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開始發起正麵進攻。由於衛城的地形峻峭險要,波斯人隻能艱難地爬過障礙,衝向衛城的大門。城裏的雅典人不斷地擲下巨石,把進攻者砸得粉身碎骨。雖然波斯人留下了累累屍體,卻無法突破大門,薛西斯的軍隊被困在衛城門前。他們就像一條巨龍,在狹窄孔道前憤怒、咆哮、噴火,卻無法進入。小小衛城把千軍萬馬阻擋在城外,神諭裏的木牆預言似乎真的要實現。

直到波斯人發現了一個通道。

這幾乎是溫泉關的翻版。在衛城和山崖之間,有一段廢棄已久的階梯。雅典人已經把它完全遺忘了,這種遺忘是致命的。波斯人悄悄地從這裏進入了衛城內部。

雅典人正在大門前拚死作戰的時候,忽然發現身後出現了波斯人。他們的意誌崩潰了,許多人當場從城上跳下去,活活摔死。還有一些則撤入衛城內部的聖堂。

波斯人蜂擁而進,“木牆”坍塌了。“木牆”內鋪開了一場血的盛宴,聖堂裏的人被全部殺死。整個衛城都被焚毀,留下來的雅典人無一幸免。

薛西斯完全控製了雅典城。十年前,他的父親沒有做到的事,他做到了。希臘最璀璨的城市——雅典,匍匐在他的腳下。

但那隻是一座空城,雅典人並沒有屈服。

他們在不遠的地方,陰鬱地窺伺著波斯人,等待著大決戰的到來。他們牢牢記著神諭裏的話:

神聖的薩拉米斯啊,

在播種和收獲之際,你將使人毀滅。

但究竟是誰的毀滅呢?

起跑太晚的人得不到桂冠

就在雅典衛城陷落的當天,科林斯同盟召開了海軍會議。當時希臘所有軍艦都聚集在薩拉米斯,因此會議也在此地召開。

薩拉米斯是一個不太大的小島嶼,位於雅典之南。島嶼和希臘大陸之間,隻有一條又窄又長的海峽。當時波斯海軍聚集在法列龍港,他們的目的地是科林斯地峽。而薩拉米斯就位於波斯艦隊和地峽之間。過了薩拉米斯,就是遼闊的海麵,海上防禦也就再也無險可守。

這裏的會議將決定希臘海軍的戰略。

會議的主持人——斯巴達的優裏比亞德是聯盟的海軍總司令。但是很遺憾,他根本配不上這個職務。他和地米斯托克利一樣喜歡受賄,但是卻沒有後者的才能。這個人目光短淺,意誌薄弱。但是戰爭的進行會使我們看到,這些缺點將最終變成優點,使事情出現了轉機。

這場會議亂得一塌糊塗。

看到雅典淪陷,大家都驚恐萬狀,一片歇斯底裏。有一些將領竟然不等會議結束,自己就跑了出去,給船隻拉上風帆,準備逃跑。剩下的人在一片吵嚷中匆匆做出決議:希臘海軍明天將撤出薩拉米斯,前往科林斯地峽,最後的防禦戰將在那裏打響。

這個決議將使希臘人萬劫不複。

斯巴達人一直堅持固守科林斯地峽。但科林斯地峽保衛戰即使成功,也無法恢複希臘其餘領土,何況它根本就機會渺茫!

這樣的防禦戰,必須要海軍配合。波斯海軍的力量至少是希臘的兩到三倍。希臘人唯一的取勝之道,就是選擇狹窄海域作戰。在窄海上,波斯艦隊的數量優勢將大打折扣,希臘人將有機會用戰術彌補自己的劣勢。勝算依然很小,但畢竟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但是科林斯地峽海麵寬闊,在這樣的海域和波斯決戰,隻有死路一條。

而希臘海軍一旦覆滅,陸軍即便能夠扼守地峽,又有何意義?波斯人可以隨便迂回包抄。

斯巴達人自私自利,一心想把希臘軍力全集中在家門口。但那是一個自殺式的決定。是在家門口自殺,還是在外麵自殺,究竟有何區別?

地米斯托克利完全清楚當前的危機:希臘的存亡已經係於一線,短視的決議將導致全體的滅亡。

晚上,地米斯托克利拜訪了海軍總司令,懇求重新召開一次會議。那時,大家已經從震驚中恢複,可以平心靜氣地談一談。優裏比亞德搖擺不定,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他同意了這個請求。

第二天,海軍會議重新召開。

地米斯托克利不等別人發言,就劈頭蓋臉地做了長篇演說:“如果你們聽從我的建議,留在海峽作戰,你們將拯救希臘。如果你們堅持昨天的決議,在科林斯附近茫茫大海上作戰,整個希臘將徹底滅亡。”

他滔滔不絕地論述了作戰策略,談到了海峽作戰的優點,以及公海作戰的可怕。但是聽眾越來越不耐煩。優裏比亞德是個要麵子的人,覺得他不該搶在自己前麵發言,就打斷了他的話,威脅說:“在競賽中起跑太早,是要挨鞭子的。”但地米斯托克利顧不得發言次序,為自己辯護說:“起跑太晚的人可得不到桂冠。”

優裏比亞德被激怒了,拿著權杖要打他。地米斯托克利沒有絲毫的畏懼,說道:“打吧,但要先等我說完。”優裏比亞德雖然是海軍總司令,可也不敢真去打雅典的頭號人物,何況這位雅典人不久前還給了他一大筆賄賂。於是,地米斯托克利滔滔不絕地完成了演說。

他的演說非常激動人心,既有理性的邏輯,也有強烈的感染力。如果說整個演說還有什麼缺憾的話,那就是聽眾一點兒都不買賬。他們不想聽任何演講,隻希望趕快撤離這個危險的地方。

一位科林斯將軍跳起來說:“你自己的國家都被占領了,還有什麼資格在這裏指手畫腳?”

雅典的淪陷是所有雅典人心頭的一根刺,再沒有什麼話比這個更讓他們憤怒了。地米斯托克利指著這個科林斯人說:“是啊,你這個畜生!不錯,我們是放棄了雅典城。可是我告訴你,我們有全希臘最大的城市!我們有兩百條戰船。隻要我們有這些船,我們可以奪取任何一個城市!”

既然演說沒有任何作用,地米斯托克利幹脆攤出了底牌:如果同盟軍同意留下來,雅典艦隊將拚死作戰。如果同盟軍執意撤退,雅典人將揚帆遠去,到海外去找一塊立足之地。至於其他的希臘人,雅典人隻能祝他們好運。

他的演講被嗤之以鼻,可是這個威脅卻讓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總司令優裏比亞德。

雅典艦隊占了希臘海軍的一半。沒有它們,海軍根本就無法作戰。現在,這個赤裸裸的威脅擺在麵前,靠權杖、靠威壓都無濟於事。

怎麼辦?

正在大家默默不語的時候,忽然又出現了奇特的一幕。

這場會議是在戰船上召開的,忽然一隻貓頭鷹飛過了一艘艘的船隻,降落在一條船的帆纜上。這個場景給在座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貓頭鷹正是雅典的象征。將領們小聲嘟囔著,議論著以往的各種神跡。貓頭鷹冷冷地看著這些騷動的將領們,仿佛一個偉大的神明。

在貓頭鷹和地米斯托克利威脅的雙重重壓下,優裏比亞德的意誌崩潰了。他決定:希臘艦隊留在薩拉米斯,應戰波斯人。其餘的將領在貓頭鷹的注視下,勉強接受了這個決定。

地米斯托克利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但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波斯人不來呢?

波斯艦隊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緊貼海岸線向前開,那樣它們就必然經過薩拉米斯海峽。另一個選擇是從外海繞過薩拉米斯小島,直撲科林斯。如果波斯人選擇了後者,地米斯托克利的一切辛苦都將白費。海戰還是要在茫茫大海上進行。

地米斯托克利能夠說服希臘人,但無法影響波斯人的意誌。這個時候,一切都要取決於薛西斯的決定。

超級賭博馬上開始

此時此刻,在八公裏之外的法列隆港,薛西斯的禦前會議也在進行。這個港口位於雅典的南方,緊依一個開闊的海灣,可以容納整個波斯海軍。幾百艘波斯戰艦布滿港灣,就像雷雨之前濃密的烏雲。

各個海上民族的首領在此會聚一堂。他們中間有威名顯赫的國王,也有勢力強大的僭主。地中海的海權就掌握在這些首領手中,但他們現在是波斯人俯首帖耳的奴隸。薛西斯的一次憤怒就能使他們粉身碎骨,一次褒獎也能使他們身價百倍。

薛西斯依次征詢他們的意見。

這些乖巧的奴隸都細心地揣測大王的心思,然後竭力說出薛西斯愛聽的話。薛西斯希望盡快殲滅希臘海軍,所以奴隸們也一致認定:最佳策略就是緊貼海岸線前進,消滅希臘艦隊。

隻有一個人表達了不同意見。

她是一個伊奧尼亞城邦的女王:阿提米西亞。她雖然是希臘人,但全靠波斯人才能保住位子。這個勇敢的女王大膽發言,建議波斯海軍不要管希臘艦隊,直接開赴伯羅奔尼撒。她指出:如果波斯人直撲伯羅奔尼撒,薩拉米斯的希臘人就會馬上四分五裂。伯羅奔尼撒人絕不會留在這裏為雅典人出力,而會趕去救援自己的家園。那時,希臘海軍將會瓦解。

女王作為希臘人,確實了解希臘人的心思。她的預測完全準確,希臘人腦子裏考慮的最多的是自己的城邦。如果薛西斯采納她的建議,地米斯托克利的戰略就會徹底破產。

但是薛西斯沒有同意。他認為大多數人的意見才是可靠的。但那是假象:這不是大多數人的意見,而是大多數人揣摩出的薛西斯的想法。那些奴隸們驚恐地看著女王,以為薛西斯憤怒中一聲令下,女王就會身首異處。但是他們高估了薛西斯的壞脾氣。他並沒有憤怒,反而稱讚女王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但他也下達了命令:全軍起航,開往薩拉米斯海峽。

薛西斯和地米斯托克利的意見是一致的:戰役要在薩拉米斯打響。

艦隊忙碌起來了。水手最後一次檢查繩索和帆槳,軍需官最後一次點查船上的物資,武士們最後一次擦拭自己的盾牌。

在喧囂中,波斯艦隊開出了港口,在起伏的海麵上駛往薩拉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