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2 / 3)

與ABC暗渡陳倉

1976年的3月,春寒料峭,北風不止。一個愉悅的周六清晨,ABC電視網的總裁弗裏德裏·皮爾斯,正同他的朋友兼鄰居劉·威斯在他位於西布斯特海港的家中打網球。劉·威斯在威廉·莫裏斯煙草公司的人事機構中的電視部門任主管,他曾與芭芭拉的經紀人李·斯蒂文斯共過事,而李·斯蒂文斯與皮爾斯有過生意上的往來。

在打球小憩時,威斯提供了一條信息,令皮爾斯頓生興趣。“你知道嗎,弗裏德裏(皮爾斯的呢稱),”威斯說著,不時翻動著手中的球拍,“芭芭拉正在探尋著更大的挑戰機遇,這並不是說她在《今天秀》節目中不如人意,她是希望能邁上她職業生涯的更高一級台階。我想,如果條件允許,資金充足的話,你應該對她有興趣,因為要知道.NBC對她並不怎樣。她正在尋找更廣闊的空間大顯身手呢。”

皮爾斯想知道的是,她需要哪種方式來大顯身手,且她索求的價碼是多少。因為看見威斯正打算將她推銷出去,所以皮爾斯顯出一副對芭芭拉買貨嫌貨的漠不關心的樣子。

“比如說,主持《晚間新聞》節目,做一點最新的特別節目,”威斯說,“開價是一年一百萬美元。”

“當然,”威斯接著說,“ABC被認為是‘收視率第一的新聞機構’,芭芭拉對ABC會充滿信心,ABC的主管者能為她的持續發展提供足夠完備的支持。”

威斯說完,皮爾斯頓覺這可是他一生中絕無僅有的機會,而且此時ABC正希望改革其平庸乏味的新聞節目,ABc一向以它的娛樂與體育節目著稱。

ABC在皮爾斯1974年10月任電視總裁後,就引進CBS的天才神童弗雷德·西爾維曼主管ABC的娛樂節目,ABC頓時成了火爆的電視網,皮爾斯自然功不可沒。

在皮爾斯變魔術般地從ABC這隻空帽子中拉出一些大白兔的時候,他並不怎麼合ABC新聞部門經理的心意,在他們看來,皮爾斯不太關心新聞。娛樂?新聞?好像在皮爾斯眼中都一樣,所以,威斯提到百萬美元年薪時,皮爾斯眼睛眨都沒眨一下。

這就是芭芭拉的經紀人的觀點,即一個知名的新聞工作者能獲得與一個歌星、幽默家和演員那樣的收入,他們都是表演者,在這一點上,皮爾斯與芭芭拉的經紀人倒沒什麼分歧。

當威斯談到芭芭拉的潛在效益時,皮爾斯這樣描述芭芭拉:“一個具有許多光輝新聞業績的一流人物。”由於她的聲望與美譽,她將給ABC新聞帶來迅速的實力增長,而其新聞效果也將獲得更高的公眾信任,因為ABC將雇用電視網中一個史無前例的女性新聞主持人。另外,聘用她還將給《今天秀》節目帶來巨大的危機,這樣可以提高ABC電視網的《早安,美利堅》節目的收視率。除此之外,皮爾斯還注意到了另一個益處,由威斯提到的《幸運的額外之財》節目——這是一個使愛德華·默羅的老名牌節目《麵對麵》獲得新生、重新振興的節目。總之,皮爾斯認為,花一百萬美元雇用芭芭拉,是當時一個前所未有的好交易。

說服裏森納

皮爾斯在周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電話給比爾·肖漢,並且約定在當天的晚些時候進行一次會晤。

50歲出頭的肖漢,是一位頗有爭議性的新聞部經理,這是因為在他任職的時候,對於地方主題的選取,讓評論家們覺得膚淺又過時。芝加哥《陽光時段》節目的龍·鮑沃斯是肖漢備忘錄中不可遺漏的人物,他鼓勵《晚間新聞》的節目組在節目的情節性上加大力度,多下功夫,比如包括名人訪淡,流行文化,時尚潮流——關注人們所感興趣的事物,而不是事物本身是否具有重要性。“在之後的很多年裏,這種觀點在很大程度上由於肖漢的提議推廣,在所有的電視網中得到了實現,但在當時,這看起來是違背傳統、不合時宜的冒險舉動。”

“對得到芭芭拉·沃爾特斯,你會有何想法?”皮爾斯洋洋得意地問。

肖漢看到ABC欲購進一個早已成名的角色芭芭拉,並為他的長期處於貧血狀態的新聞節目輸進新鮮血液,這樣的試探大大刺激了肖漢,但當皮爾斯提到了所標的高價時,肖漢猶豫起來。皮爾斯告訴他,一種新的分配形式將會建立起來,由於芭芭拉將製作娛樂特別節目,因此這部分薪水由娛樂部支付給她。肖漢鬆了一口氣,便毫不含糊地給了皮爾斯肯定的答複:好!

當天,皮爾斯便將此事告知ABC的最高總裁艾爾頓·魯萊和董事長倫納德·戈登遜,他們對他說:“去聘用她吧。”

當皮爾斯離開肖漢的辦公室後,肖漢心情愉快地伸伸腰,臉上掛起了心滿意足的微笑,他正麵臨著提高收視率的壓力,芭芭拉為他找到了解決辦法,她成了肖漢的大救星。肖漢想,把芭芭拉從NBC挖過來可真是一條妙計啊,但是當他看到他辦公室的主管之一、主持人哈裏·裏森納在播放新聞時,他感到了情況不妙。肖漢明白,裏森納將是他們讓芭芭拉跳槽到ABc的最大障礙。

“哈裏是最重要的因素,”肖漢想,“哈裏必須和芭芭拉和睦相處,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1970年11月,裏森納的舉動大大震驚了他的工作夥伴和CBS的高級官員——他跳槽了,離開了東家而去了ABC。在這兒,他與知識淵博、貴族氣十足的霍華德通力合作,主持晚間新聞節目,提高了節目的收視率,並且增加了廣告收入。然而,到了1975年,這個節目已達到了_它的頂峰,於是收視率又不可避免地下滑。裏森納並不喜歡與他人合作節目。為了保證他的地位,當另一位聯合主持人史密斯離開節目時,他讓節目負責人羅格·穆德不要去找其他的替代人。

在攝像機前,裏森納是如此的親和力十足,有著山穀中簡樸的牧羊人那樣的素養。但是離開屏幕鏡頭,他就變成了一個自滿高傲的男人,而且和芭芭拉一樣,他有一個相當成功的智囊團——國際創新經營公司的默文·約瑟夫遜和倫道夫·馬奈,他們曾助他登上事業的頂峰。

1976年早春,低迷的收視率並未讓裏森納焦急,他正為自己是ABC惟一的晚間新聞節目人而洋洋自得。他像一個獨自駕駛小舟的漁夫,不知道一條大白鯊正圍著他打著圈子,正準備一口吞掉他。

在與皮爾斯洽淡後的幾天,肖漢邀裏森納出來共進晚餐,此時裏森納才從他的白日夢中忽然驚醒。肖漢告訴他說,他們正在與芭芭拉·沃爾特斯進行一些交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1976年10月,芭芭拉將會成為裏森納的共事拍檔。

聽了肖漢的告白,裏森納臉色陰沉,他清楚自己的“自留地”要被人割走一半,對他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他告訴肖漢:“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做好節目。”從這句話看,他對芭芭拉之事似乎不動聲色,但是哈裏·裏森納估計到有以下兩種情況:如果這件事辦成了,芭芭拉將會奪去所有的美譽,如果這件事沒做成,則肖漢會備受指責。

ABC的頭頭們擔心的不隻是裏森納對於和芭芭拉共事的態度,同樣也擔心芭芭拉的個性,她會對裏森納和整個新聞節目的運作帶來難以預料的衝擊。芭芭拉向來有著難以相處的名聲,她不是一個好打交道的工作夥伴,而且她在當時可是個有名的潑辣女人,芭芭拉和哈裏可是一個不穩定的混合體。

芭芭拉很快就知道裏森納不願與她合作之事,裏森納對大家寄予芭芭拉的期望不予肯定和讚同。他和芭芭拉在尼克鬆總統的中國之行中有過一些接觸,他認為芭芭拉除了在中國車開得不錯外,幾乎無所事事。裏森納在新聞界的女人中口碑也不太好,她們認為他是個盲目的排他主義者。

芭芭拉從弗蘭克·麥吉對她的虐待中也吸取了教訓,她向ABC的高層管理者們很清楚地表示,如果裏森納不改變他的態度,那麼一切的工作將毫無進展。她的生命裏曾有過這樣的經曆,她不想將往事重演。

就像以前的老式父母撮合兒女婚事一樣,ABc的頭頭和芭芭拉的經紀人為了使芭芭拉和裏森納將來和睦相處,相互協調而做出了努力,安排了他們兩人多次見麵、洽淡,其目的就是為了在最後的協定被否定前來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

然而,對於每個人而言,事情的底線是權力與金錢。芭芭拉希望作為第一個女性新聞節目主持人,希望成為不論在男人或主持人中都是第一強的新聞工作者,以得到7位數的年薪。ABc則希望芭芭拉能做出卓越的成績並且帶來巨大的收益,《晚間新聞》的收視率每升高一個百分點就會增加200萬美元的收入。裏森納則思量著至少能保證他與芭芭拉相等的工資待遇,且能維護自己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