直保持著,倒也是相安無事。但是,由於他們的根基不堅實,所以無法堅持很久。很快一切都結束了。
離皇宮不遠處的烏賈因,住著一對婆羅門臣子夫婦。他們又老又窮,也沒有生活來源和保障,但卻是一直以來都嚴格地遵守教義,是兩位非常虔誠的教徒(在一些統治區,僅僅隻能是丈夫虔誠地行使教義,同時也帶給了盡心的妻子一片恩澤)。齋戒之日他們是水米不進;他們會舉著雙臂站好幾個星期,或者是長跪不起,虔誠地祈禱;他們能忍受災難的折磨,能夠在酷寒的日子裏裸身奔走,也能夠在酷熱的夏天靜坐在火堆旁。為了回報二老的虔誠,上天派來了信使——蘋果樹小神卡爾帕維卡莎,給這兩位值得尊敬的老人送去了一顆蘋果。這顆蘋果,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這位婆羅門臣子的嘴裏已經是沒幾顆牙了,他張開嘴想吃掉這顆聖果的時候,瞬間,那位小神竟然就不見了。這個時候,他的妻子淚眼婆娑地說道:
“唉,如果死去,肯定要經曆痛苦;如果像這樣一直窮困下去,痛苦也是無盡的。的確是這樣,在已逝的歲月裏,我們罪孽深重,理應受到懲罰(信仰穆斯林教的教徒會說:“我們命該如此的。”一位印度教信仰者視之為靈魂轉世,和斯維登博格的現代招魂術一樣自然)。你對現在的生活是如何看待的呢?我想我們還是馬上死去好點,這個世界隻能帶給我們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