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23日,英國蘇格蘭菱丁堡羅斯林研究由伊恩?維爾穆特和基斯坎貝爾領導的科學家小組用“克隆”技術“複製”芬蘭綿羊在獲得成功,消息傳出後在全世界引起震動,這是20世紀來最大的一次科技突破,它標誌著生物學世紀已經提前到來了。
什麼叫“克隆”?“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譯音,意為主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個體組成的種群在自然條件下,許多植物本身就適留無性繁殖。在動物界,無性繁殖多見於無脊椎動物,如原生動物的分裂生殖。那麼,哺乳動物能否進行無性繁殖呢?克隆綿羊“多莉”的誕生,對比作了肯定的回答。
“多莉”是怎麼“克隆”出來的呢?它是實驗的結果,是證實思維方法的具體應用。為此,科學家們必須經過一係列複雜的實驗操作程序。據介紹,研究人是從一隻母羊的乳房裏摘取了一個單細胞,把它放在實驗室培養,用外科手術法除去第二隻羊卵細胞內的細胞核換上第一隻羊的細胞核,然後把換過細胞核的細胞在實驗中培養為胚胎,再把胚胎直入第三隻羊的體內孕育而產下的“多莉。”
克隆綿羊“多莉”的實驗技術相當複雜堪稱目前生物技術的尖端。為此,維爾穆特博士在實驗室裏度過了23個春秋,他領導的科研小組終於在經過了274次的失敗後才獲成功。因此,維爾穆特被譽為“多莉”的助產士。克隆“多莉”的成功,對胚胎學、發育遺傳學、醫學和製藥都會起無可估量的深刻影響,因此,無論如何估價它的意義也不會算高。
應用:科學研究上注意三個問題
證實思維方法應用極為廣泛,特別是在科學研究中。在運用這種方法時應當注意三個問題:即時間性問題、真理的相對性和存疑問題。
首先,是時間性問題。這是因為科學上有些理論的證實,有時需要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不認識到這個特點,急於求成,那麼我們就有可能漏掉發現真理的機會或作出錯誤的結論。例如,自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學說法後,前後經曆了兩百多年的鬥爭後,其學說才為人們所接受。由於時代的局限,在哥白尼的學說作了數學論證以後,哥白尼的日心說才建立在更加穩固的科學基礎之上。
其次,關於真理的相對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是客觀的,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隻有認識這個特點,才不會在對真理的證實過程中出現僵持的認識。例如,牛頓力學就是僅僅適合於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相對真理。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對時間和空間這樣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根本改造,破除了牛頓力學的老觀念。於是,有人提出:“隻有承認牛頓的理論是錯誤的,愛因斯坦的理論才能被接受。”然而,在愛因斯坦看來,牛頓力學並不是一個應當批判的靶子,而應當是一個需要校正的武器,不是一塊可以拋棄的廢物,而是一塊有雕琢的璞玉。他的看法是正確的,完全符合相對性。
再次,關於“有疑”問題。在科學研究上常常有些問題,既不能證實又不能證偽。如何正確對待這類問題呢?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暫時“有疑”留待將來能決。對於UFO外星人、火星上的生命現象、恐龍絕滅的原因等一類問題,雖然還不能對它們證實,但也不宜輕易作出否定的結論,否則有可能失去發現、發明的機會。
練習
人稱“包青天”的包大人小時候就是一個很愛動腦筋想問題的孩子。
有一次,包拯的姐姐問他:“包拯啊,你長大以後準備幹什麼呀?
“我要當個為民辦好事的大官。”
“做大官可要審得清案子呀,你行嗎?”姐姐問道。
“隻要心裏想著老百姓,不要光想著自個兒,公公正正,不偏誰,不向誰,案子總會審得清的。”小包拯蠻有信心地回答。
“那好,我明兒就先讓你審個案子。”
第二天一早,姐姐把一個煮熟的雞蛋悄悄地給了包拯的一個同學,叫他吃,然後讓弟弟查出這個蛋是誰吃的。
小包拯先看了看大家的臉,十幾個人一個個都是笑眯眯的,看不出什麼來,姐姐神氣地站在一旁。究竟是誰吃了雞蛋呢?
如果是你,該怎麼知道誰吃了雞蛋呢?
答案:包拯倒了十多碗清水,分給每個同學一碗,接著說道:“你們都用碗裏的水漱口,再把漱口水吐回碗裏。”結果,隻有一個同學的漱口水碗裏漂著雞蛋的殘渣。當然一下子就找到吃雞蛋的人了。這回連姐姐都心悅誠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