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愛情的彼此,如果能夠包容對方的缺點,那麼生活剩下的就隻是對彼此優點的欣賞,又怎麼會不幸福呢? “一個人的勇敢程度和合作能力大小可見於他對異性的接近方式。”阿德勒如是說。
不敢正視愛的人是無法成功的。愛是一個需要極大的勇氣才敢涉足的領域,從此你將擔負兩個人的幸福。
一個隻敢把自己的活動範圍限製在自己的家庭中的人,是絕對沒有辦法得到愛情的。因為他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家庭之中的原因,就是缺乏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沒有社會感,對陌生的世界缺乏安全感。試想,一個自己都沒有安全感的人,怎麼能給他人安全感?可以這麼說,對於愛情都沒有勇氣的人,勇敢程度和與人合作的能力一定是極低的。他隻把興趣停留在極少數最熟悉的人那裏,因為他害怕在與別人相處時,他人不能以他習慣的方式來讓他控製局勢。
對於這類人,有一種認知叫俄狄浦斯情結。其實他們多數隻是被母親寵壞的孩子,他們兒時的經曆、受過的教育使他們相信:他們的願望被實現是自然發生的,所以根本不願意憑借自己的努力從家庭範圍之外贏取溫暖和愛情。那麼在他們的愛情觀裏,愛人不是與之合作的伴侶,而是仆人。這樣的人注定會是愛情世界的失敗者,他們不能勇敢地邁出自己的生活圈子,隻會無限誇大愛情的難度,或者輕視愛情的魅力。他們隻願活在自己熟悉的氛圍裏。這種膽小的人必然是無法麵對愛情以及婚姻生活中紛至遝來的問題的。
生活中不能將伴侶理想化
浪漫的理想會排除掉所有戀愛對象,因為現實中沒有什麼愛人能達到理想水平。
——阿德勒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於愛情更是不能苛求完美。有的人會想象一種浪漫、理想或不可企及的愛情,這樣他們便可沉迷於感覺中,而不需在現實中找一位伴侶。
從前,一個小夥子給自己的新娘寫了一首詩,然後將它塞進一個玻璃瓶中,扔進了大海中。許多年後,有人在巴厘島附近的海域發現了這個漂流瓶和裝在裏麵的情詩。情詩的內容是這樣的:
這封信是我對你的愛。可是,我不敢肯定你將在什麼時候看到它。或許,這隻漂流瓶一直在大海中漂流下去,你永遠都看不到它。或許,它終有一天會展現在你麵前,再一次表達我對你熾熱的愛意。
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向你保證,我會愛你一輩子,我會用一生的時間守護你,陪伴在你的左右。即使我們已經變成了牙齒鬆動的老人,我也會深情地親吻你,就像我們的初吻那樣甜蜜。
——愛你的丈夫,湯姆
發現情書的人曆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湯姆妻子的聯係方式,並把這封情書郵寄了過去。之後,他收到了這位夫人的回信。但是內容卻讓他大吃一驚。在信中,這位夫人首先表達了對他的感謝,然後,這位夫人用憤怒的語調說道,我和湯姆早就分開了,他有了別的情人,而我們就此分道揚鑣,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
湯姆在情詩中表達的愛情是熾烈的,然而他的婚姻結局卻是帶有諷刺性的。難道強烈的愛不能保證婚姻的完滿嗎?難道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
這正是婚姻中讓人倍感矛盾的所在。人們發現,當兩個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後,愛就慢慢地從婚姻中消失了,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對此,阿德勒解釋說:“婚姻中的人往往喜歡拿自己的婚姻和外在的感情進行比較,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婚姻關係並不能帶來比外在感情更多的愉悅時,他們就會對自己的婚姻關係感到不滿,從而造成婚姻中的裂痕。”
一些偉大的文學作品也將眼光放在了婚姻之外的愛中,對婚姻中的愛絲毫提不起精神。比如《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這兩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是通過對婚姻之外的愛的追求而否定了她們婚姻中的愛。
在現實生活中,處於婚姻關係中的人也往往會忽視了愛的存在。他們經常談論的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比如丈夫的衣服或者妻子的廚藝,很少談及自己與愛人的感情。或許這些處在幸福婚姻中的人認為愛已經成為他們彼此身體中的一部分,不值得一再提起了吧。
阿德勒說:“愛可以使婚姻幸福,也可以使婚姻破裂。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如果在婚姻中,彼此可以包容對方的缺點,並一如既往地深愛對方,那麼他們的婚姻將是幸福的。然而婚姻生活是一麵鏡子,它可以迅速地將雙方的一切本性都毫無隱晦地展露在彼此眼前。麵對著在浪漫愛情中尚未察覺的缺點,夫妻雙方很少能夠彼此包容。對於突如其來的發現,他們往往會陷入失望、不滿之中。不論哪一方心懷抱怨,他們的婚姻都將會遭受重創。”
在甜蜜的愛情世界裏,女人編織了一襲華美的羽衣並將之披在自己所愛的那個男人身上,她們沉醉於自己精心營造的美好幻境中。所以張愛玲有句忠告:“婚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麵爬滿了數不清的虱子。可惜的是,女人的眼中隻有那襲華美的袍子,而不能或者不願看到那上麵的虱子。”
婚姻也需要準備和學習
如果沒有經過學習,成人生活所麵臨的危機是很難應付的。因為我們一直都習慣遵照自己生活風格的習慣對所麵臨的問題做出反應。
——阿德勒
在各種文學和藝術作品中,我們越來越頻繁地發現諸如“愛情字典”“我們為愛還在學”等詞或句子,可見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愛情以及婚姻不是人的一種天生技能,很多成年人在婚姻這門學問裏,可能並不比兒童了解得更多。
阿德勒說:“人對於愛情和婚姻第一個要學習的就是對待的態度。如果我們細心總結,會驚奇地發現,很多人的愛情態度在五六歲時便已初具輪廓了,對愛情和婚姻的展望就已經形成。兒童很早就顯現出他們對異性的興趣,並選擇他們喜歡的對象,這時,我們絕不可以錯誤地認為這隻是一種不成熟的、胡鬧的或者性早熟的表現。我們不應該嘲弄它,或拿它當笑話。相反我們應該把它看作這是他們邁向愛情和婚姻準備的一個步驟。”在阿德勒看來,孩子在心中建立一個正確的認知,會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以教養良好、真誠奉獻的姿態和對方交往。我們將會發現,這些孩子會成為一夫一妻製最忠誠的擁護者。即使他們父母的婚姻並不十分和諧,他們也不會受其害。因此,婚姻是需要準備的,不僅僅是在物質上,一樁美好的婚姻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準備。
雖然愛被人們不斷地談論,但是它仍然被許多人所誤解。大多數人對愛存在著錯誤的認識,阿德勒將其歸納為三個方麵:
一、大多數人把愛看成是如何被愛的問題,而不是如何愛人以及自己有無愛的能力的問題。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人們盡力使自己具有吸引力,盡力讓自己看起來更可愛。對於男人來說,他們會努力拚搏、積極進取,使自己可以取得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因為從男人的角度來看,女人更喜歡經濟基礎雄厚、社會地位高尚的男人。事實也的確如此。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關於吸引力的調查,通過這項調查,他們發現,在人們中間存在著一種匹配現象:人們在挑選配偶的時候,往往喜歡那種可以和自己條件相匹配的人。比如,“門當戶對”;漂亮的女人喜歡帥氣的男人,如果男方在外貌上無法與女方相匹配,那麼他必須在經濟地位、社會地位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男人們都深諳此道,所以為了能夠獲得女性的喜愛,大部分的男人都會努力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對於女人而言,她們則會使自己的外表看上去更加美麗,自己的性格更加可愛。而這也可以用匹配現象來加以解釋。
二、很多人把愛看成是關於尋找愛的對象的問題。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經常聽到人們發出這樣的抱怨:自己的愛情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彼此不合適;自己之所以還沒有找到愛情,是因為還沒有合適的人出現。這是一種深受社會傳統影響的觀點。在社會傳統中,兩個人的結合是要考慮多種因素的,比如財產、權力等。在這種情況下,愛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而合適的結婚對象成為婚姻中主要考慮的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浪漫主義開始盛行。在這種注重個人感覺的思潮影響下,人們更看重對象給自己帶來的身心愉悅。因此,尋找合適的對象成為了人們對愛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
三、許多人將愛看作是一刹那的情感體驗,而不是一種永久性的狀態。這在上文中已經反複討論過。人們往往追求一種浪漫激情之愛,並把這種愛看成是彼此之間深深相愛的證明,而當這種愛的激情程度逐漸降低後,他們就會覺得兩人之間的愛已經消逝,並作出分手的決定。許多人對於愛的認識就停留在這一階段,他們不會將平淡的婚姻生活當作是愛的存在的證明。
由此可見,人們對愛的誤解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他們總是將愛看作是一種偶然的幸運的情感碰撞,看作是一種“緣分”,而從沒有認識到愛是需要經過學習才可以習得的能力。
阿德勒對愛的理論指導實踐,是希望我們可以更好地享受愛的甜蜜,那麼,就讓我們更新自己的認識,摒棄自己錯誤的觀點,認真地學習、實踐愛的藝術吧!
愛,一定要學會主動表達
一個人,如果他不敢在外界勇敢地對待愛情問題,那麼他便永遠無法成功地解決這一問題。
——阿德勒
阿德勒說:“在人們天然的認知中,至少在我們的文化情況下,對於男女之間愛情的締結,通常人們多期望男性采取主動,先表示出愛慕之意。無論男人女人基本都有這樣根深蒂固的認知。那麼隻要這種文化要求繼續存在,男性要想更好地獲得愛情,那麼就要學會勇敢地表達愛。”其實對於這種認知,為什麼在某種程度上阿德勒是鼓勵的,因為在他看來,它需要男性培養出一種主動、不猶豫、不退縮的生活態度,而這恰恰是人類取得生命的發展、人生的成功所必需的品質。這種生活態度,能夠使他們在麵對生活問題時更積極,更有勇氣和信心。
愛情的追求,需要有一個人占主動,因為在戀愛開始就兩情相悅或一見鍾情的人極少,因為男孩可能比女孩“臉皮厚”,不怕被拒絕。男孩被女孩拒絕一百次,他可能還會堅持追求這個女孩,而女孩常常忍受不了男人的一次拒絕。女孩往往不能死纏自己中意的男人,因為這樣會被世俗看成放蕩,而男人對一個女孩死纏爛打,往往會被人看成是征服女孩的一種氣概和無畏。因此,在戀愛的“攻防”中,男人往往要主動一些,當然,在現實中的戀愛裏,辛苦的常常也會是男人。
男人在愛情的追求上縮手縮腳,受害的是他自己。很多的大齡男青年婚姻問題得不到解決的原因,往往就是缺乏主動。他們不知道,對自己心愛女孩的追求,那是正大光明的事,沒有必要瞻前顧後。可是,很多男人不敢對自己中意的女孩主動追求,他們有很多擔憂,而那些擔憂有些常常又都是多餘的。
還有就是很多被女孩拒絕的男人,在其他人麵前常常會因此感到無地自容,其實,這隻是一個人單方麵的感覺。在更多人的眼裏,男人追求一個女孩,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那都是一件美好的事,因為那可以顯示出一個男人的多情與血性。追求成功了,那就是完美;追求失敗了,那也是人生的一段浪漫。
麵對挫折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樣逃避責任,退回自己的安全堡壘,而是積極地麵對,努力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會誇大困難的能力,相反會有一種“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良好心態。也許正是這種人們本能的對於男性的要求,才使得男性在社會中獲得了更多的成功。
阿德勒說:“一個人,如果他不敢在外界勇敢地對待愛情問題,那麼他便永遠無法成功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愛情方麵,不僅男人要主動,女人也得主動。
女孩都希望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可是,在愛情的選擇上,女孩往往隻會在“防守”中選擇,而男人卻是主動“進攻”者,因此,在這種“防守”與“進攻”的感情交鋒中,女孩往往處於被動。因為女孩就像坐在主人宴席上的食客,很少有人會主動要求廚師做自己喜歡吃的菜,她們對端上來的“菜”隻有選擇權。有的人為了“填飽肚子”,對擺在麵前的“菜”或是將就著吞咽,或是勉強著吞咽,不少人很難吃到可口的“菜”。有人說女孩是一個弱勢群體,其實在戀愛中也不例外,很多女性婚姻的不幸,往往就是錯在最先的被動選擇上,因為開始是“將就著或是勉強著吞咽”,吃下去以後往往會“消化”不好,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