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在風中飄揚

故事發生在巴勒斯坦。在那裏,有一個小小的民族——猶太。

猶太人有著傳奇般的曆史。在模糊的久遠年代,他們在西亞和埃及輾轉流徙。最終一位英雄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來到了現在的巴勒斯坦。在這些流浪者眼裏,那裏是流著奶與蜜的樂土,是神賜予他們的福地。

然後是戰爭。

殘酷的戰爭持續了幾百年。猶太人用刀劍和鮮血建立了大衛王朝。黃金時代就此開始。在大衛之子所羅門統治下,王朝達到了極盛。國王建立了宏偉的聖殿、華麗的王宮,還組建了兩支艦隊。據說他的後宮中有七百名妃妾,其中包括埃及公主。

《聖經》裏曾經詳細描述了那個時代,用種種故事烘托所羅門的偉大與智慧。但事實上,猶太人從沒建立過真正的強國。所羅門統治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王國。它麵積狹小,土地貧瘠,在世界上無足輕重。而所羅門的奢華,其實是因為分享了腓尼基人的商業財富。為了修建王宮與神廟,所羅門甚至賣掉了二十座城池。他是一個殘酷、自私、短視的君王,這才是神話後麵的真相。然而,在後人的記憶中,那依舊是不可思議的美好時代。

因為後麵的時代實在過於殘酷。

黃金時代轉瞬即逝。大衛王朝維持了不過幾十年就宣告分裂,巴勒斯坦出現了兩個國家——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此後的曆史,充滿了暴力、屈辱和死亡。入侵者一次又一次洗劫這片土地。

先是亞述人。他們像暴風雨一樣掃蕩了北部的以色列,以色列滅亡了。亞述人是一群殘暴的征服者,他們習慣將俘虜活活剝皮,然後釘在木樁上。血肉模糊的屍體堆積如山。猶太人恐懼地將亞述首都尼尼微稱為“血腥的獅穴”。

南部的猶太則葬送於巴比倫王國之手。猶太王被俘虜,他的幾個兒子在他麵前被殺死,他自己的眼睛也被剜出。雙目失明的國王被人用銅鏈拴著,像狗一樣在巴比倫示眾。耶路撒冷被洗劫一空,全城居民被擄到巴比倫。在那裏,他們度過了六十年的囚徒生涯。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裏,猶太人寫下了沉痛的詩句來懷念故土。哀婉的旋律在琴弦間流淌,就像他們心頭湧動的憂傷: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等他們終於返回故土的時候,災難也沒有終結。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輪番統治他們。脖頸上的鐵軛換了一具又一具,不變的是奴隸的身份。

猶太人沒有自由,沒有獨立,也沒有尊嚴。唯一有的就是信仰。——那是他們唯一的財富。

猶太人發展出了堅定的一神教。這種宗教最終通過曲折的方式,影響了西方文明。這個小小的民族為西方人的信仰奠定了基礎。它對現代世界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希臘人的智慧和羅馬人的武力。

上帝耶和華是他們唯一的主。耶和華許諾賜予他們無窮的榮耀與福樂,猶太的人民將多如天空之星、荒漠之沙。耶和華會陪伴猶太人走過幽暗之地,來到平安歡樂的喜宴。耶和華將給他們塗上聖膏油,斟滿福杯,使他們遠離恐懼與奴役,直到永遠。

經書裏記載了偉大的承諾,現實中卻充滿了無盡的屈辱。

不斷的苦難,反而使信仰愈益頑強。災難像是一座火爐,猶太人的信仰則是一塊堅鐵。在火爐中,這塊鐵越來越灼熱耀眼。

猶太人守護著一個秘密。先知們曾經預言,“耶和華的日子”將要到來。那時,耶和華將用天火洗滌塵世,罪惡的帝國會化為廢墟。一個偉大的救世主——彌賽亞將帶領猶太人,走出奴役,君臨萬民。千萬個民族將匍匐在耶路撒冷的腳下,敬拜耶和華。大地將長出豐美的果實,月亮將明亮如太陽。彌賽亞的王朝也將統轄全世界,並永垂不朽。

可五百多年已經過去了,彌賽亞依舊沒有到來。

無數人在尋覓,在企盼。他們在家中祈禱,他們在聚會中爭辯,他們在荒野裏呐喊。有人穿上了白衣,拋棄了家庭,投身於冥想;有人則組織成小集團,拿起武器和羅馬人戰鬥。——隻是彌賽亞遲遲沒有來到。

這片幹渴的土地正經曆陣痛。一場大變革將要到來:也許是偉大的勝利,也許是可怕的災難。事實上,兩者將接踵而至。

這是個墮落的時代

在以色列的曠野裏,生活著一個瘦削黧黑的人,他叫約翰。

約翰出生在一個祭司家庭。當他還是個孩子時,父母就把狂熱的信仰灌輸給他。長大成人後,他被送入祭司學校,學習敬奉神明的技巧。

在昏暗的燈光下,教師們不厭其煩地講解著各種繁文縟節。每次祭獻都被精心計算,每次祈禱都被嚴格規範。講解裏,有一頭頭被宰殺的牲畜,一張張無酵的麵餅,卻沒有信仰裏最重要的東西:熱情。

而在約翰的心中,卻有火一樣的信仰。它不分晝夜地燃燒,烤炙著他的靈魂。他無法忍受那些瑣碎的形式。在祭司中規中矩的儀式裏,他看到的,隻有虛偽和冷漠。

遠方的荒野在召喚他。

終於有一天,他逃離了城市,來到了荒野。阿拉伯的荒野像一個巨大的彎月,盤亙在以色列的南方。在那裏,一片片長不大的野草半死不活地生長著,毒蟲和蠍子躲藏在沙土裏做穴。一片死寂,隻有幹燥的風偶爾刮過荒野,帶來遠方的氣息。

約翰就在這個曠野中,過著野獸一樣的生活。

他在岩石洞穴裏生活,穿著駱駝毛編織的衣服,吃著野蜜和蝗蟲,越來越像一個野人。他衣衫襤褸,形容枯槁,但內心的火焰卻越燒越旺。

信仰的火焰吞噬了他。

在荒野裏,他不斷地向耶和華呐喊、呼籲,就像一個情人那樣思慕他。在人類曆史上,像約翰這樣的狂熱隱士並不罕見。他仿佛是中了神毒的人。上帝是他生活裏唯一的支柱,唯一的目的。

與此同時,另一種激情也在膨脹:那就是對凡俗世界的恨。

他對這個凡俗世界的仇恨越來越深——一個沒有信仰的世界,背離了上帝!君王墮落成羅馬人的傀儡;祭司在用天平稱量信仰;民眾庸庸碌碌,忘記了他們的造物主。這個世界在墮落,在崩塌。上帝會用火來滌蕩這個邪惡世界。彌賽亞一定會到來。但他帶來的不隻是榮耀,還有死亡和懲罰!

在漫長的冥想中,他逐漸產生了一個信念:他是上帝的一個工具——是上帝展示給世界的一團火。

終於有一天,約翰離開了荒野,來到了約旦河畔。

這個高大赤足、瘦骨嶙峋的人,站在滔滔的河邊,發出了老虎般的咆哮:

“你們悔改吧,天國就要降臨了!末日就要來到了!”

他的呼喊震撼了整個以色列。

正處於迷惘中的猶太人,很難抵製約翰的魔力。他的話既恐怖又震懾人心。

大多數虔敬的民族都有一種模糊的感覺: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先知和聖人,他們應該極端地禁欲,應該說話專斷,應該譴責凡俗的一切。

而約翰,符合這一切標準。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約旦河畔,造訪約翰。

約翰整個人活像一團點著的火。他的肉體,他的靈魂,都是這團火的燃料。這團火讓許多人心醉神迷。他們拜倒在約翰的腳下,痛哭流涕地喊叫著:“悔改吧!”

約翰把他們驅趕到河裏,用水給他們施洗禮。洗禮隻是一種形式,象征著洗去往日的罪惡,讓他們的靈魂恢複純淨。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四麵八方的人擁向約旦河。他們中有男人也有女人,有窮人也有富人,甚至還有文人與祭司。約翰站在河邊,不時地掬水潑在人們的頭上。

人群的簇擁中,他就像一隻怒吼的狂獅。

約翰的手指向了西方:“這是個墮落的時代!人民在墮落,國王也在腐化。那裏!那裏有以色列的王!他爬上了弟媳的床榻。聖經上說:‘誰注視了弟媳的肉體,誰就犯了死罪。’這是耶和華的話!以色列的王是個亂倫者。你們以為上帝會忍耐多久啊?你們以為上帝的火會等待多久啊?我告訴你們,上帝的忍耐已經到極限了,上帝的火就要點燃了!”

人群中開始竊竊私語。

當時以色列被羅馬帝國統治,但它仍舊有自己的王。整個以色列被分割為三部分。撒馬利亞和猶地亞由羅馬直接統治。北部的加利利則由猶太王管轄,事實上,他也不過是羅馬人手中的傀儡。

約翰憤怒譴責的國王叫希律·安提帕。他是一個怯懦、淫蕩、無能的人。他從羅馬城誘拐了弟媳,帶回到自己的堡壘中,日複一日地沉溺於肉欲享樂的生活。國王的亂倫在以色列無人不知。猶太是一個刻板的民族,非常重視道德。所有人都鄙視國王的行為,但隻有約翰在表達不滿。

他向人群呐喊著:“改悔吧!改悔吧!末日已經到了!耶和華的裁決已經做出!太陽將要西沉,新月將要折斷,天地將要一片昏暗。你們的歡笑要變成哭泣,你們的歌聲要變成悲歎!你們的四肢口鼻,將要在上帝的狂風中墜落!你們看,那是什麼?”

約翰的手指向南方。

約旦河滾滾流向南方的死海。那是世界上最殘酷的一片湖泊,所有的魚蝦都無法生存,隻有微生物和細菌能在那裏苟延殘喘。鉛灰色的混濁大湖,像沙漠一樣孤寂。傳說中的罪惡之城——所多瑪和蛾摩拉被上帝焚毀。最終,它們沉沒於死海之底。成千上萬的白色骸骨孤獨地躺在水中,周圍是永遠的死寂。

約翰喊叫著:“改悔吧!改悔吧!上帝的火落在了所多瑪,上帝的火落在蛾摩拉!上帝的火也將落在你們的頭上。改悔吧,否則那裏就是你們的歸宿!黑色的水,死亡的海!死!永遠!”

人群中一陣戰栗。

約旦河畔,約翰在吼叫:“聖經上寫著:‘有人在曠野裏呼喊,要預備好主的道路。’我就是那個呼喊的人!我就是那個為主鋪平道路的人!比我更有威力的人就要來了。我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火來給你們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