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阿德勒談靈魂——讓心靈支配你的肉體(1 / 3)

《人性的優點》reference_book_ids\":[6926436050361437198,7116814441982757925,6959122722664287246,6941314273947683871,7270457990711348282,7267090248515980344,72573550771012925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6,\"start_container_index\":2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9},\"quote_content\":\"《快樂的人生》reference_book_ids\":[6875174673097690126,6941314273943505951]}],\"3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07,\"start_container_index\":3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1},\"quote_content\":\"《千手觀音》reference_book_ids\":[7020290000730197029]}],\"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start_container_index\":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阿德勒的智慧》reference_book_ids\":[6955675062963866661,7254863607404432441]}],\"1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7,\"start_container_index\":1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9},\"quote_content\":\"《阿德勒的智慧》reference_book_ids\":[6955675062963866661,725486360740443244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阿德勒對人類個體心理有出色的研究並取得卓著成就。他所倡導的個性發展與社會精神,對現代心理學產生深刻影響。在阿德勒看來,隻有將肉體賦予高尚不俗的靈魂,才能體現行為的偉大。對每個人來說,要不斷清掃心靈上塵埃。

心靈和肉體是一種完美的合作

人們對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到底是心靈支配肉體呢,還是肉體支配心靈。

——阿德勒

心靈支配肉體,還是肉體控製心靈?這個問題困擾了哲學家幾個世紀,至今沒有誰能說服對方。其實心靈和肉體都是生活的表現。

人的生命從始至終,精神和肉體的合作就在不斷進行著,他們就像一個相互的整體,不可分割。精神就像發動機一樣,可以將人體的潛能全部激發出來,使身體變得強壯。我們的思想可以通過身體的動作、表情和行為表現出來。心靈的功能在於為肉體定下行動目標,所以它在生活中往往占據主宰的位置。但是肉體也不然影響心靈,因為再有意義的心靈活動,缺少了肉體這個執行者都毫無意義可言。了解這一點我們似乎就能更清楚地明白心靈與肉體的關係。

能夠預見個體運動的方向,是心靈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它為肉體定下了前進的目標。也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能優於其他族類,在這個世界上更自由地生活。

清楚地了解心靈和肉體的完美合作,可以使我們能夠清楚地製定前進的目標,而不是陷入無邏輯指導下的散漫、無意義的活動之中。

《阿德勒的智慧》有這樣一句話:“從生命伊始,到其結束,生長和發展的協力合作都是一直繼續不斷的。肉體和心靈猶如不可分割的整體的兩部分而彼此互助合作。心靈猶如一輛行駛中的汽車,它用它在肉體中能夠發現的所有潛能,來幫助肉體進入一種麵對任何困難都是安全而優越的境界。”在阿德勒看來,心靈寄居於肉體之中,隻有同時擁有心靈和肉體的個體才能成為一個人。

從個體的出生之日起,兩者就協力前行,彼此的努力都是為了人這個整體。心靈給肉體提供前進的目標與指導,肉體的承受程度直接影響著心靈所定的計劃成功與否。通常人們稱心靈為人類發展製定的目標為生命目標。這就注定了心靈在兩者關係中的支配地位。空有肉體的人我們稱之為植物人,那麼有空有靈魂的個體嗎?至少在現階段我們無法證實。所以從這個方麵講,肉體又是完全製約著心靈的。人類對其環境所做的改變,被人類稱之為文化,我們的文化就是人類心靈激發其肉體所做出的各種動作的結果。在肉體的每種活動、每種表情,甚至每種病症中我們都能看到心靈目標的銘記。每項活動的完成都必須依賴於身體和心靈的完美融合,所以心靈和肉體是天然的合作共同體。生命目標要考慮身體的承受能力。肉體的行為要完全符合心靈的認知。

基於此,人們要認清自己內心,才能不會做出超出自己身體潛能的錯誤行動。同時更要積極進行肉體的訓練,才不會讓心靈製定的生命目標落空。

生存還是生活?這值得深思

肉體影響著心靈,做出動作的是肉體。心靈隻能在肉體所擁有及它可能被訓練發展出來的能力之內指使肉體。

——阿德勒

心靈給予我們工作上的啟發,為肉體定下動作的目標,並在人的各種表現中顯現著它的指導地位。但是心靈也隻能在肉體所擁有的,或者說可能被訓練發展出來的能力內支配肉體。於是,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身體的合宜程度是解決許多困難的必要條件。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也在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感歎力不從心,身體的潛在能力已經無法承受心靈的支配。細心觀察我們發現發出這樣感歎的人通常有兩種。其一,年逾古稀。這類長者承受著自然規律影響的結果,我們無力改變;其二,正值人生壯年,身體卻開始頻頻亮紅燈。現在這一類人群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在他們的口中我們甚至聽到這樣的話語,“前三十年用命賺錢,後三十年用錢換命。”且不說錢真的能換來命嗎?就說用命賺錢這件事有必要嗎?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是不能用它來換錢。商品社會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可是有錢也不是什麼都能換回的,尤其是生命。請不要在纏綿病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曾經忽略了多少生活的意義。

我們幾乎每天都沉浸在快節奏生活中。“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離我們而去。”英國歌手約翰·列依的話無疑成了現代人的寫照。為了趕時間,我們不得不在路途中步履匆匆;為了趕時間,我們不得不在餐廳裏狼吞虎咽;為了趕工作,我們不得不在公司裏挑燈夜戰……我們好像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每個人的腦海裏隻有一個概念:“快一點,快一點,再快一點”。

不知從何時起,“壓力山大”成了都市白領自嘲的流行語,“過勞死 ”成了一個威脅當下人健康甚至生命的熱名詞。健康在忙碌中嚴重透支,快樂在忙碌中漸行漸遠。很多人因此來不及休整自己,來不及欣賞生活的美好,來不及享受親情之美,甚至來不及給他人一個微笑……青春年華在忙碌中失去,美麗容顏在忙碌中褪去,溫情在忙碌中淡漠,等到你有一天驀然回首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生命已經消耗殆盡。一個人哪怕是子孫滿堂、晚年富貴,都逃不過勞碌的一生,最後隻會感覺生活是那麼的寡味,人生是那麼的無奇,自己白來了世界一遭。大多數人所能換得的,除了蒼老的容顏和疲憊的心,還有因為錯過而生的懺悔。當一個人丟了慢節奏、將“忙”注入了他的生活時,煩躁、不安、苦痛和勞累就會接踵而來,讓我們來不及享受真正的生活而失去自我。

“世界太大,而我們是如此的渺小。在這有限而又短促的生命中,需要我們承受的事情太多,這些事情壓在我們脆弱的心靈之上,心靈如何承受啊?”阿德勒《阿德勒的智慧》中這樣說。

在生活中,我們感知周圍的事物,形成自己的觀點,作出相應的評價等,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通過我們的心靈世界來完成的。我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有時連自己忙些什麼都搞不清楚,有多少是必須做的,又有多少是無聊瑣事呢?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吧,釋放自己的心靈,看清自己,什麼使我們最想做的,必須做的。

聞名於世的美國成人教育大師戴爾·卡耐基,他潛心研究心理學知識,對人類的心理特征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他把演講、推銷、勵誌、智力開發融為一體,從而開創和發展了一種獨特的成人教育方式。國際卡耐基成人教育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多達一千七百餘個,可謂遍布全世界。接受這種教育的,不僅有明星钜賈、各界領袖,也有軍政要人、內閣成員,甚至還有總統,人數多達幾千萬,影響了幾代人。卡耐基曾意味深長地說:“我的成功其實很簡單,我經常留一些時間與自我的心靈對話。不過,我留的時間要比別人多許多。永遠要記住。你的心靈就是你一生的寶藏,你要不斷地挖掘它。你如果忽視了自我的心靈,這世上,還有什麼不可以忽視的呢?”

卡耐基成人教育有一個重要的核心,就是讓人要珍視自我的心靈。他所著的《積極的人生》、《人性的優點》、《快樂的人生》都從不同角度反複強調了這一點。

與自我心靈對話,不僅是簡單的自我心靈回歸。要深刻的理解並學會這一本領,從而擴大心靈生存的空間。當你心靈的生存空間擴大,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就是真正的自我,一個全新的自我。請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寬。一個全新的你會帶給你一個全新的未來人生。

殘缺中往往孕育著強大的靈魂

隻要心靈找出了克服困難的正確技術,有缺陷的器官即能成為重大利益的來源。

——阿德勒

我們都知道身體有缺陷的人,並不一定遠離成功。身體的缺陷雖然會對個體造成很多阻礙,但是這些阻礙卻不是不能超越的。隻要心靈足夠強大,能夠運用其能力設法克服困難,那麼這些人就有可能和那些承受較少負擔的正常人一樣取得成功。

我們也許為生活奔波疲憊不堪,心中的鬱悶得不到發泄,可當我們放棄那些無謂的煩惱時,就會感到真的沒必要為小事發愁,況且有些煩人的事情是自己所無法控製的。

滑稽明星斯格特小時候因為有個大鼻子,在學校同學們都嘲笑他是“大鼻子斯格特”。他為此而自卑,整天悶悶不樂,從不和同學一起玩,集體活動也從不參加,沒事他就看室外的風景。

數學老師瑪麗亞注意到了整天憂鬱的斯格特,有一天下課後,她發現斯格特又趴在窗戶前,於是她就走到斯格特身邊問:“你在看什麼呢?”

“有個人埋葬了一條小狗,多可愛的小狗啊,它真可憐。”斯格特悲傷不已。

“這情景太讓人傷心了,不如我們到另一扇窗戶那兒去看看吧。”瑪麗亞拉著斯格特的手來到另一扇窗戶邊,她推開窗子問道,“孩子,你看到了什麼?”

窗外是一個花壇,花壇裏的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燦爛芬芳,斯格特的心情豁然開朗,所有悲傷一掃而光。

“孩子,你看,你選錯了應該打開的窗戶。”瑪麗亞指指窗外的美景,撫摸著小男孩的頭說,“你沒發現嗎,其實你的鼻子很可愛,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還是很難過。

“你可以換一扇窗戶的,你可以試著向大家展示你鼻子可愛的一麵啊。”

不久,學校舉行了一個小型話劇演出,瑪麗亞鼓勵有斯格特扮演一個很適合他的角色。在瑪麗亞的幫助下,斯格特的演出獲得了成功。在演出中由於他的大鼻子而博得滿場喝彩,學校裏的每個人都知道了這個大鼻子小明星。

眾所周知,後來,斯格特長大後成為了好萊塢裏最受歡迎的滑稽明星之一。

殘缺中往往孕育著強大的靈魂,斯格特正是有了這份殘缺,才使得他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很多藝術家都遭受過缺陷之苦,比如年代雖然離我們較為久遠但仍耳熟能詳的《二泉映月》的演奏者盲人阿炳,以及近年在春晚一炮而紅的《千手觀音》中美麗的舞者們等,這些人雖然身有缺陷,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為什麼能夠將心靈建設得如此美好呢?因為在他們被我們所熟知之前,他們的身心已經接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錘煉。

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被上帝賦予了更多恩賜的人,應該珍惜我們的所有,向那些身有缺陷,卻依靠自己強大的心靈控製能力取得成功的人學習。因為從某些程度上講,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心靈是有缺陷的。

阿德勒這樣說過:“身體有缺陷的兒童,盡管遭受到許多困擾,他們卻經常比身體正常的人有更大的成就。身體障礙是一種能使人向前邁進的刺激。”究其原因,這些人是因為身體的缺陷,讓他們即使擁有強大的心靈,也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心力,才能使他們的肉體趨向優越,從而達成相同的目標。但是佼佼者的力量在這時就起了作用。他們用事實鼓舞著和自己同樣遭遇的夥伴,告訴他們盡管身體的缺陷造成了許多阻礙,但是這些阻礙卻絕不是無法擺脫的命運。

所以,“隻要心靈能找到克服困難的正確方式,有缺陷的器官甚至能成為重大的利益來源”,成為阿德勒人生哲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當然不能說是身體的缺陷給他們帶來了成功,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講,缺陷讓一些人把自己的心靈建設得更堅固,生活的意義也更明確,而這些正是走向成功所必需的品質。

學會讓心靈和肉體更契合

人類永遠不可能如四處走動的動物那樣生活,所以隻發展肉體對人們而言自然是不夠的。

——阿德勒

對於心靈和肉體的關係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比喻:鼠標與鍵盤如人的器官(眼睛、耳朵、皮膚等感官),電源就是維持人身體生存活動的能量,主板就是人的身體,硬盤與內存就是人的內記憶庫(再細致的區別是,硬盤存儲的資料就如人體的先天基因信息,而內存則是人體在後天中外部來來往往獲得的信息一樣),U盤(移動硬盤)就是人體的外記憶庫(如資料及書籍等),CPU就是人體的大腦,數據線就是人體的神經線。另外的顯卡是電腦將記憶或運算時得到結果的形像表現(借助數據線和顯示器),聲卡則是電腦在某種運作過程中聲音的表達(借助數據線和音響)。這跟人腦中某一區域存在有某一功能的道理一樣。我們在通過電腦與人體整個情況對比之後,明顯地感覺到電腦所缺欠了一樣最重要的東西——主觀能動性(靈魂)的存在。縱然電腦也會有大腦存在——CPU,能夠進行運算(像人腦內部思維一樣);但是,它沒有靈魂,也就缺乏了主觀能動性,隻能成為人的傀儡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