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善於洞悉人心:瞬間看透他人的心思(1 / 3)

《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7229640720594766906,6838936284967209991,7233628637570796605,7078184356296002568,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人們常說,“知人知麵不知心”,這恐怕也道出了“人心難測”的道理。有人說不要輕易相信他人,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在交際過程中,與其感歎人情冷暖,我們不如練就洞悉人心的技巧,隻要很好地掌握了這種技巧,就意味著你可以在瞬息之間,看透周圍的人和事,洞察一個人內心深處潛藏的玄機,可以讓你以不變應萬變,從而使你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左右逢源,盡情揮灑。

氣質是人的綜合反映

氣質是人的學識、修養和內心世界綜合的反映。一個人的氣質和他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氣質常常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方式,而行為又表現為與氣質相吻合的特征。辨別一個人的氣質,對於合理調配人的行為規範是有重要影響的。

所謂氣質,是先天的德性、穎悟、人品與後天的培養、修煉、知識積累的總和,它涵蓋的方麵很多。一般而言,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有文化不等於有涵養,有涵養不等於有人品。所以,囊括知識、文化、涵養的是人品而非其他,四者的綜合才能形成獨特的“氣質”。氣質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即你的精神麵貌和總體素質,你的人生閱曆總和,你的畢生積累之大成。它反映在你的舉手投足之中,體現在你的為人處世之上,更流露在你的言談話語之間。

氣色的變化還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心態:憂懼害怕的顏色大都是疲乏而放縱,熱燥上火的顏色大都是迷亂而汙穢,喜悅歡欣的顏色都是溫潤愉快,憤怒生氣的顏色都是嚴厲而明顯,嫉妒迷惑的顏色一般是冒昧而無常。所以一個人,當他說話特別高興而顏色和語言不符時,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其口氣嚴厲但顏色可以信賴時,肯定是這個人語言表達不是十分流暢敏捷;如果尚未出言便已怒容滿麵時,肯定是心中十分氣憤;將要說話而怒氣衝衝時,是控製不了的表現。所有上述這些現象,都是心理現象的外在表現,根本不可能掩飾得了。

“色”是一個人情緒的表現,“色”愉者其情歡,“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動聲色之人,需從其他角度來鑒別他們的情緒狀態。

從今天的觀點來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確實與先天氣質有關係。要了解那些從娘胎裏給我們帶來的氣質特征,對照下列內容可以有一個大體的了解:

(1)積極型

積極型的人剛毅勇敢,不輸他人;在別人的眼裏,他是一個有作為的人;不重利,認為得利必有失;堅信自己的信念;善於自我解釋;經常積極、活躍地活動,與自己的心情好壞無關;動手能

力強,自我傾向性強;不易接受他人意見;做事有恒心,失敗了不灰心,頑強奮鬥,堅持到底;不受他人情緒好壞的影響。

(2)躁鬱型

躁鬱型的人能與性格古怪、思維方法不一樣的人輕鬆往來;樂意為他人服務;聽到悲哀的話,立即為之感動;做事衝動,常辦錯事;常被他人稱為好好先生;遇事不冷靜思考,就立即采取行動;服從分配,上司叫幹啥就幹啥;對初次見麵的人很容易親近;能輕鬆地與人談笑,開玩笑;不古怪,不別扭。

(3)黏著型

黏著型的人做任何事一開始就孜孜不倦,有耐心;常被人指責為不通融合群;做事毫不馬虎;與人交往中絕不缺情,正義感很強;處理事物時,原則性很強,但方法不太漂亮;常勃然大怒;專心處理一件事時,未做完之前,其他事一概不管;心情好時,動作也來得慢;一方麵積極,一方麵保守;喜好潔靜。

(4)分裂型

分裂型的人不善交際,獨自一個也不寂寞;寧願多思考,也不輕易采取行動;呆呆地好像在想什麼問題;對他人的喜怒哀樂並不介意;人家都娛樂時,他會為自己的某一件事而憂慮;有點神經質,對世俗的反映顯得遲鈍;給人的印象是冷淡,不易親近;並非惡意,但有時會挖苦人家;進入新環境中,不容易與他人親近;對任何事物總是從廣泛的角度去深思理由,不喜歡在某一規定範圍內行動。

(5)折中型

折中型的人有時含著微笑講話,有時卻冷淡對人;時常無緣無故地不耐煩、大發雷霆;平時心情悲觀,但有人安慰時顯得高興、愉快、任性,說話表情過分;相信道聽途說,容易接受他人暗示;喜歡華麗,好擺闊氣;有時顯得撒嬌;多嘴多舌,但感情冷淡;喜好炫耀自己。

(6)否定型

否定型的人內心煩惱,但表情上不表露;自卑感強;做什麼事都猶豫不決,沒有決心做下去;不希望想的事,偏偏要留在腦子裏想;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表現出恐懼之感;自己做過的事,時常掛念在心裏;對做過的什麼事都沒有滿意的時候;已經過去的不順利的事,還永遠記在心裏,悶悶不樂;意誌消沉,沒有耐心;應該說的,不敢說出來。

除人的類型之外,血型也是影響氣質的重要因素。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血型特征,氣質特征和性格特征。血型特征與氣質特征都以遺傳因素為主,絕大多數成分產生於先

天,而性格特征則因人的後天修養累積而成,可以改變,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影響人的氣質特征。概括地說,氣質既是內在的修養,又是外在的表現。人可以用知識來彌補氣質上的不足,遮掩其中的缺點,並使優點發揚光大。

表情是內心的真實寫照

正所謂“相由心生”,臉的情態與性格有著必然的密切關係,我們不難從一個人的性格推斷出他大致的表情,也不難從一個人的性格判斷他常具的表情。

在高明的觀察者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狀況的“海報”。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在人類的心理活動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緒表麵化的動作,中國傳統的人相學以臉型、相貌等占測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是有失偏頗的,但如果憑麵部表情來推測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當的準確性的。

(1)性格達觀的人

這種人一貫心情開朗愉快,表現得無憂無慮,不會杞人憂天,自尋煩惱。總是給人微笑的印象,麵部肌肉較為鬆弛、平滑,兩唇微張,嘴角上揚,腮部的肌肉突出,抬頭紋和眼角下的皺紋表現得較明顯。

(2)性格內向的人

這種人平時安靜沉穩,處事謹慎人微,但在具體工作中常“前怕狼,後畏虎”,優柔寡斷,性情孤僻。他們行為舉止較為緊張,給人很不舒服的感覺,兩唇緊閉“一”字形,顯得嘴小了些,唇頰相接部位的皺紋和眼角皺紋表現得較明顯。

(3)性格幽默詼諧的人

這種人時常保持快樂的心態,動作滑稽,言談輕鬆詼諧、妙趣橫生。他們的麵部表情是嘴角上揚,口為上凹弧狀,而眼眉挑起成上凹弧,恰好與口的上凹弧遙相呼應,眼睛眯成一條縫,總有一種讓人忍俊不禁的感覺,抬頭紋和眼角下的皺紋表現得較明顯。

(4)性格憂鬱的人

這種人常常情緒苦悶、孤獨、焦慮、憂愁。其表情拘謹,極不舒展,眉間紋、人中紋和唇下紋一般表現都比較明顯。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對葉琳娜的麵部表情有這樣的描寫:“她的唇際,當她沒有笑容時,卻有一抹幾乎看不見的線痕,表現出一種隱秘的永在的焦慮。”屠格涅夫筆下葉琳娜唇際的這抹“線痕”,正是她漂泊生涯中長期鬱積心頭的焦慮刻在她麵部肌肉上的痕跡。

人的大腦分為兩半球,發自內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腦控製,卻具體反映在左臉上;而左腦則專司理智性感情(即經過克製和偽裝的感情),然後反映在右臉上。因此左臉的表情多為真的,右臉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對方的真實感情,必須強迫自己去觀察對方的左臉。

從表情的動作上,能夠一眼洞察別人的內心動機,春秋時期的淳於髡就是這樣一個“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廣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薦淳於髡,因此,梁惠王連連召見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與他傾心密談。但前兩次淳於髡都沉默不語,弄得梁惠王很難堪。事後梁惠王責問推薦人:“你說淳於髡有管仲、晏嬰的才能,哪裏是這樣,要不就是我在他眼裏是一個不足與言的人。”

推薦人以此言問淳於髡,他笑笑回答道:“確實如此,我也很想與梁惠王傾心交談。但第一次,梁惠王臉上有驅馳之色,想著驅馳奔跑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就沒說話。第二次,我見他臉上有享樂之色,是想著聲色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也就沒有說話。”

那人將此話告訴梁惠王,梁惠王一回憶,果然如淳於髡所言,他非常歎服,淳於髡的識人之能。

從麵部表情上,讀透了內心所蘊藏的玄機,是識人高手厚積一世,而薄發一時的秘技,而最經典的莫過於三國時,諸葛亮和司馬懿合唱的“空城計”了。

一部《三國演義》,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莫過於“空城計”,當諸葛亮帶領一幫老弱殘兵坐守陰平這座空城時,兵強馬壯的司馬懿父子,率領20萬大軍兵臨城下。

在城牆之上,諸葛亮焚香朝天,麵色平靜,他旁若無人地洞開城門,自己端坐在城牆之上,手揮五弦,目送歸鴻,飄飄然令人有出塵之想。

一場千古的雙簧戲,由此拉開了帷幕,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謀略上勢均力敵的高手,一個在城牆之上,一個在城牆之下,用心機對峙著。諸葛亮知道司馬懿一眼能看穿他虛張聲勢的空架勢,但諸葛亮更知道,司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衝突,倘若司馬懿拿下了諸葛亮,三國鼎立之勢不再,司馬家族目前羽翼未豐,最後難逃兔死狗烹的下場。

嫻於軍事的司馬懿當然知道幫劉邦打天下的韓信的下場。諸葛亮的存在,讓司馬懿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機會,對付諸葛亮,曹操還必須倚重司馬懿,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沒了後顧之憂,安內是必然之舉,那一刻,哪裏還有司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靜的背後,倆人心中都在波瀾起伏,就是因為諸葛亮一生謹慎,心知司馬懿不會下手,才敢下這看似冒險之局,當司馬懿的兒子提醒說,諸葛亮在使詐,城中必無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馬懿,立即打斷他的話,以諸葛亮一生惟謹慎的話,搪塞過去了。機智的司馬懿從諸葛亮平靜的表情上領悟到,這是諸葛亮用謀略和他合唱雙簧戲,這出戲,非大智大慧的人,絕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走姿折射人的內心世界

走路是任何一個健全人體的本能。這種動作與生俱來,而且看似平常,沒有半點的特別,但卻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在泄露人的心理活動這一方麵,腳部是全身最誠實的部位。可惜很多人都顧不上或不注意觀察這個部位,對這方麵的知識也缺乏了解。如循規蹈矩主人的走路姿態,與積極上進主人的走路姿態絕對是大相徑庭。由於這種分析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所以我們要學會通過觀察他人的走路姿態,從中找出他們的真實性格。

(1)走路沉穩的人務實

有的人走路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哪怕碰到了最重要最緊急的事。這種人辦事曆來求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這樣的人比較講究信義,比較務實,一般來說,工作效率很高,說到做到。

(2)走路前傾的人謙虛

有的人走路總是習慣上體前傾,而不是昂頭挺胸。這種人的性格比較內向和溫和,為人比較謙虛,一般不會張揚,很注意嚴格要求自己,很有修養。有的人走路把頭低著,雙手緊緊地背在背後。他們的腳步有時很慢,不時還會停下來踢一下石頭,或者撿起什麼東西來

看一下,然後又丟下。從一般的情況看,有這種行為的人往往心事重重。他們或許正在為一件很難辦的事情而焦頭爛額。

(3)走路低頭的人沮喪

有的人走路的時候總是拖著步子,把兩隻手插進衣袋裏,頭常常低著,隻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不知道自己最終要去哪裏。這樣的人往往是碰上了難以解決的問題,到了進退維穀的境地。很多快要走入絕境的人常常有這樣的表現。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早晨,有位牧師遇到了這樣一個人。牧師很可憐他,給了他兩元錢,並對他說:“不要絕望,前途會變得很光明的。”

第二天早晨,這位牧師又見到了這個人。

那個人正朝牧師走來,並且很高興地對牧師說:“不要絕望,前途會變得很光明的。”並遞給牧師四十元,說:“那匹馬贏了,賠注是一賠二十。”

看來這個人是因為囊中羞澀而感到沮喪,牧師在關鍵的時候給了他必要的幫助。

(4)走路兩手叉腰的人急躁

有的人走路兩手叉腰,上體前傾,就像一個短跑運動員。他們可能是一個急性子,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跑完急需走完的路程。

這種人有很強的爆發力,在要決定實施下一步計劃的時候常常表現出這樣的動作。在這段時間裏,從表麵上看,他們處於沉默的階段,好像沒有什麼大的舉動。其實,這叫“此時無聲勝有聲。”

他們的這種動作,實際是一個大大的“V”形,正是他們在告訴別人,勝利正在向自己走來,你們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

(5)高抬下巴走路的人傲慢

有的人走路的時候,下巴高高地抬起,手臂很誇張地來回擺動,腿就像高蹺一樣顯得比較僵硬。他們的步子常常是那樣的穩重而遲緩,好像刻意要在別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種人很傲慢,被人們稱為“墨索裏尼式”步態。如果不想與這樣的人對抗,在他們的麵前最好表現的謙虛一點。

(6)喜歡踱步的人善於思考

就姿態而言,這是非常積極的姿態。但是旁人可能對踱步者講話,因而可能使他思緒中斷,並且幹擾到他正想作的決定。多數成功的推銷員了解:要讓踱步的顧客單獨思考是否決定購買自己所推銷的商品,不要去打擾他,這點是很重要的。假如他想要問問題時,他們才讓他停止踱步思考。有許多成功的談判乃至於一方咬著舌頭不吭氣,讓另一方繼續決策行為,在地毯上踱方步。

(7)、漫步的人外向,端步的人內向

有的人走路總是不正規,就像玩兒似的,一點兒也不規範。這種人與上一種人正好相反。他們屬於外向型的人,對周圍的一切事情都感興趣,可以算得上是十處唱歌九處在賬。

這樣的人對什麼事情都不會很認真,可以接受各種各樣的意見。人們稱之為曲線型的人。

有的人走路頭幾乎不動,筆直地往前走去。這樣的人關心自己超過關心別人,很少注意目的地之外的人和事。

這樣的人是內向型的人,主觀意識很強,處理問題很少有彈性。他們如果去當會計、出納,要在他們那裏開後門是不容易的。他們被稱為直線型的人。

(8)、背著手走路的人有優裕感

有些人走路的時候昂首挺胸,雙手背在身後,給人一種很有優裕感的印象。有大量的現象表明,具有這種動作的人,往往是比較有地位和權勢的人。政府要員、高級軍官、學校校長、公司董事長等,常常以這樣的姿勢出現在公共場所。研究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自信、比較狂妄的姿勢。

把手背到身後,不僅可以產生一種權威的效果,還可以給自己一種“鎮靜”的作用。如果一個人感到焦躁不安的時候,把手背到身後可以一定程度地減少這種緊張情緒。那些接受采訪、自以為受了冤枉的嫌疑犯,他們出場的時候往往會作出這種姿勢,以便為自己壯膽打氣。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把手背在身後可以使人感到比較坦然,碰到事情不會緊張,自己仿佛有了一種膽量和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