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運用。比如,為了買一樣稱心如意的商品,常要跑幾個商店,從商品的價格、功能狀況、使用價值和經久耐用的程度等方麵進行比較,然後確定是否買下。但這不是類比發明,因為它沒有創意,隻是在同類產品中挑選好一點的,與我們講的類比發明法是不同的,類比發明要求的是在類比中,有新的發現。
思維風暴1.據傳蘇東坡當翰林學士的時候,經常與佛印禪師交往。有一次,他來到大相軒寺,與佛印品茶。席間,蘇東坡頗為心煩地談及自己近日來詩思退竭,沒有了寫詩的意趣,不知為何緣由,請佛印大師指點迷津。大師含笑不語,隻顧給東坡斟茶。但見茶杯已滿,茶水外溢。東坡欲止,但見大師還在一個勁兒地往茶杯中倒,而且麵含神秘之色。東坡見之,恍然大悟,謝過大師,乘興歸去。不久,佳篇迭出,新詩泉湧,一發不可收拾。這是怎麼回事?
答案:原來,佛印斟茶之舉,是在向蘇東坡暗示:“文思枯竭,缺乏新意,好比茶杯中盛滿了舊茶,新茶進不去,所以,該換換角度,換換環境,換換思路了。”蘇東坡領悟了此意,攻讀各類經典,摒舊知,易親知,走上了創作的又一高峰。
2.用什麼簡便的辦法稱出空氣的質量?
答案:取一個吹鼓的氣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上矽碼使之平衡。然後將氣球內的氣放掉,隨著氣球內的空氣排出,天平失去平衡,必須減少砝碼才能使天平平衡,那麼減下去的法碼的質量就等於氣球中排出的空氣的質量。
第二十八章每天訓練一點博弈思維
第一節 博弈思維的原理
博弈思想最早產生於古代的軍事活動和遊戲活動中。在體育遊戲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即甲乙雙方各出三個人進行摔跤比賽。甲乙雙方的領頭人不是讓自己的隊員隨意地同對方的某一隊員較量,而是先了解清楚對方三名成員的實力,並把對方三名成員的實力同己方成員的實力作客觀對比,然後作出決定:誰打頭陣,誰在中間,誰壓軸,以自己的最弱者去對付對方的最強者,以自己的最強者對付對方的次強者,以自己的次強者對付對方的最弱者,保證二比一穩贏對方。
博弈中,雙方各自希望獲勝,都在進行數學推算和心理揣摩。有時,推測正確,贏得勝利;有時推測錯誤,就會失敗。所以,博弈不是單方麵的想法和行動,而是對立雙方之間的互動,是雙方各自運用科學的、巧妙的策略所進行的數學推演。
博弈思維法是思維方法中比較複雜、難以把握的方法。它具有理論中的多樣性和行動上的一次性的特點。就是說,在作出決策之前,思維主體要盡可能觀念地再現事物可能出現的一切情況,把它們加以分析、對比,選擇出一種最佳方案,付諸實施。一旦實施,不論對錯都無法挽回,隻有一拚了。
博弈思維法需要借助於一定的心理分析。參加博弈的雙方其觀念中的多元選擇絕對保密,各自最後方案的決定又要依賴於對對手的分析、估測,因此,估計對手的實力固然很重要(實際上,雙方的實力是大家共知的),但根據雙方以往交手的情況,揣摩對方現在的心理更為重要。這是一場心理的較量。
此外,博弈思維法借助於概率論、統計學、組合論等數學理論,具有較強的自然科學性,也具有較大的難度。在很多情況下,它是一些數學大公式的推演,是數學模型的應用。
第二節 博弈思維法的訓練
博弈方法是一套較為複雜的方法,是經過多種選擇後作出決定的方法。它的選擇過程大致分三步進行:
訓練一:診斷問題所在,確定目標診斷問題所在,這是任何科學思維方法的實際操作的前提。正如一位醫生給病人看病,必先診斷一番,確定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不知問題所在,不知行動的目標為何物,一切思考和行動都將是盲目的。目標明確,行動才能有成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軍需部門用船隻把大量作戰物資運往歐洲前線,可途中經常遭到德國飛機與潛艇的襲擊,損失很大。後來,美國為此建立了一個防空防潛的防衛網。建網之後,有人認為這個網失敗了,因統計數字表明建網後並沒有比建網前多擊毀德國的飛機和潛艇,他們把建網的目標看作擊毀德國飛機與潛艇,然而,有人持另一種觀點,認為建立防衛網的目標是為了使運往前線的物資免遭德國襲擊,把損失減少到最小限度。因此,除了用做防衛的軍事設施之外,他們采用了一些運籌學的方法,較成功地躲開了德國的飛機與潛艇,使運往前線的物資基本上安全抵達。後來的統計數字也證明了這一點。
此例說明,隻有明確了建網目標,才能正確地發揮防衛網的作用;否則,把防衛網的作用看做是為了多擊毀德國的幾架飛機或幾艘潛艇,必然導致前線物資的中斷。
目標不明確,或行動中途為了一些小事情而忽略了目標,情況就會變得非常糟糕。
溫德爾·威爾基曾於1940年與富蘭克林·羅斯福對壘,參加總統角逐。威爾基極富感召力,機智、勇敢、競選能力強,對手羅斯福又有一個不利因素——美國有總統不能連任三屆的傳統。威爾基白天乘著火車在一個個小站向數千群眾發表動人的講話,每次都有幾百人聽得心悅誠服,過來同他握手。然而,到一天結束時,他已疲憊不堪,聲音全啞了。當他在競選臨近結束時上電台向千百萬人發表講話時,隻能嗓子沙啞地斷斷續續吐出一些字句。這就是說,威爾基高興之時忘記了自己的目標是競選總統,是向全美公民發表講話,贏得全美公民的支持,而不僅僅是向有限的公民講話,取得有限的公民的支持。所以,他失敗了。
因此,目標必須明確,並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偏離目標,一切行為都為目標服務。
訓練二:擬定各種可能的備選方案目標明確之後,就要圍繞目標尋找各種可能的方案,並盡可能地保證安全,因為每一種可能的方案都有可能成為最後的決策。眾多的備選方案是針對實際行為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而製定的,在進行對比分析、組合、概率分析以及心理分析之後,方可選中某一方案作為最後方案。
在對待複雜事物時,要想使可能方案完備不太可能,使最後方案達到最理想狀態也不太可能。就像一個人,按醫學的要求,他身上的各類元素達到一定的量才最理想、最健康,這種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因為,一旦現實的人身上的各類要素均達到醫學中最理想的標準,他就不是一個現實的人而是各類要素的集合體了。但是,全麵性的要求和努力可以防止下列兩種傾向:
(1)避免以偏概全、以次充好。我們雖然達不到理想狀態,但向理想狀態的努力,可以讓我們得到最為滿意的結果。比如,我們在某任務中,確定了理想方案,但在執行時可能出現偏差,可能因為某一方的整體中各個個體的實力都不如對方而失敗,但是,如果真是這樣,失敗的一方也會較為滿足,因為它選擇了最好的方案,也執行了最好方案。
(2)隻給一種方案,不進行選擇,即認為事物的實行方案隻有一種,沒有其他。隻有一種方案就可免除決策選擇的痛苦,但是國外有一條管理人員都非常熟悉的格言:如果看來似乎隻有一條路可走,那麼這條路很可能是不通的。
在博弈中,雙方的任何一個小的變動都可能引起結局的變更,因而,讓一方沒有選擇,無異於讓此方去犧牲、去失敗,去成全對方。
訓練三: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選出最合適的方案這一點與第二點相聯係。擬定出盡可能周全的方案不是問題的結束,而是為了從中選出最為合適的方案。從另一個角度講,各種備選方案並非都是可實行的方案,哪一個備選方案可以實行就依賴於對備選方案進行價值分析、效益分析、可行性分析、風險度(可靠性和可信度)分析等。隻有通過這樣的分析,方可判斷出諸方案的優劣好壞來。當然,判斷的標準不一樣,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選擇方案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個:
(1)經驗判斷法。它通過對各種預選方案進行直觀的比較,按一定的價值標準從優到劣進行排列,對全部方案篩選一遍,把達不到標準的方案淘汰掉,逐漸縮小選擇的範圍,最後確定出最合適的方案。
這類方法需要充分運用類比、歸納等傳統邏輯方法,在情況較為複雜時,往往還需要用係統思維的方法,從全局和整體著眼來決定方案的取舍。
(2)思維的“求同”和“求異”方法。所謂思維的求異活動,就是要比較和看出諸方案的差異,要求自己和鼓勵別人從不同角度、不同要求、不同場合、不同結果對已製定的方案提出不同的看法,以“兼聽則明”的態度從各種不同的意見中吸取可取之處,並利用不同的意見啟發自己更加深入的思考,從中往往又可能產生出決策的另一方案,以此保證方案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嚴密性。這種選擇方案的過程又稱“逆向決策”或“反向決策”。
所謂思維的求同活動,就是要利用相同的標準和準則,對諸方案從戰略到戰術、從客觀到主觀、從宏觀到微觀、從全局到局部、從目標到方法、從經濟價值到社會效果和人文價值等方麵進行全麵的比較和周密的論證,經過同樣的標準進行權衡利弊、綜合分析之後,作出最後取舍。
(3)數學的方法、定量思維的方法。在對複雜事物如氣象預測、軍事國防、海洋捕魚、經濟競爭、大型產品的設計等製定對策時,僅僅靠我們的大腦進行思維、靠我們的雙手以筆或小型計算器進行計算是不夠用的,必須借助於大型數學模型,設計科學的計算機程序,運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設計、比較和篩選方案。
例如,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戰略、戰術的製定。戰爭中涉及了許多因素,有許多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己方的力量配置,敵方的力量配置,武器的性能、人員的素質、地理地形、天氣氣候、各種情報的對錯……其中,有許多資料還是靠偵察獲得的,準確性並非百分之百。在這種有許多國家參加的陸、海、空協同作戰中,僅上麵列舉的部分因素就可以形成幾十甚至上百種可能的方案,實際情況就更為複雜、多變了。所以,在對作戰方案的製定和選擇上就必須運用現代科學儀器。
思維風暴戰國時,齊國有個叫田忌的將軍,同齊威王賽馬,他們把馬分成上、中、下三等。就同等馬來說,田忌的馬都不如齊威王的馬,因而他連輸了三局。後來田忌請教了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孫臏為田忌獻策,結果使田忌贏了。
請問,你知道孫臏的計策是什麼嗎?
答案:第一場,用下等馬與齊威王的中等馬比賽;第二場,用上等馬與齊威王的中等馬比賽;第三場,用中等馬與齊威王的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以二比一獲勝。
第二十九章每天訓練一點逆向思維
第一節 什麼是逆向思維法
逆向思維法是指為實現某一創意或解決某一因常規思路難以解決的問題,而采取反向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該方法是一種科學的、複雜的思維方法,常常表現為對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的背叛,它要求在運用該方法時一定要對思維對象有全麵、深入、細致的了解,依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原則進行,還要求具有敢於離經叛道、敢擔風險、勇於創意的精神。
傳統觀念和思維習慣常常阻礙著人們的創意思維活動的展開,逆向思維就是要衝破框框,從現有的思路返回,從與它相反的方向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常見的方法有:就事物的結果反過來思維、就事物的某個條件反過來思維、就事物所處的位置反過來思維、就事物起作用的過程或方式反過來思維等。
南唐後主李煜派博學善辯的徐鉉到大宋進貢。按照慣例,大宋朝廷要派一名官員與其使者入朝。朝中大臣都認為自己辭令比不上徐鉉,誰都不敢應戰,最後反映到宋太祖那裏。
太祖的做法,大大出乎眾人意料,他命人找10名不識字的侍衛,把他們的名字寫上送進宮,太祖用筆隨便圈了個名字,說:“這人可以。”在場的人都很吃驚,但也不敢提出異議,隻好讓這個還未明白怎麼回事的侍衛前去。
徐鉉見了侍衛,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侍衛根本搭不上話,隻好連連點頭。徐鉉見來人隻知點頭,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隻好硬著頭皮講。一連幾天,侍衛還是不說話,徐鉉也講累了,於是也不再吭聲。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宋太祖以愚困智解難題之舉。
照一般的做法,對付善辯的人,應該找一個更善辯的人,但宋太祖偏偏找一個不認識字的人去應對。這反倒引起了善辯高手的警惕,他會認為這位代表宋朝“國家級水平”的人,一直不發表意見,是別有用心。這會讓他對宋朝的本意猜不透,但他又不敢放肆。宋太祖這一招以愚困智,使智者的長處,根本無法發揮。
逆向思維法,可以說是與常規思維“背道而馳”,反其道而行之。從反麵去看問題,易引起新的思考,往往產生獨特的構思和新穎的觀念。在解決問題時,從正反兩方麵多想想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以前的一段時間,電冰箱的冷凍室一般都是至於冰箱的上部,因為一直以來,人們的考慮都是,冷空氣的密度大,自然會往下沉,所以,把冷凍室放置於冰箱的上部是合理的。但是,把冷凍室放在了最便於物品進入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冰箱的使用效率,也帶來了生活中的不便。於是,夏普公司的設計人員從相反的角度對冰箱冷藏室的放置位置進行了思考:如果把冷藏室設計在冰箱的下部,會怎麼樣呢?按照這樣的不同尋常的思考方式,夏普公司終於設計出了一種將冷藏室放置於冰箱下部的新型高效冰箱。
在西歐,有一家飲食公司,它專門為各個大公司、學校、醫院等公職人員提供早餐,在這家公司開設的餐廳裏,總有許多不用洗的刀叉和湯匙等餐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國外的餐廳裏,通常是你一走進去,按照先後順序,總是先將整套餐具拿好,然後再挑選你需要的食品,因為在還未看到想要挑選的食物之前,你並不知道要用什麼餐具。因此在整套餐具中,有些餐具從頭到尾一次也沒有使用過,但是最後還是要被送去洗滌。這家公司的管理人員在發現了這種情況以後,就決定把服務次序顛倒一下,即讓顧客先去挑選自己喜歡吃的食品,然後再按需要去取餐具。於是,這些餐具得到了最經濟的利用,而且還省去了洗滌工人的許多工作,進而節約了好多時間。
逆思維是擺脫常規思維羈絆的一種具有創意的思考方式。其實,對於某些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或許反倒會使問題簡單化,甚至因此而有所發現,創造出新的奇跡。
這也正是人們著迷於逆向思考的原因所在。
火箭是向天上打的,有人使它改變方向,製造出鑽井火箭。歐幾裏得幾何學是中學生都熟悉的,用了兩千多年,而匈牙利數學家亞·諾什18歲時,從相反方向思考並經過驗證,創立了一門新學科——“非歐幾何學”。在小學生的數學運算中,用加法得的和,為了驗證其是否正確,用減法進行驗算;用乘法得的積,再用除法去驗證,都是從相反的方向思考問題。
在學習科學理論時,對前人的理論進行實驗或實踐以證明前人理論的確實性,稱為證實法;有時也從另一方向考慮,即通過實驗或實踐證明前人理論的不確實性或不科學性,稱為證偽法。對已有的理論觀點進行肯定性的證實或抱有懷疑態度的證偽都是重要的方法。我們要學會使用證實和證偽兩種思考方法,學會從逆向考慮問題。
逆向思維最可寶貴的價值,是它對人們認識的挑戰,是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並由此而產生巨大的威力。逆向思維可以創意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間奇跡。
第二節 逆向思維法訓練
訓練一:倒推型逆向思維法這種方法是指從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進行思考,產生新創意新發明的途徑。這種類型的逆向思維首先要確定或設定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然後從目標倒過來往回想,直至你現在所處的位置,從最終目標出發倒回來進行逆向思維,就能獲得前進的路線圖。
要獲得“事物的相反方向”常常要從事物的功能、結構、因果關係等三個方麵作反向思維。
我們在中學時期就學過的數學證明中的反證法,也是應用倒推型逆向思維的典型例子。比如證明:一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角大於或等於60度。如果用正向思維,對每一個三角形都去進行證明,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采用逆向思維,我們可以把它的成立等同於其反問題的不成立,即: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都小於60度。
我們隻要證明這個反問題的成立是錯的,那麼原題即可得證:如果這個反問題成立,則至少有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和小於3×60度\\u003d180度,這與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和等於180度的定理是違背的,因此,反問題不成立,原題得證!
逆向思維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分出階段重點。這樣,你不得不將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清楚地區分開來,然後再將逆向思維分別應用到每一個目標中去。
20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在福特一個分公司任副總經理的艾科卡正在尋求方法,改善公司業績。他認定,達到該目的的靈丹妙藥在於推出一款設計大膽、能引起大眾廣泛興趣的新型小汽車。他認為,顧客買車的唯一途徑是試車。要讓潛在顧客試車,就必須把車放進汽車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辦法是對新車進行大規模的富有吸引力的商業推廣,使交易商本人對新車型熱情高漲。說得實際點兒,他必須在營銷活動開始前做好小汽車,送進交易商的展車室。
為達到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場營銷部和生產部門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時,他也意識到生產汽車所需的廠商、人力、設備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級行政人員來決定。艾科卡一個不漏地確定了為達到目標必須征求同意的人員名單後,就將整個過程倒過來,從“頭”向前推進。幾個月後,艾科卡的新型車——“野馬”從流水線上生產出來了,並在20世紀60年代風行一時。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躍成為整個小汽車和卡車集團的副總裁。
日本雖為經濟強國,卻十分崇尚節儉。當複印機大量吞噬紙張的時候,他們將一張白紙的正反兩麵都利用起來,可以節約一半的紙張。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學家不以此為滿足,他們通過逆向思維,發明了一種“反複印機”,已經複印過的紙張通過它以後,上麵的圖文消失了,重新還原成一張白紙。這樣一來,一張白紙可以重複使用許多次。此辦法不僅創意了財富,節約了資源,而且使人們樹立起新的價值觀:節儉固然重要,創意更為可貴。
訓練二:轉換型逆向思維法這是指在研究一個問題時,由於解決同一問題的手段受阻,而轉換成另一種手段,或轉換思考角度思考,以使問題順利解決的思維方法。
有一道題是這樣的:有四個相同的瓶子,怎樣擺放才能使其中任意兩個瓶口的距離都相等呢?這道題難倒了不少人,大家琢磨了很久還找不到答案。那麼,辦法是什麼呢?原來,把三個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頂點,將第四個瓶子倒過來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來了。把第四個瓶子“倒過來”,多麼形象的逆向思維啊!
轉換思維方向法是逆向思維方法中的一種,特點是富於變通性和靈活性,即在一定條件下,探索者的思維能夠機動靈活地轉移到各種不同的方向。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生於中亞的萊普沙克斯,他思維靈活、想象力豐富。有一次阿那克西米尼隨亞曆山大遠征波斯,在軍隊將要占領萊普沙克斯時,他為使故鄉免受兵患,前往拜見國王。亞曆山大早就知道阿那克西米尼的來意,未等他開口便說道:“我對天發誓,決不同意你請求。”“陛下,我請求你下令毀掉萊普沙克斯!”哲學家大聲說道。在這裏,阿那克西米尼運用的就是逆向思維,它幫助阿那克西米尼解決了難題。
再如,曆史上被傳為佳話的司馬光砸缸救落水兒童的故事,實質上就是一個運用轉換型逆向思維法的例子。由於司馬光不能通過爬進缸中救人的手段解決問題,因而他就轉換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進而順利地解決了問題。
你有一麵小鏡子,可是鏡子的支架壞了,在桌麵上怎樣也立不住,這個鏡子在梳妝桌上躺了近半年。有一天,你忽然發現它立在了桌子上麵,原來不知道是誰把鏡子轉了90度角,利用支架與鏡麵的角度把鏡子立在了桌麵上。可見,你原來的思路已經僵化了,而另一種思維模式卻很容易地把問題解決了。
訓練三:因果相生逆向思維法因果相生逆向思維是超越常規的思維方式之一。這是一種利用事物的缺點,將缺點變為可利用的東西,化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的思維發明方法。這種方法並不以克服事物的缺點為目的,相反,它是將缺點化弊為利,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你陷入思維的死角不能自拔時,不妨嚐試一下這種逆向思維法,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反其道而行之,開辟新的境界。
正如金屬腐蝕是一種壞事,但人們利用金屬腐蝕原理進行金屬粉末的生產,或進行電鍍等其他用途,這無疑是逆向思維法的一種應用。
有一個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於是他拜了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了師父。盡管他學得不錯,但是他師父卻自始至終隻教他一招,而且對他說:“你隻需要會這一招就夠了。”後來,師父帶小男孩去參加比賽,小男孩竟真的僅憑那一招就輕輕鬆鬆地進入了決賽。決賽的時候,對手是一個比他高大強壯的人,雖然一開始時小男孩顯得有點招架不住,但是當他使出那一招時,就製服了對手,而且贏得了冠軍。或許很多人都會問:“那一招真的那麼厲害嗎?那一招真的能使一個失去左臂的人贏得柔道冠軍嗎?”小男孩也同樣感到奇怪,他就跑去問他師傅,他師傅告訴他:“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招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對方抓住你的左臂。”所以,小男孩最大的劣勢就成了他最大的優勢。
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運用逆向思維方法,在人們的正常創意範疇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時能夠收到出奇製勝的獨特藝術效果。在藝術設計中,因果相生逆向思維是常用的訓練方法之一。古希臘神殿中有一個可以同時向兩麵觀看的兩麵神。無獨有偶,我們中國的羅漢堂裏也有半個臉笑、半個臉哭的濟公和尚。人們從這種形象中引申出“兩麵神思維”方法。依照辯證統一的規律,我們進行視覺藝術思維時,可以在常規思路的基礎上作逆向型的思考,將兩種相反的事物結合起來,從中找出規律。也可以按照對立統一的原理,置換主客觀條件,使視覺藝術思維達到特殊的效果。
正所謂“多一隻眼睛看世界”,遇事反過來想一想,在側向——逆向——順向之間多找些原因,多幾個反複,就會多一些創作思路。
從服裝時尚的發展曆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時裝流行的走向常常受到逆向思維的影響。當某一風格廣為流行時,與之相反的風格也就要興起了。人們在某一時期追求裝飾華麗、造型誇張的裝扮,崇尚豪華綺麗的風格。而一旦這種風格成為普遍的流行趨勢的時候,新意也就漸漸失去,人們就會逐漸從狂熱和投入中冷靜下來,並漸漸開始對簡約、樸實、清新的風格重新產生興趣,進而形成新的流行風格。
像工裝褲、尖頭鞋等都是以幾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循環流行著。受此啟發,現代眾多有創意意識的服裝設計師在自己的創作理念上,往往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進行藝術創作。
訓練四:習慣逆向思維法習慣逆向思維方法,也就是打破傳統習慣的思維程序,對問題作出反方向思考。運用這種思維方式,進行“反彈琵琶”式的思考,常常會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習慣於正向思維的人一旦得到了逆向思維的幫助,就像戰爭的統帥得到了一支奇兵!
有一天,銀行裏有一位顧客正在谘詢貸款的事情,他問銀行職員:“我能不能貸款1美元?”銀行職員有些詫異,但想到顧客貸款金額不受限製的規定,他隻好說:“當然可以,不過先生你必須有相應的資產作為抵押。”隻見這位顧客隨手取出一包東西,打開來一看,竟是五百萬元的債券。銀行職員很驚訝,“先生您有五百萬的債券,您完全可以貸好多錢呀!”這位顧客笑一笑,說:“不必了,我隻需要1美元。”然後他們辦好了手續,這位顧客正要離開,這一幕剛好被銀行的經理看到了,他覺得這事兒很奇怪,便追上去問這位顧客:“先生,我實在不明白,你有500萬美元的債券,完全可以貸好多錢,可為什麼您隻需要1美元呢?”這位顧客見銀行經理這麼好奇,就跟他講出事情的緣由。他說:“我從外地來,現在還有一些其他的事情要辦,可是我身上帶著這麼多的債券,總是不安全,我找了幾家寄存處,可他們一看是500萬美元的債券,索要的寄存費都很高,我想來想去,把它放在你們銀行裏最合適,我貸1美元,即使1年,所付的利息也不足10美分。這比他們要的寄存費可便宜多了。”銀行經理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