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就業時的交際:求職應聘的交際技巧(1 / 3)

求職就業的過程中也是你交際技能展現的時候,交際是向企業推銷自我的第一步,隻有個人先融入到集體、融入到社會中才有實現自身價值的可能性。因此,一個人如何在求職就業時敞開心扉,展示自己的才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做好就業時的交際是你走向成功的前提。

培養健康的就業心理

十多年的苦讀,終於有了結局,每一個大學生都將從學校走入社會裏。工作是對大學生學習生涯的獎勵,獎品如何,就看評定的結果。

然而,求職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如不糾正,必將使求職受挫,還將嚴重影響人生的成功。

1.糾正碰運氣心理

在校時成績突出者,卻被招聘單位拒絕,而那些在校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同學,卻得到了他人羨慕的職位。鑒於此種情況,許多大學畢業生錯誤認為,如果得到一份較為理想的工作,隻不過憑機遇而已。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單位確實存在招人用材的不妥之處,導致許多人才浪費,但並不等於說真才實學沒有用武之地。再說了,再好的本事隻能用在合適的崗位上才顯出恰當,如果,某些單位用不上你的才學,你的本領再強也是等於零。這是供需平衡的常理。你應該全麵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貽誤自身。如果,你不糾正“運氣”心理,必然不會認真對待求職,即使遇到了合適的單位,也會錯失良機。

2. 減輕怨憤心理

選材用人中的不正之風確實存在,因為有關係,某些畢業生就能順利謀求到他人夢寐以求的單位和職位;而有些畢業生不求得到崗位,即使想得到所求單位不予錄用的真實原因都不可能。這樣,那些求職累累受挫的畢業生心裏肯定不舒服。如果,遭遇挫折後能及時調整心態,順其自然,倒也可以。如果生出怨憤無疑會坑害自己。任何單位不會因為你的怨憤就對你網開一麵,你也不會因為怨憤舒坦身心,怨憤隻能讓你悶悶不樂,影響到你下一步的求職。

3. 放棄急於求成的心理

這種心理主要發生在家庭經濟拮據,急於要賺錢養家的畢業生身上。隻要有單位接受,隻要待遇過得去,無論專業合適與否,就接受了。殊不知,解決了暫時的困難,卻為今後的職業生涯留下了較大的隱患。試想,一個單位怎麼可能重用一個隨意放棄人生價值觀的員工呢?一個人在學非所用的崗位能創造出多大的業績呢?一個隻是將工作作為謀生途徑的人,能做出有所建樹的業績嗎?一個有誌向的畢業生,就不能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而成為經濟的俘虜。

4. 改正清高的心理

這樣的心理發生在家庭環境很好的城市大學生身上。不如意的單位看不上,不稱心的崗位不幹,其他同學去了還說風涼話。

這樣既不利於同學的團結,也不利於自身的成長。一個人總不能依賴家庭過一輩子,依靠家庭經濟的支撐也不能顯出個人的能耐。人家沒有你同樣的條件,不與你比,但你不能硬要他人和你保持一致。

再說了,適者生存是社會生活的實際。任何人隻能適應社會,順應環境,否則就被淘汰。你看上的單位,人家還不一定看得上你,你不要自命不凡,應該全麵正確認識自己,在有些時候降低目標不失為明智之舉。

5. 丟掉消沉心理

因為求職受挫,有些人就消沉起來,認為幾年大學白讀了,以為從此就難有用武之地。這是錯誤的認識。一時受挫,不等於長期受挫,失去今天的機會,明天還會有單位來挑選。再說了,即使找不到接受單位,也不能認為人生從此暗淡,許多大學畢業生自謀出路,創造出光輝業績的事跡是可以效法的。此外,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例如,到基層去,到農村去,不在大城市,不進大型企業,也是能譜寫出人生的壯麗篇章的。

求職時懂得閃亮登場

人生活在社會上,離不開集體,如何才能順利成為集體中的一員,首先要了解自己,介紹自己,推銷自己。介紹自己要講究技巧。

許多人往往急於介紹自己,推銷自己,卻因為講話不夠藝術而引起麵試考官的反感。吳小京去某報社應聘業務主管,主持麵試的負責人問他:“你日常的興趣是什麼?”他說是愛看書。主試官問:“你愛看什麼書。”吳小京回答說:“愛讀西方經濟學著作。”主試官又問:“主要有哪些著作?”吳小京搜腸刮肚偏偏一部著作也想不起。其實他的確讀一些,隻是時間太長了,近日根本沒有摸過這類書,一時想不起書的名字。吳小京滿以為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為愛讀書、學識淵博,有能力勝任主管工作的人,但由於介紹不“暢”,反而把自己弄成愛吹牛皮的人了。麵試結果,他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

看來,求職麵試時,求職者的自我介紹非常重要,要想做好這個關鍵的開場白,需做到以下幾點:

1.謙虛有禮

在做介紹前,要先對主試官打個招呼,道聲謝,如:“經理,您好,謝謝您給我這麼好的機會,現在,我向您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後,要注意向主試官道謝,並向在場麵試人員表示謝意。

2.主題明確

在做自我介紹時,要簡單明了,抓住重點,突出特長。求職麵試中的自我介紹宜簡不宜繁,一般包括下列基本要素:姓名、年齡、籍貫、學曆、學業情況、性格、特長、愛好、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等等,對於這些不同的要素該詳述還是略說,應按招聘方的要求組織介紹材料,圍繞中心說話。假如招聘單位對應聘的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很重視,那麼,求職者就得從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經驗出發做詳細的敘述,而且整個介紹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中心。

這是某家工藝品總公司招聘業務員的一則對話。

主試官:我公司主要是經營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如北京的景泰藍、景德鎮的陶瓷、杭州的紙傘和潮州的抽紗等。這次招聘的對象主要是能開拓海內外業務的潮州抽紗的業務員。現在,先請你介紹自己的情況。

應試者:我叫李秀偉,1974年生於潮州市,今年畢業於潮州市商業學校,是讀市場營銷專業的。我一直生活在潮州,在我讀小學時,就在放學後幫媽媽、奶奶做抽紗活,先是學勾花,再學刺繡和抽紗。上到中專,兩年的專業學習,使我掌握了營銷方麵的專業知識,這是我將來搞好業務的資本。我的口才較好,曾參加省屬中專學校的演講競賽,得了二等獎。我這個人的特點是頭腦靈活,反應快,平常愛看報紙,對國內外的經濟發展動態很感興趣。這位應試者對自己情況的介紹,清晰明了,中心突出,針對性強。

3.讓事實講話

在自我介紹中,要盡量避免對自己做過多的誇張,一般不宜用“很”、“第一”、“最”等表示極端的詞來讚美自己。在麵試場上,有些人為了讓麵試官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喜歡對自己進行過多的誇張,如“我是很懂業務的”,“我是年級成績最好的一個”,總是喜歡帶著優越的語氣說話,不斷地表現自己。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太多的炫耀自己反而會引起麵試官的反感。

談論自己的話題,應盡可能避免一些誇大的形容詞,把話講得客觀真實,盡量用實際的事例去證明你所說的,最好用真實的事例來顯露你的才華給麵試官。

4.開朗自信

在談論自己,推銷自己時,要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最好。而在平時生活中也常常聽他們說:“我有什麼好說的。你們天天不都看見了嗎?”這就使他們養成從不自我評價、自我展示的習慣,可到了要談論自己時,免不了有些難以啟齒。範萍萍去麵試,整個過程,他的聲音都如蚊蠅,特別是談到自己時,更顯得羞於張口。後來她打電話給公司秘書,公司秘書非常為難地告訴她,麵試官說,你那麼小的聲音,顯得對自己不自信,缺乏活力,也缺乏必要的應酬能力。範萍萍拿著電話機哭了起來。

自我介紹,不管你措辭多麼恰當,內容多麼豐富,語氣一定要自信,說話的速度要勻速、快慢適度。

口齒一定要清晰。別使麵試官感到你的聲音疲乏、膽怯。聲音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一旦你的聲音中注入了活力和自信,對麵試官的感染將是非常強烈的。如果你有優美的嗓音,一定要好好利用,那是你最有利的武器。

5.壓軸戲放在最後

當你有足夠的資曆和能力勝任某項工作時,不要在“自我介紹”中和盤托出、暴露無遺,要給自己留一手,以免引起人反感,留在後麵說,會給人以謙虛誠實的印象,使麵試官對你格外的刮目相看。

小秦曾經得過全國發明獎。他跟麵試官沒有提過這件事,因為他覺得目前這份工作與他的發明沒什麼關係。沒想到當談話進一步深入時,麵試官無意中提出這項發明。小秦笑笑說:“這是我前年搞的,去年和今年又搞了兩項。”麵試官問:“得獎了嗎?”小秦說:“那有什麼可值得提的。”小秦也許在今年和去年都沒有得獎,他對得獎的淡漠,贏得了麵試官的格外好感。麵試官十分高興,錄用了小秦。

試想,如果小秦一開口講話就說自己獲得過幾次全國發明獎,麵試人員也許會認為他更適合搞發明創造。而且心理還會想:這人有什麼了不起的,別拿什麼獎來嚇唬我。你越用過去的業績來炫耀,麵試官就越不買你的賬。

當你談到自己的業績時,絕不要以彙報的方式,一板一眼。最輝煌的事,要用最輕描淡寫的口氣,避重就輕,避實就虛,神情淡漠,語言隨和。千萬不要賣力氣去談你的業績是多麼輝煌,業績的得來是多麼多麼不容易,因為這一切在麵試官眼中,不過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你的渲染不能表明你的能力和堅強,反而表現出你的無能與懦弱。

6.留有餘地

麵試中的自我介紹既要坦誠,又要留有餘地;既要介紹自己的能力,又不要把自己搞成進退維穀的兩難境地。在自我介紹中,不要說太絕對的話:“這事沒問題!”“我非常熟悉這項業務!”“我保證讓部門改變麵貌!”這些話常常是因為衝動而發出來的,在這些話下麵沒有具體內容。如果麵試官以為難的口氣問:“那麼你談談有些什麼措施?”或者:“這項業務最新發展動向是什麼?”你常常會張口結舌,尷尬萬分。

你要盡可能保存你的實力,因為自我介紹隻是麵試中的談話內容之一,在自我介紹中胡誇海口,把自己暴露無遺,下麵的話題就很難進行下去。

小張去麵試一家國際旅遊公司的導遊,他自我介紹說:“我這個人喜歡旅遊,熟悉名勝古跡,全國的大城市幾乎都去過。”麵試官很感興趣,就問:“你去過杭州嗎?”因為麵試官是杭州人,很熟悉自己的家鄉。可惜小張偏偏沒去過杭州,心想若說沒去過這麼有名的城市,剛才那句話不是瞎吹嗎?於是硬著頭皮說:“去過!”麵試官又問:“你住在哪家賓館?”小張再也答不上來,隻好支吾說:“那時沒有錢,隻好住小旅館。”麵試官又說“:杭州的名小吃你一定品嚐過?”小張照樣說:“那時沒有錢,就一心看風景,沒有去吃小吃。”麵試官偏偏隻問關於杭州的事,小張語無倫次,東拉西扯,答非所問,結果他沒被錄取。

求職麵試學會察言觀色

俗話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怎樣的人說怎樣的話。此話提醒我們,與人打交道,要學會“察言觀色”,否則,說出不該說的話,做出不該做的事,想辦的事情就辦不成。求職麵試更是如此。

進入麵試考場,求職者主要要觀察麵試官的臉色、神態和舉止,麵試官的這些外在特征,可以反映出他的心理狀況和他處事的方法。例如,一位心境較好的考官,在你進入考場後,他會以微笑和親切的目光迎接你,說話的語氣也平穩;相反,性格比較內向、心情不好的考官,笑容很淡,似乎很勉強,他是為他的職責而啟動了笑的機能,他講話是比較生澀的,他不是衝你來的,而是他性格養成或其他原因導致的,你不能因此產生錯覺,影響情緒。

還有,因為某事導致情緒不佳的考官,會把那還沒有完全消除的壞情緒帶到考場裏,雖然不是對著你,但會讓考生倒黴。在這樣的考官麵前,最好不要展示充分的自信,但也不可太卑微,講話的語速偏慢一些為好。

在麵試的過程中,你要根據考官的表情和舉止,體察他的態度。比喻你在介紹自己的某個特長或者某段實習經曆,麵試官卻不時地移開目光,或者抬腕看表,那就表明他對介紹不在意、沒興趣,你就應當盡快跳過,機靈地轉換話題。

麵試官一再詢問或反複證實某一方麵的問題,如英語、計算機的等級證書等,實習的情況與收獲,那麼說明該公司特別在意這方麵的情況,你應該把獲得的證書一個不少地展示出來,把自身的特長一一介紹出來。當你提出工作待遇等方麵的要求後,考官的臉色和態度沒有剛才自然,那麼說明對方在這個問題上持保留意見,他也難得做主。

你確實認為達不到待遇要求就不準備受聘,可以直接說出來,聽考官答複後再做決定。假如所求職位在發展前景上很有潛力,你也願意改變原有主意,那麼在此時就應該巧妙地表示願意自己的態度,從而避免因為待遇問題錯過一個良好的機會。

有些時候,想真正解讀出對方的心意,不能隻聽他說了哪些話,更要緊地是看他是如何說出這些話的。心裏就該合理掂量了。

要始終表現出對考官的尊重與信任,這是一條根本原則。你對考官表現出信任,考官才能相信你。這是人際關係中的互動原理,也是互惠的法則。

察言觀色涉及諸多因素,需要不斷體會、總結。你在應聘前一是與同學多交談,獲取經驗,二是向往屆的同學請教,三是通過電視等途徑學會分析。掌握一些主要要領後,吃虧的幾率就會大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