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3 / 3)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為什麼要先通分的道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主動參與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知識轉化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探索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上午好,今天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這節課老師帶大家到一節手工課上去看一看。

在這節手工課上,小紅、小利、小明、小剛,他們正在進行折紙活動(板書折紙)。現在哪位同學能大聲的把從屏幕上收集的信息讀給同學們聽。

(出示4幅畫)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利用屏幕上的數學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並能列出算式。

【設計意圖】新課伊始,提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信息,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己列式,教師不做任何硬性要求,給予學生足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不會感到陌生,而且為下一步的進一步探究做好了鋪墊。

(二)合同探究,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請你們仔細的觀察算式,看看哪些是我們已經學習過的。

生答:)

追問:那老師請你來算一算好嗎?

師:哪位同學能來總結出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答:分母不變,隻把分子相加。

師:分母不變,也就是分數單位沒有發生變化,隻是分數單位的個數發生了變化,所以可以直接相加。

現在請同學們再次觀察黑板上剩下的算式,看看哪些算式與剛才計算的算式有所不同?

(學生回答,師用彩筆圈畫)

追問:不同的是什麼?(分數的分母不同)

師: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我們把這樣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叫做異分母分數,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能把分子直接相加減嗎?(不能)。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板書: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師:我們以為例,同學們大膽猜一猜,這個加法算式可能等於多少。

生:……

師:同學們剛才進行了大膽猜想,但我們對數學探究不應隻停留在猜想上,需要我們進一步去驗證。請看屏幕,老師為同桌的兩位同學準備了一些學具……利用這些學具,同學們可以想出哪些有創意的方法來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呢?

請同學們開始去探究吧!(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每個學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他們在課堂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而不是非小組合作學習不可,這也更好地體現了因材施教,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請同學們上台展示驗證過程。

師:從這位同學展示過程中,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生:將的過程值得我學習。

追問: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分母發生了變化。

師:什麼沒有發生變化?(分數大小沒有變)

師:老師把同學們的精彩展示做成了簡單的課件來演示,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邊看邊講:。

追問:我們把的分母相同,但分數大小不變,這個過程叫什麼?(通分)

師:同學們真聰明,自己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是你能計算嗎?出示課件67頁一題

學生回答:板書,(在通分時我們要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數6)。

師:剛才我們的計算過程都借助了圖形,是不是每次計算我們都要借助圖形呢?如果沒有圖形的幫助,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怎樣計算呢?

板書:(異分母分數通分同分母分數)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樂中學,做中學。通過比較討論、交流等形式多樣地自主探索,感知異分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探索,我們找到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現在請同學們大聲自由的朗讀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

黑板上還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那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