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3 / 3)

當趙忠祥和楊瀾身著觀眾建議的西裝,走進第200期現場時,兩人平靜的表情下一定是波瀾起伏的心潮。結束了“世界真奇妙”的神遊,楊瀾在觀眾席前站定:“此刻,我有很多話要說,可又覺得有些話說出來挺酸的,也許唱出來會自然些。”她邀請王誌文和她一起唱《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時光飛逝/我回首從前……/我是如此平凡卻又如此幸運/我要說聲謝謝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在歌曲的間奏中,楊瀾哽咽地向大家道別。

兩束鮮花送到楊瀾和趙忠祥的手裏,他們在掌聲中又將花傳給嘉賓。“該說再見了,每次都和觀眾朋友說下個星期再見,而這次卻是一次真正的告別,真誠感謝給予過我們關心和支持的朋友和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不足之處請朋友們諒解……”

趙忠祥那深沉的話音成為結束語,而真正的結束語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亨特利—布林克利組合:最偉大的收視率勝利

嗓音深沉、麵型粗獷的蒙大拿州人切特·亨特利和擅長冷嘲熱諷、插科打諢的愛荷華記者戴維·布林克利結成一對,為NBC贏得數百萬觀眾,從歌舞升平的50年代中期到多事之秋的60年代來,他倆主持的節目在整整12年中一直占據三大廣播公司《晚間新聞》收視率榜首。許多美國青年人都是聽著亨特利從紐約、布林克利從華盛頓同時報告新聞的節目長大成人的。他們每晚“晚安,戴維;晚安,切特”的結束語,成為眾多觀眾爭取模仿的口語。他們是最早成為超級明星主持人的一對組合,也一舉確立了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美國新聞界的地位和作用。

一舉成名

1956年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代表大會上,約翰·肯尼迪嶄露頭角,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家。但這次代表大會的真正明星卻是一對不大的記者:亨特利和布林克利。

NBC經理人員經過反複考慮,提出由聯合主持人報道這次大會。但由於信心不足,6個星期後才向新聞界透露這個消息。

亨特利時年45歲,已經成熟;布林克利也有12年記者實踐經驗。亨特利—布林克利報道班子組成後,立即在芝加哥著手采訪前的準備。布林克利無窮的幽默感正好配上亨特利的權威感。他倆一起設計了報道方案,方案既招人喜歡又令人懷疑。

布林克利對當時在政治家中流行的豐富多彩的演講詞極有興趣,他在黑皮筆記本上寫下了所有參加競選的候選人的個人簡曆和軼事,準備到時即席發揮。

亨特利是詩人、超級職業記者,長於評論;布林克利為其提供有趣的、能襯托報道內容的東西。

他們的成功使NBC總經理泰勒及其助手欣喜若狂。可是當初,經理和編輯人員對他倆還持懷疑態度呢。

讚揚的話紛至遝來,亨特利—布林克利組合的成功使三大電視網著實吃了一驚,誰也不再輕視電視新聞了。

NBC靈機一動:為什麼不讓這二人取代斯韋茲,主持《晚間新聞》呢?或許他們能一炮走紅呢。但實際出人意料,他們沒有一夜之間成為明星,收視率反而降到了最低點。

製片人弗蘭克情知不妙,一邊等著被炒魷魚,一邊也在拚命努力。

弗蘭克主管節目,亨特利和布林克利有表決權。弗蘭克是一個理智型的製片人,在他的領導下,《亨特利—布林克利報道》發展成為一個富有文學性的、講究寫作技巧的好節目。

弗蘭克製定編輯政策,兩搭檔則為節目定調。早期,他們承擔了相當一部分編輯工作。布林克利擅長諷刺小品文,他對政府、稅收、低效率的官僚主義和窮奢極欲的富人極盡挖苦之能事,這正符合當時的社會傾向。

1958年,亨特利—布林克利組合在收視率上趕了上來,與CBS的愛德華茲並駕齊驅。

NBC新聞的崛起與1957年出任NBC總經理的羅伯特·金特納的運籌是分不開的。金特納明白,要將NBC的娛樂節目辦好需要相當長時間;相反,在新聞領域利用亨特利—布林克利組合這樣一支先頭部隊會立即獲得成功,最終達到帶動NBC的其他節目,重新恢複廣播界領導者形象的目的。

金特納為NBC新聞注入了活力,向新聞部提供了過去從未有過的兩大援助:充足的資金和更多的時間。

金特納想出了很多奇招,很快奇招奏效:收視率直線上升,躍居榜首。廣告收入也直線上升。早在:1960年,三大廣播公司的收視率是NBC為51%,CBS為36%,ABC是13%,顯然,NBC處於優勢地位。CBS無奈把默羅和塞瓦賴德請到《晚間新聞》中,同克朗凱特一起主持節目。一次,由於天氣太熱,默羅鬆開領帶,看見這情形弗蘭克立即喊道:“如果塞瓦賴德脫掉外衣,亨特利和布林克利就穿背心上場!”站在周圍的記者和製片人哈哈大笑,他們認為NBC戰無不勝。

組合魅力

亨特利和布林克利的新聞報道深入人心,在大眾文化中占據一席之地。60年代中期,有首歌曲就把他們編入在內,唱道:“不斷擊敗CBS,所向披靡。”

什麼原因使他們所向披靡呢?這要歸功於組合的魅力。

亨特利的力量在於播音技巧超群。他的聲音洪亮、莊重,外表令人尊重、信服。撰稿人讚揚說:“絕對鎮靜,他是那種能把你的稿子準確表達出來的家夥。”

布林克利則精通電視新聞寫作。他有一種本事,能把最複雜的報道改寫成明白易懂的消息。他寫得條理清晰,因為他的思路清晰。他的句子總是很短,文字簡潔,直截了當,十分切合電視新聞的文字要求。他的個性使他的風格進一步鮮明化:簡潔的韻律有助於理解。不久,有一批年輕的播音員開始模仿他的說話風格。克朗凱特說他過去不看布林克利的節目,是因為擔心會受其風格的影響。《幸福》月刊甚至曾經刊登出一則廣告說:誰能最好地模仿布林克利講話的風格,就付給誰1500美元,結果無一人成功。

這兩人都具有男子漢氣概,因而深受男人的欽佩,而女人對這一對組合的迷戀簡直到了發瘋的程度。亨特利身高186公分,體重88公斤,淺棕色頭發梳成了波浪型,厚厚的亞麻色眉毛擰成一副挑戰的神情,可謂威武大漢。雖然他的報道風格嚴肅,但每次節目結束時那迷人的微笑,使婦女們相信是專衝著她們來的。

布林克利的身高也是186公分,儀表堂堂。他在屏幕下如同在屏幕上一樣吸引人,經常受到女性的追隨、包圍。

他倆的吸引力是隨著電視觀眾的增長而擴大的。艾森豪威爾總統任期內,他們大顯身手;肯尼迪任職時,他們更受歡迎。肯尼迪是第一位直接利用電視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的總統,這也給了他們更好的機會來利用電視提高自己的形象。

這是一對很神奇的組合,他們私底下關係並不密切,但卻一起和諧地工作了14年。除了在電視上,他們很少見麵。一個製片人說:亨特利尊敬布林克利,但布林克利卻不喜歡亨特利,認為他沒啥學問。不過兩人從未吵過架,因為誰也離不開誰,他們知道隻有密切合作方能主持好一檔節目。

芭芭拉與裏森納:黃金搭檔 一場惡夢

芭芭拉與裏森納都是大牌明星主持人,他們共同主持ABc的《晚間新聞》,應當是強強聯手,錦上添花。在外界的眼中,他們也堪稱一對“黃金搭檔”。但兩顆明星的聯袂主持,竟會演變成一場惡夢,個中緣由,值得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