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魂靈》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14972564487]}],\"2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8,\"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quote_content\":\"《聊齋誌異》reference_book_ids\":[7176586829842353211,6993270342399560741,6552677543730744327,7267090250495691815,683364288076710196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英國有一個叫亞克敦的讀書人,他一生嗜書如命,家裏共有7萬冊藏書。亞克敦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閱讀,直到66歲逝世。可是,亞克敦終身沒有取得創造性的成就,反被後人譏諷為“兩腳書櫥”。
喜歡讀書、渴望讀書,但絕不能見書就讀。因為世間的書籍浩如煙海,多不勝數。如此浩繁的書總是瑕瑜互見——有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好書,也有誘人墮落的垃圾書刊。因此我們在進行閱讀時切不可“照單全收”,要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
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亨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說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好。恩格斯複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裏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地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說,要係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恩格斯閱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工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係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麵係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我們應該讀些什麼書呢?這就是下麵要介紹的“篩選擇優讀書法”。
博覽——通讀——精讀,是逐步篩選擇優讀書的過程。博覽(瀏覽)是篩選讀書量的基數,沒有大量書籍的瀏覽也就談不上篩選,但隻停留在瀏覽階段,對專門知識的發展也是不利的。從瀏覽的書籍中,擇優選出一部分進行通讀,可以了解書籍的梗概從而決定取舍,再從通讀書籍中擇優精讀。隻有在大量瀏覽的基礎上才能選得準、選得精,也隻有精讀了部分書籍內容,才能保證主攻方向的深入。在精讀主攻方向的指導下瀏覽,才能心中有數,不至於漫無邊際。這種在主攻方向指導下瀏覽和在瀏覽基礎上深入精選,是篩選擇優法讀書的原則。
怎樣選擇書籍
顯而易見,博覽(或者叫瀏覽)的前提是選擇一定數量的合適的書籍。那麼,怎樣選擇書籍呢?大體來說,可以考慮如下幾個方麵的因素:
第一,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好的書籍。
書籍是用來幫助你進行學習的,所以所選的書一定要“專業對口”。在進行選擇時,如果自己拿不準,最好向名家或有經驗的人請教一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瀏覽進行比較,提取精粹。
第二,選擇書籍時要注意“廣博”與“精深”二者相結合。
所謂的“廣博”,就是指既要閱讀與所學內容有關係的理論書籍,又要閱讀文學作品;不但要閱讀專業書籍,而且要閱讀專業以外的書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讀書如果不廣博,學習常常難以為繼,深感力不從心。所謂的“精深”,就是指在“廣博”的基礎上選擇最有用的一門,深入鑽研,力求精通。例如閱讀文學作品,不僅要廣泛閱讀各種體裁的中外名著,而且應該就其中的某一類、某一部精讀深鑽,加以研究,爭取有所發現,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見解。需要說明的是,廣博與精深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應該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如果僅僅廣博而不精深,就必然駁雜而膚淺。用一句俗話來形容就是“門門懂,樣樣瘟”。反過來,沒有廣博的基礎而一味地追求精深,也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