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善於洞悉人心:瞬間看透他人的心思(2 / 3)

背手壯膽的方法在學生當中比較流行。譬如老師叫學生到講台前去背書,學生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把手一背走向前去。很多資料證明,這種方法的確是一種比較好的鎮靜劑,很多人因此變得自然起來。

很多大人物都有這種背手挺胸的習慣,由此可見這種姿勢所表現出來的不可一世。

研究發現,在享有同等地位的人們裏麵,那些經常背著手、挺著胸的人的確有一種唯我獨尊、自以為是的心態。與這樣的人進行交流,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很難與他們和平共處。

坐姿是人心靈的暗示

坐姿是心靈的暗示。從坐的方式、坐的姿態、坐的距離中,都可以窺出一個人真實的意思,了解一個人心理上的動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就坐時的樣子千姿百態、不一而足。但是你知道嗎?雖然每一種坐的姿勢,看似無意,可就是這貌似隨意的坐姿裏卻隱藏著人的性格特征。一些善於觀察和熟知心理學的人可以從其坐姿探出一個人心理活動的規律。

(1)自信型的坐姿

這種人通常將左腿交疊在右腿上,雙手交叉放在腿跟兩側。他們有較強的自信心,對於自己的見解深信不疑。如果他們與別人發生爭論,可能他們並沒有在意與別人爭論的觀點與內容。

他們的天資聰穎,有理想,有行動,總是能想盡一切辦法並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雖然也有“勝不驕、敗不餒”的品性,但當他們完全沉醉在幸福之中時,也會有些得意忘形。這種人很有才氣,而且協調能力很強,在他們的生活圈子裏,他們總是充當著上司的角色,而他們周圍的人也都心甘情願。

(2)溫順型的坐姿

溫順型的人坐著時喜歡將兩腿和兩腳跟緊緊地並攏,兩手放於兩膝蓋上,端端正正。這種人一般性格內向,為人謙遜。他們慣於封閉自己的情感世界,哪怕與自己特別傾慕的愛人在一起,他們也不會說出甜言蜜語,更看不到一絲親熱的舉動;對於感情奔放的人來說,實在是欲拒難舍,欲舍難離。

這種坐姿的人常常喜歡替別人著想,他們的很多朋友對此總是感動不已。正因為如此,他們雖然性格內向,但他們的朋友卻不少,因為大家尊重他們的“為人”,在互助中很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3)古板型的坐姿

坐著時兩腿及兩腳跟並攏靠在一起,雙手交叉放於大腿兩側的人為人古板而自傲,他們從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即使明知別人說的是對的,但他們仍然不肯低下自己的腦袋。

他們明顯地缺乏耐心,哪怕是隻有十分鍾的短會,他們也時常顯得極度厭煩,甚至反感。

這種人凡事都想做得盡善盡美,幹的卻又是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他們愛誇誇其談,而缺少求實的精神,所以在事業上他們的成功率不高。雖然這種人為人執拗,不過他們大多富有想象力。說不定他們隻是經常走錯門路,如果他們在藝術領域裏發揮自己的潛能,或許會做得更好。

(4)羞怯型的坐姿

把兩膝蓋並在一起、小腿隨著腳跟分開成一個“八”字樣、兩手掌相對放於兩膝蓋中間的這種人特別害羞,多說一兩句話就會臉紅,他們最害怕的就是讓他們出入社交場合。這類人感情非常細膩,但並不溫柔,因此這種類型的人經常使人覺得莫名其妙。

這種人屬於保守型人群的代表,他們的思想通常比較落伍,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在工作中他們習慣於用過去成功的經驗作依據,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結果頻繁地遇到挫折。不過他們對朋友的感情是相當真誠的,每當別人有求於他們的時候,隻需打個電話他們就肯定會效勞。

(5)堅毅型的坐姿

這類人喜歡將大腿分開,兩腳跟並攏,兩手習慣於放在肚臍部位。

這種人很有男子漢氣概,有勇氣,也有決斷力。他們一旦考慮了某件事情,就會立即付諸行動。在愛情方麵,他們一旦對某人產生好感,自然就會去積極主動地表明自己的意向;不過他們的獨占欲望相當強,動不動就會幹涉自己戀人的生活,時常遭到對方的討厭。

他們敢於不斷追求新生事物,也敢於承擔社會責任。這類人當上司的權威來源於他們的氣魄,其實很多人並不真心地尊重他們,隻是受他們那種無形的力量威懾而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不會成為處理人際關係的“老手”。當他們遇到比較棘手的人際關係問題時,他們多半會不知所措。但是如果生活給他們帶來什麼壓力的話,他們一定能夠泰然處之。

(6)放蕩型的坐姿

這種人坐著時常常將兩腿分開距離較寬,兩手沒有固定擱放處,這是一種開放的姿勢。

這種人喜歡追求新奇,偶爾成為引導都市消費潮流的“先驅”。他們對於普通人做的事不會滿足,總是想做一些其他人不能做的事,或許不如說他們喜歡標新立異更為確切。

(7)冷漠型的坐姿

這種人通常將右腿交疊在左腿上,兩小腿靠攏,雙手交叉放在腿上。

這種人看起來覺得非常和藹可親,似如菩薩,很容易讓人接近。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別人找他談話或辦事,一副愛答不理的舉動讓你不由得不反思“我是否花了眼?”你沒有花眼,你的感覺很正確,他們不僅個性冷漠,而且性格中還有一種“狐狸作風”。對親人、對朋友,他們總要向人炫耀他那自以為是的各種心計,以致周圍的人不得不把他們打人心理不健全的一類人。

(8)悠閑型的坐姿

這種人半躺而坐,雙手抱於腦後,一看就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這種人性格隨和,與任何人都相處得來,也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因此能得到大家的信賴。

他們的適應能力很強,對生活也充滿朝氣,幹任何職業好像都能得心應手,加之他們的毅力也都不弱,往往都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功。

語速體現人的個性

有人說話速度快,有人說話速度慢;有人說話語氣緩和,有人說話則堅決果斷。人的說話速度和語氣之所以呈現出千差萬別,其實都是受到他們性格的影響。

語速主要指說話的快慢,也就是上文所說的韻律或節奏問題。語速與心理活動聯係密切,一般來說,當人比較懈怠或安逸時,語速較緩;當人情緒波動較大時,語速就會明顯加快。人們的說話速度和語氣透露出他們的真實性格,通過觀察對方的說話速度和語氣,我們可以將他們看得更透徹。

(1)語速稍快,說起話來仿佛在放鞭炮似的,幾乎都屬於外向型的人。外向型的人說話聲音流暢,聲音的頓挫富於變化,且能說善道,隻要一想到什麼事情,就會不假思索、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有時還會把自己的身體挪近對方,說到關鍵之處,唾沫橫飛,有時甚至會隨意打斷對方的話語,以便貫徹自己的主張。

(2)說話速度特別快的人多性格外向,有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總給人一種陽光般的感覺。

(3)說話速度太快的人,會給人一種非常緊張、迫切,發生了非常重大的、緊急的事情的感覺,同時也會讓人覺得焦躁、混亂以及些許粗魯。

(4)說話緩慢的人,會給人一種誠實、誠懇、深思熟慮的感覺,但也會顯得猶豫不決、漫不經心,甚至是悲觀消極。他們大都是性格沉穩之人,處事做人是通常所說的慢性子。

(5)說話速度較平常緩慢的人,對所談論的話題或對談話者有很多的不滿,甚至還包含敵意,他們的談話往往得不到滿意的結果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而說話速度較平常緩慢的人,表示此時心中存有自卑感,或者根本就是在說謊,期望借用這種方式掩飾自己的言不由衷,但這種掩飾卻欲蓋彌彰,恰好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6)語速反常的人,這種人平時少言寡語、慢條斯理,突然之間誇誇其談、口若懸河,說明他們在內心深處有不願意被他人察知的秘密,想用快言快語作為掩飾,轉移他人的注意力。或許他們還有讓對方了解的願望,倉促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所以在語速上出現了反常。

(7)由自信決定語速的人。自信的人多用肯定語氣與別人進行對話;而沒有自信心和怯懦的人,說話的節奏緩慢,多半慢慢吞吞,好像沒有吃飯似的沒有力氣。喜歡低聲說話的人,不是有女性化的傾向,就是缺乏自信。

(8)喜歡用含糊不清的語氣和詞語結束話題的人,非常膽小怕事,大多神經質,明哲保身,需要承擔責任時常常推托搪塞。比如說“這隻是個人的看法”、“不能以偏概全”、“從某種意義上講”或“在某種形勢下”等等。

(9)說話輕聲細語的人,這種人生性小心謹慎,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措辭嚴謹適當,而且謙恭有禮。他們對人很有禮貌,別人也會尊重他們;胸襟寬闊,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點和錯誤,對人也很客氣,不輕易責怪與怨恨他人,注重交往,能夠主動與周圍的人拉近距離。

(10)經常滔滔不絕談個不休的人,一方麵目中無人;另一方麵好表現自己。並且,這種類型的人,一般性格外向。當話題冗長、須相當時間才能告一段落時,談論者心中必潛在著唯恐被打斷話題的不安,唯有這種人,才會以盛氣淩人的方式談個不休。至於希望盡快結束話題交談的人,也有害怕受到反駁的心理,所以試圖給予對方沒有結果的錯覺。

(11)講話時竊竊私語,或者仿佛耳語一般小聲囁嚅的人,聲音不知不覺中變小者一定是屬於內向型的人。內向型的人往往會在無意識之中跟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還會采取內閉式的姿勢。他們對別人的戒心非常強烈,而且認為不必讓對方知道多餘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們連自己應該說的話也懶得說出來,一心想“隱藏”自己,聲音當然就會變成囁嚅了。這種情況不僅是在一對一的聊天時如此,。在會議上的發言亦如此,因為他們並不想積極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以至欲言又止,變成了喃喃自語似的,聲音很小,又很緩慢。說話時,往往不是明確而直截了當地說出來,總是喜歡繞著圈子,使聽的人感到焦躁不安。這種人即使是對於詢問也不會做明確的答複,態度優柔寡斷,給人一種索然無味的感覺。

這種人對別人的戒備心理固然很強烈,但是內心幾乎都很溫和,為了使自己的發言不傷害到別人,總是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再說話;同時又擔心自己發表的意見將造成自己跟他人的對立。因為膽怯又容易受到傷害,而且過度害怕錯誤以及失敗,隻好以較微弱的聲音娓娓而談。也許他們認為這種說話方式最安全。不過,對於能夠推心置腹的親友以及家屬就不一樣了。對於這一類特別親近的人,他們都會解除戒心,彼此間的距離也被拉近了,因此能夠以爽朗的大嗓門以及毫不掩飾的態度跟對方交談,能夠很自然地露出笑容。

從言語中辨析人的品德情操

一個人的言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人的一些實際情況,從言語中可以辨析人的品德情操。

古人的名言,對我們正確地知人識人很有啟示。我們可以通過辨析考察的言語來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德才行為,因此,言語辨析法不失為知人識人的有效方法。

使用言語辨析法知人,需要有言語做基礎,沒有言語,辨析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從人們生活實踐看,獲取考察對象言語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一是直接交談法。就是通過與被考察對象直接交談來辨別他的德才行為。這種方法是人們在知人識人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實踐也證明,這是獲取被考察者言語並能正確判斷其德行較好的一種方法。

日本名古屋商工會議所主席土川元夫有一次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裏工作的人。談了20分鍾,便作出決定:不能留用。當推薦者問他為什麼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決定取舍的時候,土川元夫說:“這個人和我一見麵就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根本不讓我有說話的餘地,我在說話時他又滿不在乎地不注意聽,這是他的第一個缺點。其次,他很得意地宣傳他的人事背景,說某某達官貴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來故意讓我知道;第三,我想聽的話,他又沒有說出來,真令人擔心,這種人怎麼能做同事呢?”聽了這番分析,推薦人也佩服得直點頭。

二是耳聽八方。就是在與被考察者廣泛接觸中,做善聽他們言談的有心人。對被考察者的話,在正式場合下說的要聽;日常生活中說的也要聽;順耳的話要聽,逆耳的話也要聽;正確的話要聽,錯誤的話也要聽。從被考察對象者的各種閑言碎語中知人識人。譬如一個人在正式場合說話的內容是滿口的政治套話,很進步,而在“自由市場”上卻說話不負責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滿的言論,說一些極為消極的話。這時,我們就可以判斷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語。

三是委托傳輸法。就是通過第三者來獲取被考察對象的言語。由於主客觀條件的製約,被考察者說話也有一定的選擇和掩飾性。比如有的人在場時不敢說,有的脾氣不投的不願說,還有的性格內向的不善說。這時,我們可以通過與被考察對象合得來的第三者與其談話,來獲取真實的言語。但是,領導者選擇的第三者應當是為人正直,有責任心的可靠的人,這樣才能保證傳輸言語媒介的“保真度”。

經過多種渠道,獲得了考察對象的大量言語信息後,從這些言語信息中去辨析考察者的一些實際情況。在知人的實踐中,最難辨析的還是奉承和吹捧自己的言語。善聽順耳之言是人的天性。奉承吹捧者把錯的說成對的,黑的說成白的,以致有的人就聞“順言”而放棄原則。我們在實踐中要注意掌握識別吹拍之徒的方法,常見的識別方法主要有三種:

一是自省法。就是當聽到奉承讚美之言時,要客觀地分析自己與“美言”之間是否名副其實,以便找出讚美者的動機。知人者在聽到讚揚之言的時候,不要自我陶醉,飄飄然、昏昏然。首先要用鏡子照一照自己,比較一下,檢查一下,看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讚揚相符不相符。如果不相符,就要認真分析一下讚揚人的動機,是出於偏愛,還是出於懼怕,出於有求於自己。

二是反證法。是指聽到過頭的讚美之言,就可以初步斷定對方的不良德行。聽到“美言”,就可以對被認知者懷疑有不善之心,其做法雖有些偏激,但它仍不失為一種觀察人的有效方法。

三是明技法。就是了解和掌握善諛者的常用技法,以便更好地識別其不良動機。從實踐看,善諛者最常用的技法,就是根據“人心向善”的心理,把被說服者的優點吹得天花亂墜,把其缺點或問題圓滑得天衣無縫。

言語談吐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才能學識,這是許多實踐所證明了的真理。當然,無論從洋洋萬言或一句話中,還是從聲音大小中來識別人的才能學識,都離不開國情、地情、時情和人情等客觀環境,離開了這個環境,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鑒別。另外,知人識人者要特別注意鑒別那種“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誇誇其談者,不要把誇誇其談誤認為是才能學識的表現。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就要吃大虧。這在曆史上也有教訓。成語“紙上談兵”,給人以深刻教訓。

從言語中辨析人才的德才行為,看起來很簡單,事實上,卻不是件容易的事,辨析對象是活生生有思想、有心機的人,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心裏話埋在肚子裏不說,有的見風使舵專撿好聽的話說,等等。

花言巧語不可信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想往上爬,或是想獲取某種利益,便采取說好話的方式,以花言巧語巴結、奉承別人,或是做出過分親密的事,讓你上當受騙:也有的人是采取拉關係、套近乎,跟你拐彎抹角扯親攀友,這些都是應該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