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用黃金盞向大海行奠禮,又向太陽禱告,乞求神明保佑自己的遠征。禱告完畢,他把黃金盞投入大海。

波斯軍隊開始跨越浮橋,一共用了七天七夜,全部軍隊才轉移完畢。一個當地人見到此景,震驚不已。他認為薛西斯就是天神宙斯,他驚奇地問道:“這位天神完全可以憑借巨雷閃電,以一己之力摧毀希臘,那又何必率領著全人類去做此遠征?”

隻要還有一線希望

在波斯大軍的前方,是貧弱的希臘。

希臘幸存的機會,就像影子一樣暗淡虛幻。但隻要還有一線希望,他們就寧肯做追影人。

希臘早已是一片沸騰。希臘人在科林斯召集大會,商討對策。但許多城邦已經被波斯人嚇倒,他們決定向帝國屈服,拒絕參加大會。

希臘中部最大的城邦底比斯倒向了波斯,希臘南部僅次於斯巴達的第二大城邦——亞哥斯也倒向了波斯,希臘北部的各城邦也隨時準備倒向波斯。

希臘大廈已經搖搖欲墜,斯巴達和雅典在苦苦支撐著……

科林斯大會上,各城邦推舉斯巴達為盟主,主持反波斯同盟。但那是怎樣的一個同盟啊!上百個希臘城邦裏,隻有三十一個城邦參加了同盟。它們沒有龐大的人口,沒有雄厚的財富,沒有海外的援軍,有的隻是恐懼——和直麵恐懼的勇氣。

它們同仇敵愾,要和波斯人殊死一戰。可是一討論到具體戰略,分歧馬上產生。

斯巴達建議收縮戰線,固守科林斯地峽。因為科林斯地峽夾在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之間,把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希臘其餘部分割裂開來,是一條非常狹窄的通道,很適合防禦。如果幾十萬波斯陸軍簇擁在此,人數的優勢將大打折扣。從理論上講,這個戰略似乎不錯,但是它有一個巨大的不足,那就是要放棄大半個希臘,唯一能保全的就是伯羅奔尼撒半島,而斯巴達湊巧就在這個半島上。

許多城邦堅決反對這個計劃,他們不願意讓家園任由波斯人踐踏。北方的帖撒利人要求封鎖奧林匹亞山旁的騰配關。那是進入希臘的第一個關隘。帖撒利人擁有希臘最強的騎兵,他們的意見不容小覷,同盟軍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一萬名重裝步兵開往騰配關,一支艦隊也和他們一起北上。帖撒利的騎兵已經等候在那裏,準備會合作戰。

但是戰鬥沒有爆發。

到達騰配關後,同盟軍發現了一個問題:帖撒利人欺騙了他們。

騰配關狹隘難行,確是天險,但是它毫無意義。因為在它附近,還有一條道路可以進入希臘。波斯人完全可以繞道南下,從後麵包抄希臘步兵。騰配關不是關隘,而是一個陷阱。是帖撒利人保衛家園心切,還是他們有一個狡詐的陰謀?

同盟軍來不及多想,跌跌撞撞地撤回南方,放棄了騰配關。帖撒利的陰謀裸露在波斯大軍麵前。也許是處於失望,也許是圖謀已久的陰謀,帖撒利很快就向波斯人倒戈,幫助他們征服自己的同胞。於是,希臘門戶大開。

隨後,同盟爆發了更激烈的爭吵。

騰配關後麵的下一個關隘,就是溫泉關。過了溫泉關,希臘就再也無險可守。離溫泉關不遠的海麵上,有一個狹窄的優卑亞海峽。雅典人提出一個戰略:陸軍固守溫泉關,海軍扼守優卑亞海峽。守住這兩個通道,也就守住了希臘中部的城市。

斯巴達人對溫泉關和海峽毫無興趣,他們一心要集中所有力量守護科林斯地峽:很遺憾,那意味著許多城市會淪陷,包括雅典。可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們的力量太弱,不能浪費任何兵力。

爭論的結果是妥協。兩個方案各保留一半。同盟陸軍主力留守科林斯地峽,隻派出一支小部隊北上溫泉關,海軍主力則開赴優卑亞海峽。

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妥協。事實上,它比兩個方案中的任何一個都更壞。既然決定在希臘中部打響保衛戰,就應該全力以赴地投入,而不是搞三心二意的跛足戰略。

斯巴達人的短視將把希臘人的事業帶到毀滅邊緣。

然而,斯巴達人表現出的不僅有短視,還有無比的勇氣。這種勇氣蓋過了短視,把一場大失敗變為了人類不朽的傳奇。

雅典人充任海軍主力,開往海峽。固守溫泉關的陸軍,則從十幾個城邦裏抽調而來,總數約七千人,其中的核心力量是斯巴達人。斯巴達王列奧尼達率領他的參戰部隊:三百名斯巴達重裝武士和九百名輕裝農奴士兵,開赴優卑亞海峽。

列奧尼達由於溫泉關之戰,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層層迷霧裹挾著他,把他變成了一個超越凡俗的英雄。而他的真實情況,我們所知甚少,隻能依靠殘缺的記載來揣度他的形象。

此時的列奧尼達大約五十歲。他出身王族,具有高度的榮譽感和責任心。他的名字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獅之子”。他確實無愧於這個名字,他是一個心地善良、富於愛心的人,他熱愛自己的妻子,熱愛自己的國家,更熱愛自己的榮譽。

在出發前,列奧尼達就已經預料到此去唯有一死。

在戰爭爆發之初,斯巴達人曾得到過一則神諭:

啊,土地遼闊的斯巴達啊,

要麼你們光榮的城市毀於波斯人之手,

要麼你們為國王之死而哀悼。

這個神諭像根針一樣,刺進列奧尼達的心裏。如果這個神諭是真的,那麼他願意為斯巴達而死;如果這個神諭是荒謬的,那麼他的死亦可以喚起同胞的勇氣。此刻對他來說,生與死不再是問題,問題在於要死得偉大、光榮。

但是此去溫泉關的所有斯巴達人,可能很難生還。因此,列奧尼達在挑選手下時,隻要已經結婚生子的戰士。青年的生命還沒有結出果實,就讓他們接著綻放吧。既然死亡是那麼殘酷,那還是讓成熟的心靈去麵對它吧。當斯巴達人整裝待發時,有人驚奇地問他:“你就用這麼少的人去抗擊波斯?”

他回答說:“他們也許注定要戰死沙場。即使是這些人,我也覺得太多了。”

臨行前,列奧尼達的妻子問他:“你走後,我該怎麼辦?”

他的回答是:“去嫁一個好男人,生一些好孩子,度過幸福的一生。”

這個回答隻能出自最深摯的愛情。

列奧尼達出發了。在溫泉關,他將用自己的生命鑄就永恒的榮譽。

在陰影下作戰

愛琴海深深地衝入希臘中部,形成了瑪利亞海灣。而陸地上,一座險峻的高山俯視著這片海水。山與海咫尺相對,把它們分開的隻有一條狹窄的隘路,它就是溫泉關。溫泉關在沼澤與山巒之間延伸,自西向東,有三個最狹隘的地方,分別被稱為西門、中門和東門。每一個門都是適合防禦的極佳地點。

任何組織防禦的將軍對這個地形都應該滿意,作為防禦陣地,它幾乎完美無缺。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它有一個小小的瑕疵。這個瑕疵出在南邊的山脈上,在那裏的山巒之間,有一條曲折的小徑通向溫泉關的後麵。但是這條小徑非常隱秘,隻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它的存在……

在溫泉關的北麵,是一片平坦的原野。在它的南邊,則是無數的名城:雅典、底比斯、麥加拉等等。這些城邦是希臘的精華,溫泉關像一扇大門,把他們關閉起來。

如今,波斯大軍就要來敲響這扇大門。

薛西斯的大軍渡過海峽浮橋後,一路南下,所過之地,望風披靡。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城市敢於挑戰波斯軍隊。相反,他們被薛西斯征服,也被挾裹進這支軍隊的洪流。

但是,波斯海軍的運氣不佳。

希臘近海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陌生的海域。他們對那裏的風暴、暗礁都不熟悉。而且波斯艦隊普遍比較高大,這樣固然威力較大,但是也有一個缺陷,就是重心偏高,碰上風暴很容易有覆舟的危險。大流士第一次遠征的時候,就由於風暴的緣故在阿托斯山下折戟。薛西斯念念不忘那次教訓,為了預防萬一,專門派人挖了一條運河,繞過阿托斯山的危險海域。

但阿托斯山並不是唯一危險之地。

波斯艦隊順利渡過壕溝。愛琴海風平浪靜,東方人戰艦的龍骨輕輕地劃過藍色的海水,很快阿托斯山被遠遠甩在後麵。優卑亞海峽已經遠遠在望。十幾年之後,似乎愛琴海終於和波斯人休戰了。

但那隻是假相。

由於波斯艦隊過於龐大,周圍找不到合適的港口。在夜間,他們隻好把船隻停靠在岸邊。此時天氣還是明淨晴朗,但是到了黎明,東南來的狂風忽然席卷而至,整個大海頓時一片沸騰。這是無法抵禦的大風暴,當地人憑借經驗可以預見到這樣的風暴,他們會把船隻拉到岸上或者停泊在避風港裏。但是波斯海軍卻毫無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颶風怒浪扯斷了錨鏈,撕裂了波斯船隻的陣線,把船隻投向大海深處,拋向堅硬的陸地,甚至擲向了山麓。

風暴一連持續了三天。等它終於停息下來的時候,一切都已麵目全非。大海上到處漂浮著木片、糧食和死屍。破裂的船隻到處都是,麵色慘白的幸存者在岸邊遊蕩。四百艘艦隻被摧毀,無數的人葬身海底,物資損失更是不計其數。有一個希臘人因為撿拾被衝上岸邊的波斯珠寶,就成了巨富。

這次損失是慘重的,但是薛西斯很快從新歸順的屬地征集了一百二十艘船隻,多少彌補了一些損失。波斯艦隊依然擁有龐大的實力,三列槳戰艦不少於九百艘。波斯海軍被愛琴海擦傷了皮膚,但是它的筋肉依舊完好。

波斯陸軍則一路毫發無損,並且很快成了當地人的一場噩夢。

薛西斯要求沿途城市為大軍設宴。所有的城市都忙碌起來了,周邊地區的糧食、家畜、禽鳥被搜羅一空。居民被趕出房屋,為波斯人騰出地方。波斯人就像一群遮天蔽日的蝗蟲,給沿途城市帶來一場場浩劫。在波斯人離去後,阿布戴拉城的居民覺得應該向神明謝恩。幸虧神明護佑,他們隻為薛西斯大軍供應了一頓晚飯。如果連早飯也要這樣供應的話,他們就要遭到悲慘的滅亡。

有的時候,波斯人索取的不僅是食物,還有更昂貴的東西:人的生命。

在一個叫做九路12①的城市,波斯人活埋了當地十八名少男少女,而唯一的目的僅是諂媚他們殘暴的神明。

波斯陸軍就這樣兵不血刃,一路南下,直到溫泉關的西門。

此時,希臘盟軍扼守中門,安靜地等待波斯人的進攻。

在這裏,他們見到了波斯大軍的全貌。浩浩蕩蕩的部隊延伸到天際,踐踏出的塵土像黃色的風暴,密密麻麻的長矛像穀地裏的莊稼,馬的嘶鳴和人的喧囂混雜在一起,震徹天地。

希臘陣地則一片寂靜。

薛西斯困惑地打量這支小小的部隊。他不理解,這樣的一小撮人怎麼敢和他的大軍作戰。薛西斯派出了一個騎兵去窺看敵營。這個騎兵靠近希臘營地,看到了讓人吃驚的景象。斯巴達人駐紮在營壘的第一線,正若無其事地做體操、梳頭發。他偵察一番,平安無事地回到薛西斯麵前。

薛西斯對這個情報非常困惑。

他的大臣解釋說:“當斯巴達人要冒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們習慣上總是要整理他們的頭發。現在要和你交戰的是全希臘最傑出的武士。如果你能夠征服斯巴達人,就再沒有任何人敢違抗你了。”

薛西斯對此報以一絲冷笑。

這支渺小的部隊在他看來,不值一提。而且希臘人又怎麼能和波斯勇士相提並論?帖撒利人是全希臘最好的騎士,可他們已經俯首歸順。就在幾天前,薛西斯讓波斯騎兵和帖撒利人進行了一場比賽。帖撒利騎兵簡直笨拙虛弱得可笑!波斯大王毫無疑問可以輕而易舉地摧垮希臘軍隊。

但是薛西斯依舊願意提出一個仁慈的建議。

一個波斯使節拜訪了列奧尼達,他向斯巴達國王提出一個誘人的建議:加入到波斯人的陣營,波斯人將使他成為整個希臘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