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呼籲為1976年天安門事件平反的波折(2)(1 / 3)

餘煥春念完上述電話記錄和所謂指示後,提高嗓音,強調說:“我剛才念的雖然隻是很少的一部分,但這些內容如概括起來,已足夠說明“四人幫”用心所在:一是給天安門事件定性為反革命事件;二是打擊敢於起來與“四人幫”鬥爭的群眾;三是誣陷鄧小平同誌;四是製造他們的反革命輿論。當時《人民日報》編發的十二期關於天安門事件的《情況彙編清樣》,正是按照上述結論,經姚文元修改後印成《情況彙編》特刊,報送中央政治局的。”

餘煥春接著強調說:“我還要著重補充一下一九七六年四月七日那天的情況。天安門事件發展到四月七日,形勢急轉直下,其速度出人意料之外。

“這天早晨,魯瑛奉“四人幫”之命,帶了幾名專寫天安門事件的記者和那幾份《情況彙編清樣》趕到人民大會堂。這裏的氣氛與外頭截然兩樣,一見麵姚文元就劈頭對魯瑛說:“大好事!這下子你們可以把反映天安門事件的幾期情況彙編,編成公開報道見報了!”魯瑛一聽,就知道情況驟變,但此時人民大會堂外依然群情激憤,如火山噴發的岩漿,矛盾還在激化,他們是不會知道一場打擊“反革命”的鎮壓行動即將來臨的。

“中午,“四人幫”與魯瑛等人共進午餐。姚文元把魯瑛等一一介紹給王洪文、張春橋、江青。王洪文當麵讚揚:“你們有功勞!”江青喜形於色地說:“我們勝利了!祝賀你們的貢獻!你們記者搞天安門事件的情況反映,在現場挨打了沒有?”江青的慰問使魯瑛等人受寵若驚。張春橋說:“這幫家夥寫那些反動詩詞,就是要推出鄧小平當中國的納吉!”姚文元接著說:“這次事件要鮮明地點出鄧小平。”

“魯瑛等人飯後即著手將最新幾期情況彙編改寫成公開報道,把張春橋、姚文元的現場“指示”統統寫了進去,特別強調群眾悼念周總理的活動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有計劃”的反革命政治事件,張、姚當場拍板定稿。

“四月八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了這篇題為《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歪曲事實、顛倒黑白的報道。盡管當時對天安門事件已經定了案,鄧小平同誌已經被罷了官,是一片“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但廣大讀者仍然不畏風險,他們不僅把這張《人民日報》撕碎寄回報社,而且有的在一版上寫道:“令人震驚!黨報墮落了!”你們演的這場“國會縱火案”,實在不高明”,“從今改為:法西斯機關報”;還在信封背麵寫著“請戈培爾編輯收”(正麵寫“北京人民日報總編輯收”——筆者注)。”

餘煥春委員講到這裏,停頓了一會兒,才轉換口氣繼續說:“我今天在這裏向各位委員披露上述情況,是因為不論當時還是今天,許多同誌都認識到天安門事件是革命事件而不是反革命事件。但“四人幫”把它搞成反革命政治事件,他們究竟搞了多少陰謀詭計,許多同誌並不十分清楚。我認為要揭露天安門事件的真相,有兩個單位責無旁貸,一個是《人民日報》,一個是北京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的情況我不直接了解,但《人民日報》在“四人幫”被粉碎後是作了清查,並把核實了的真實情況向黨中央反映了的。今天,如前所述,天安門事件事實上已經搞清楚,黨中央也已經采取了一係列的善後措施,但對於這個事件總的政治性質,至今仍沒有徹底平反。有人說天安門事件的案翻不得,徹底翻了這個案有損於毛主席的偉大旗幟,我說不對!因為毛主席的旗幟上寫著“實事求是”,寫著“有反必肅,有錯必糾”。如果徹底翻這個案,不但無損於毛主席的旗幟,反而會使毛主席的旗幟更鮮豔!我個人的看法和期望,是盡早徹底翻案、平反,把這一偉大的革命事件,按照它的本來麵貌載入史冊。看來,現在是時候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實事求是地再一次向黨中央反映情況,多呼籲,多奔走,為促進盡快徹底解決這一大事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