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層 心理康複館|心病還需心藥醫(1)(1 / 3)

ROOM.1 恐怖症診室〔恐怖源於過分的自我壓製〕

這裏的門關得緊緊的,艾麗思不知道裏麵發生著什麼。偶爾門打開,一個人從裏麵出來,艾麗思可以瞥見屋裏的布置。屋裏布置也很簡單,好像隻有兩張單人沙發,沙發之間是個小茶幾。另外,屋裏有一張寫字台,一把椅子,還有一個小書架,一個文件櫃。心理谘詢師笑著把下一個要谘詢的人帶進門,門又關上了。

看過“就診須知”,艾麗思知道心理谘詢是要為來訪者保密的,不可能讓她看別人谘詢的過程。但她是個好奇心極強的女孩,忍不住想知道心理谘詢到底在做些什麼,怎麼做。於是,她決定采取特別的方法。

她決定假扮成有心理疾病的人。

門再次打開,一個男孩走出來。她急忙走過去,對心理谘詢師說:“您好,我要谘詢。”

“好,請進。”心理谘詢師伸出手來,艾麗思忙伸出手和他相握。心理谘詢師的手溫暖厚實,給她一種踏實的安全感。他身材中等,國字臉,兩眼炯炯有神(其實,現實中做心理谘詢是必須預約的)。

心理谘詢師和艾麗思都坐下後,心理谘詢師先作了自我介紹,但是他並沒有問艾麗思的名字。然後他隨便聊了幾句,便問道:“你今天來有什麼問題嗎?”

“我有廣場恐怖症。”艾麗思曾聽說過這樣一個術語。

“廣場恐怖症?”心理谘詢師問,“具體有什麼表現呢?”

“具體表現,”艾麗思沒有心理準備,“就是一般的廣場恐怖症的表現。”

“是什麼樣子呢?”

“就是到了廣場就害怕。”艾麗思一說完,從心理谘詢師的笑容中就知道自己露餡了,於是她笑著坦白,“我就是有些好奇,想知道心理谘詢是怎麼回事,心理疾病和心理治療又是怎麼回事。”

“就是嘛,何必偽裝成心理疾病患者呢?心理谘詢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方式,具體方法很多。你有心情不好、人際交往困難等,都可以做心理谘詢。如果擔心自己心理問題較為嚴重,可能是精神疾病,可以直接到符合規定的醫療機構的精神科就診。雖然合格的心理谘詢師也有能力解決一些精神疾病,但是按照《精神衛生法》,隻有心理治療師才可以做精神疾病的幹預。有的人不敢做心理谘詢,認為心理有問題的人才做谘詢,而且心理有問題就是精神病,這完全錯了,即使心理問題嚴重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也不表明就是精神病。我這個診室是恐怖症診室,恐怖症就是心理疾病,但並不是精神病。恐怖症患者不是瘋子。”

“那麼,什麼是恐怖症呢?”

恐怖症的例子

“害怕別人都不會怕的一些事或物。比如有個女孩突然開始害怕見男性,上課也不敢看男老師,隻好低著頭上課。後來發展到連女性也不敢看,最後隻好退學。這就是一種恐怖症。”

“真可怕,她一定很痛苦。”

“是啊,本來她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考研肯定沒問題,現在卻每天待在家裏。”

“這種病能治好嗎?”

“當然可以,但不是靠吃藥,而是靠心理谘詢。”

“怎麼做呢?”

“她到這裏來,告訴我她的心理問題。我會問她一些問題,比如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恐怖症狀?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問問她的想法,還有她現在的生活狀況、過去的經曆等。”

“為什麼還要問過去的經曆?”

“因為這些情況,包括過去的一些事情,都可能和症狀的發生有關。心理谘詢師好像一個偵探,通過這些資料,可以知道症狀的來源。就拿害怕見人的女孩來說吧,她的情況是這樣的:她是一個很守紀律的好學生,在性的問題上觀念也很保守。有一天,同班一個大大咧咧的男孩忘了拉褲子的拉鏈。她好心好意地提醒他,想不到那個男孩為了掩飾自己的窘迫,說:‘你怎麼會看到那兒?’當時她十分憤怒,高聲斥責,對方也道了歉。從此之後,她特別注意自己的眼睛,怕自己看不該看的地方。可是她發現,經常一不注意眼睛就‘自動’轉向不該看的地方。她很生氣,罵自己不知羞恥,但是沒用,好像有個魔鬼控製著她的眼睛。不僅如此,魔鬼還使她控製不住地去想‘性’的主題。從這時開始,她就害怕看男性。後來,她又開始擔心別人能看出她的眼神有問題,於是連女性也開始害怕。”

“那怎麼辦呢?”

恐怖症的真相

“如果方便,當然最好去找心理谘詢師了,在谘詢師的指導下解決。當然也可以試試自我調節。自我調節的關鍵是停止自我壓製。例如,這個女孩嚴格要求自己的眼神,結果眼神就出了問題;她嚴格防止自己想性,結果腦子裏忍不住想。如果幹脆告訴自己,看就看了,想就想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症狀反而會減輕。

“古代有一個故事。一個財主家財萬貫,但還想發更大的財。一天他遇見一個道士,號稱會煉金。道士讓財主拿出一百兩黃金做‘種子’,把黃金、鐵和一些藥粉放在爐子裏煉一百天,鐵就能變成金。實際上,這個道士是在騙他。一百兩黃金早已被道士偷走了。那麼,一百天之後,財主打開爐子發現沒有黃金怎麼辦?道士早有安排。他告訴財主,要想煉金成功有個條件,就是財主必須每天親自守爐子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小時。在守爐時,千萬不要想到‘黃狗熊’,一想黃狗熊就煉不出金了。財主想:‘這沒問題,我閑著沒事想什麼也不會想黃狗熊呀,想黃狗熊幹什麼?’結果,他在守爐時,控製自己‘千萬不要想黃狗熊’,結果一不小心就想起了黃狗熊,越控製越失控。最後,道士打開爐子,裏邊沒有黃金,反而訓斥財主一通:‘你是不是想黃狗熊了?都怨你讓煉金失敗了。’

“道士掌握了心理學規律,人越控製自己不想什麼,就越會想什麼;越控製自己的眼睛不要看什麼,就越會看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隻有放鬆自己,隨他去,反而會想得少些。

“這種問題往往發生在過分傳統的女孩和男孩身上,她(他)們對性過於排斥。實際上,年輕人的生理、心理都趨向成熟,想性問題並不是什麼下流的事,隻要在行為上不出軌就行了。”

心理谘詢師沉默了。屋子裏一片寂靜。過了一會兒,艾麗思說:“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困擾。我想象的愛情應該是無比純潔的、美好的,但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本書,知道了性。我想怎麼這麼下流,可是越這樣想,越會想到和性有關的事情。我不敢和朋友說—怕她們說我下流,也怕她們反過來說我封建。我是不是也有輕度的對人恐怖症呢?”

心理谘詢師溫和地說:“病和健康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嚴重了我們就叫對人恐怖症,不嚴重就不是。你遠遠不是對人恐怖症,但是也遇到了這個問題。性本身並不下流,是你的觀念要改變。

“有真正的對人恐怖症的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總覺得別人能從他的眼神裏看出他內心的想法或者邪念,所以特別怕見人。實際上,別人怎麼可能知道他心裏的想法?除非有特異功能。但是我們很難說服他,很難讓他相信別人看不出來。我經常問他們:‘你怎麼知道別人看出來了?’他們會說:‘因為別人的表情變了。他一看見我,就鄙夷不屑,或者轉頭,或者皺眉。’實際上,他們完全是疑心生暗鬼,哪有這樣的事?即使他們的對人恐怖症很嚴重,別人也隻是覺得他們緊張不放鬆,並不能看出他們心裏的念頭是什麼。我總是建議他們找幾個很熟悉的人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測。比如問熟人:‘你有沒有發現我的眼神不正常?知不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他們往往不願意去驗證。隻要鼓足勇氣去驗證,他們便會發現是自己過於敏感了,原來別人看不出什麼來。”

“改變了觀念,也找人驗證過了,知道別人看不出來,是不是對人恐怖症就會好了?”

“不一定,有的人會好,有的人還是不行。不過即便沒有好轉,也可以嚐試請心理谘詢師來幫助解決。”

“知道了,謝謝。”艾麗思說,“您講得很清楚,隻可惜我不能親眼看看心理疾病是什麼樣子。”

“可以,”心理谘詢師說,“隔壁的抑鬱症模擬館就是實況模擬。你看看就知道了。”

“好,我去看看。”

ROOM.2 抑鬱症模擬館〔抑鬱源於消極、被動和不自信〕

“我是大學生通訊社的記者。”艾麗思掏出沒有用過的記者證,“我知道不可以采訪抑鬱症患者,我也不打算采訪他們,我隻想看一下抑鬱症患者的生活,看看抑鬱症的表現。恐怖症診室的心理谘詢師說這裏有抑鬱症的實況模擬,我可以看看嗎?”

“我需要先看看你的心理測試結果。”心理師(心理谘詢師和心理治療師通稱心理師)看了看艾麗思的測驗結果,很痛快地答應了艾麗思的要求,“你的心理健康狀況很好,可以去看。你看,這個人。”心理師指了指屋子裏的一個挺大的人像,那是一個無精打采的年輕男人。在胸口左邊,心髒的位置有個門,“進去就是模擬館。”

沒想到這麼順利,艾麗思高興地推門進入模擬館,但馬上愣住了。

抑鬱的表現

她沒見過這麼荒涼破敗的屋子。屋子裏滿是灰塵,門窗都關著。窗戶不知是掛著窗簾還是被厚厚的塵土遮蔽了,透不過來多少光,屋子裏很暗。牆都脫了皮,露出磚來。屋子裏家具很少,一張沙發上滿是灰塵,還有一張很舊的沙發床。床上躺著一個“老人”,瘦骨嶙峋,臉黃得像蠟一樣沒有一絲血色。

艾麗思問那“老人”:“您好,老伯,這兒怎麼這麼髒啊?”

“老人”不回答,一雙無神的眼睛看著天花板。

艾麗思再問,“老人”還是不答。艾麗思不知道該怎麼做,隻好也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艾麗思受周圍氣氛影響,心境漸漸變得灰暗了。

“刮風天站在窗口,看著地上的包裝紙、食品袋像飛鳥一樣掠過窗際,灰天灰地中,我的心也是灰色的。我並不苦悶,也不難過,隻是什麼也不願想,什麼也不願做,沒有激情,沒有願望,那一刻,生命使我困惑。”艾麗思想起了朋友說過的這番話,這番話正是艾麗思現在的感覺。疲倦的艾麗思坐在沙發上,沙發非常髒,但是艾麗思沒有擦沙發上的灰塵。疲倦壓倒了她。她沒有低頭看自己的衣服,即使看,在這陰暗的屋子裏,看到的衣服也會是灰色的。“這就是抑鬱。”艾麗思想。

不知道過了多久,“老人”開始講話,他的聲音有氣無力,像一縷煙飄浮在屋子裏,他不是和艾麗思說話,可能根本不知道艾麗思的存在:“我走不出戈壁了,都是沙子、灰土、碎石頭,還有垃圾。”他停了好久,又開始說,像是說夢話:“霧,髒乎乎的,這是什麼顏色?唉,我要死了,裹屍布把我裹上了,我動不了。我被埋了,土壓上來了,壓在我胸口,我喘不了氣。

“死就死吧,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老人”歎了口氣,“我這個人沒用啊,我什麼本事也沒有,什麼也幹不成。活著也是別人的累贅,浪費家裏的錢,給別人添麻煩。

“一天到晚學習、讀書,讓我考研出國,誰管我心情好壞……”

“老伯,醒醒,您做噩夢了。”艾麗思推推“老人”。

“我醒著呢。”“老人”說。

“您怎麼會醒著,明明是做夢。”艾麗思情緒也不高,本來也沒有多大興致管別人的事,但是“老人”太糊塗了,她還是要告訴他實情,“您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考什麼研?是我們這些年輕人要考研。您說的那些苦,是我們的苦,不是您的,顯然您是在做夢。”

“我今年二十二歲。”那“老人”說,“你看到我這麼老,是我的心老了,你看到的是我蒼老的心。”

“蒼老的心?”

“難道你沒有過抑鬱的時候嗎?你抑鬱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很老?”

“我懂你的意思了,”艾麗思說,“我也有過那種時候,覺得自己很老,好像有一百歲了,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我有的時候也覺得生活得不快樂。”

“你那不過是一時抑鬱,而我總是這樣,有兩年多了,我是抑鬱症。我的世界是灰色的,你看這房子,就是我心境的象征,灰的,灰的心,灰心。”

“你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呢?”艾麗思問。

“因為各種事,我總是遇見不順心的事,不管什麼事,到我這裏都倒黴。我陷在抑鬱裏出不來了,過去我還掙紮,有一次我甚至故意把熱茶倒在腿上,讓自己更加振奮,消除空虛。可現在,我就是等死了。”

“我能怎麼幫助你呢?”艾麗思問。

“誰也幫不了我。”

“我們出去,離開這間屋子,”艾麗思說,“在這種地方誰都會抑鬱。”

“你也抑鬱嗎?”那“老人”問。

艾麗思體會了一下內心,發現此時此刻的自己情緒並不抑鬱,隻是有些著急,於是她說:“我剛才也有點抑鬱,不過現在好了。我們還是應該離開這裏,打開門,走出去,心情就好了。”

“我走不動,出不去。”對方完全無動於衷。艾麗思給他講外麵有多麼美好的東西,反而使他更抑鬱:“你們的春天是好,可是我看不見了。”

如何走出抑鬱

艾麗思沒辦法讓那個“老人”走出抑鬱,反倒是自己的心情也有些抑鬱了。她想:“我不能在這裏待下去了,這裏的環境太壓抑,待久了我也會得抑鬱症。”於是她毅然走出了模擬館。

環境是不是美,隻是主觀感覺。同樣的抑鬱症接診室,艾麗思進來時覺得是一間平平常常的屋子,現在看來卻真美。整潔的銀灰色桌椅;桌上的一個花瓶中鮮花嬌豔欲滴;牆上有張照片,照的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溪中小魚仿佛在遊動。艾麗思看著這一切,想到剛才那間滿是灰塵的屋子,真是恍如隔世。

“你知道抑鬱是什麼樣子了吧?”心理師問。

“那簡直是地獄。”艾麗思說。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就是這樣灰暗,即使他們的身體處在美麗的花園中,在他們的心裏,世界仍舊像剛才那間屋子一樣灰暗。這個人……”心理師指了指那個人像,“是一個尚未治療的抑鬱症患者,我們的模擬館就是他內心的樣子。”

“人怎麼會有抑鬱症呢?真可憐。怎麼才能讓他們不這麼抑鬱呢?”

“如果可能,最好找心理治療師做心理治療。

“當然,如果他所在的地方不方便做心理治療,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減少抑鬱。第一,摘掉灰色眼鏡,即強製自己用積極的思維取代消極的思維。抑鬱症患者習慣於悲觀思想,習慣看事情壞的、不幸的一麵。遇到一次挫折,就認為世界上到處是荊棘。犯一個小錯誤,就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被一個人欺騙,就說世界上沒有好人。他們把自己的想法當成現實,看得世界灰暗無比,這就是灰色眼鏡。強迫自己想事情好的一麵,可以使自己看到事情還有好的一麵,時間長了,就學會從積極角度看問題,就不會那麼抑鬱了。

“另一點,要讓自己多做事。抑鬱的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所以不喜歡活動,越不活動人就越消沉。做一些事,不管什麼事都好,人就不會那麼抑鬱。他們會說,我沒有興趣,什麼時候有興趣了再說。這樣不對,因為興趣是等不來的,隻有先活動,才有可能對活動產生興趣,要強迫自己活動。人做噩夢時,想動卻動不了,但是隻要努力動,最後還是可以動的,你能動的時候,也就在噩夢裏醒來了。抑鬱時也一樣,讓自己多活動,就可以掙脫抑鬱而醒來。

“還有,抑鬱和不自信有關,所以他們也可以參加一些自信心訓練。自信是陽光,有了陽光就沒有黑暗。提高自信,抑鬱就自消自退了。”心理師說。

“而且,”心理師停頓了一下,“消除抑鬱還有一妙藥是幫助別人。艾麗思,你剛才為什麼沒有沉溺在抑鬱裏,就是因為你想要幫助別人。你幫助別人,自己的抑鬱就煙消雲散了。”

“這是為什麼?”艾麗思問,“是不是像我們隔壁的老奶奶說的,你做了好事,天神就會幫助你?”

“用不著天神。”心理師說,“我也不是德育教師,我不談道德,我講心理學。為什麼你一幫助別人,自己就不會抑鬱呢?心理學的道理是:抑鬱源於孤獨,源於缺少愛。別人對自己的愛少,自己也不愛別人。愛是船,沒有了船,人和人都像孤島。另外,抑鬱的人不關心別人,隻注意自己。隻注意自己,心理就會出毛病。你幫助別人,你的注意力就從自己身上轉移了,就忘了煩惱,忘了煩惱,好多煩惱就沒有了。你一幫助別人,就有了愛,就不孤獨了。別人愛你、幫助你,就像別人乘船到你的島上。你愛別人、幫助別人,就像你乘船到別人的島上。不論誰到誰的島上,你們都不孤獨了,不孤獨就不會抑鬱。生活再苦,人和人一起努力就可以承擔起來。不要總等別人劃船來救自己,因為可能等到,也可能等不到。況且,如果別人幫助你,你的灰色眼鏡沒有摘掉,根本就體會不到他的善意。你還一樣抑鬱。剛才你遇到的那人就是如此。”

“那麼,請問您打算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剛才看到的那個人呢?”好奇的艾麗思打算刨根問底。

“我用的方法叫意象技術,是用想象治療抑鬱症。先請他想象一間房子。抑鬱症患者想象的房子一般都是破敗或肮髒的。下一步,請他想象自己在打掃這間房子,裝飾它,直到它變得很美、很舒適。他的‘心房’變好了,情緒就變好了。”心理師說。

“我的一些朋友總說自己有焦慮症,還有的說自己有強迫症,他們又該怎麼辦呢?”

“沒有被正式診斷前,不要把自己說成是什麼症—至多叫作什麼症的‘嫌疑人’而已。”心理師開了個玩笑,“可以自己先試試,用一些心理學普及書籍中所教的方法來自我調節,如果還是不行就去找心理谘詢師。如果心理谘詢師認為他的症狀已超出了谘詢範圍,就會轉介去做心理治療。生活就像一部電影,不要擔心中間危機重重,最後總會峰回路轉。”

ROOM.2 抑鬱症模擬館〔抑鬱源於消極、被動和不自信〕

“我是大學生通訊社的記者。”艾麗思掏出沒有用過的記者證,“我知道不可以采訪抑鬱症患者,我也不打算采訪他們,我隻想看一下抑鬱症患者的生活,看看抑鬱症的表現。恐怖症診室的心理谘詢師說這裏有抑鬱症的實況模擬,我可以看看嗎?”

“我需要先看看你的心理測試結果。”心理師(心理谘詢師和心理治療師通稱心理師)看了看艾麗思的測驗結果,很痛快地答應了艾麗思的要求,“你的心理健康狀況很好,可以去看。你看,這個人。”心理師指了指屋子裏的一個挺大的人像,那是一個無精打采的年輕男人。在胸口左邊,心髒的位置有個門,“進去就是模擬館。”

沒想到這麼順利,艾麗思高興地推門進入模擬館,但馬上愣住了。

抑鬱的表現

她沒見過這麼荒涼破敗的屋子。屋子裏滿是灰塵,門窗都關著。窗戶不知是掛著窗簾還是被厚厚的塵土遮蔽了,透不過來多少光,屋子裏很暗。牆都脫了皮,露出磚來。屋子裏家具很少,一張沙發上滿是灰塵,還有一張很舊的沙發床。床上躺著一個“老人”,瘦骨嶙峋,臉黃得像蠟一樣沒有一絲血色。

艾麗思問那“老人”:“您好,老伯,這兒怎麼這麼髒啊?”

“老人”不回答,一雙無神的眼睛看著天花板。

艾麗思再問,“老人”還是不答。艾麗思不知道該怎麼做,隻好也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艾麗思受周圍氣氛影響,心境漸漸變得灰暗了。

“刮風天站在窗口,看著地上的包裝紙、食品袋像飛鳥一樣掠過窗際,灰天灰地中,我的心也是灰色的。我並不苦悶,也不難過,隻是什麼也不願想,什麼也不願做,沒有激情,沒有願望,那一刻,生命使我困惑。”艾麗思想起了朋友說過的這番話,這番話正是艾麗思現在的感覺。疲倦的艾麗思坐在沙發上,沙發非常髒,但是艾麗思沒有擦沙發上的灰塵。疲倦壓倒了她。她沒有低頭看自己的衣服,即使看,在這陰暗的屋子裏,看到的衣服也會是灰色的。“這就是抑鬱。”艾麗思想。

不知道過了多久,“老人”開始講話,他的聲音有氣無力,像一縷煙飄浮在屋子裏,他不是和艾麗思說話,可能根本不知道艾麗思的存在:“我走不出戈壁了,都是沙子、灰土、碎石頭,還有垃圾。”他停了好久,又開始說,像是說夢話:“霧,髒乎乎的,這是什麼顏色?唉,我要死了,裹屍布把我裹上了,我動不了。我被埋了,土壓上來了,壓在我胸口,我喘不了氣。

“死就死吧,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老人”歎了口氣,“我這個人沒用啊,我什麼本事也沒有,什麼也幹不成。活著也是別人的累贅,浪費家裏的錢,給別人添麻煩。

“一天到晚學習、讀書,讓我考研出國,誰管我心情好壞……”

“老伯,醒醒,您做噩夢了。”艾麗思推推“老人”。

“我醒著呢。”“老人”說。

“您怎麼會醒著,明明是做夢。”艾麗思情緒也不高,本來也沒有多大興致管別人的事,但是“老人”太糊塗了,她還是要告訴他實情,“您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考什麼研?是我們這些年輕人要考研。您說的那些苦,是我們的苦,不是您的,顯然您是在做夢。”

“我今年二十二歲。”那“老人”說,“你看到我這麼老,是我的心老了,你看到的是我蒼老的心。”

“蒼老的心?”

“難道你沒有過抑鬱的時候嗎?你抑鬱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很老?”

“我懂你的意思了,”艾麗思說,“我也有過那種時候,覺得自己很老,好像有一百歲了,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我有的時候也覺得生活得不快樂。”

“你那不過是一時抑鬱,而我總是這樣,有兩年多了,我是抑鬱症。我的世界是灰色的,你看這房子,就是我心境的象征,灰的,灰的心,灰心。”

“你為什麼會得抑鬱症呢?”艾麗思問。

“因為各種事,我總是遇見不順心的事,不管什麼事,到我這裏都倒黴。我陷在抑鬱裏出不來了,過去我還掙紮,有一次我甚至故意把熱茶倒在腿上,讓自己更加振奮,消除空虛。可現在,我就是等死了。”

“我能怎麼幫助你呢?”艾麗思問。

“誰也幫不了我。”

“我們出去,離開這間屋子,”艾麗思說,“在這種地方誰都會抑鬱。”

“你也抑鬱嗎?”那“老人”問。

艾麗思體會了一下內心,發現此時此刻的自己情緒並不抑鬱,隻是有些著急,於是她說:“我剛才也有點抑鬱,不過現在好了。我們還是應該離開這裏,打開門,走出去,心情就好了。”

“我走不動,出不去。”對方完全無動於衷。艾麗思給他講外麵有多麼美好的東西,反而使他更抑鬱:“你們的春天是好,可是我看不見了。”

如何走出抑鬱

艾麗思沒辦法讓那個“老人”走出抑鬱,反倒是自己的心情也有些抑鬱了。她想:“我不能在這裏待下去了,這裏的環境太壓抑,待久了我也會得抑鬱症。”於是她毅然走出了模擬館。

環境是不是美,隻是主觀感覺。同樣的抑鬱症接診室,艾麗思進來時覺得是一間平平常常的屋子,現在看來卻真美。整潔的銀灰色桌椅;桌上的一個花瓶中鮮花嬌豔欲滴;牆上有張照片,照的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溪中小魚仿佛在遊動。艾麗思看著這一切,想到剛才那間滿是灰塵的屋子,真是恍如隔世。

“你知道抑鬱是什麼樣子了吧?”心理師問。

“那簡直是地獄。”艾麗思說。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就是這樣灰暗,即使他們的身體處在美麗的花園中,在他們的心裏,世界仍舊像剛才那間屋子一樣灰暗。這個人……”心理師指了指那個人像,“是一個尚未治療的抑鬱症患者,我們的模擬館就是他內心的樣子。”

“人怎麼會有抑鬱症呢?真可憐。怎麼才能讓他們不這麼抑鬱呢?”

“如果可能,最好找心理治療師做心理治療。

“當然,如果他所在的地方不方便做心理治療,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減少抑鬱。第一,摘掉灰色眼鏡,即強製自己用積極的思維取代消極的思維。抑鬱症患者習慣於悲觀思想,習慣看事情壞的、不幸的一麵。遇到一次挫折,就認為世界上到處是荊棘。犯一個小錯誤,就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被一個人欺騙,就說世界上沒有好人。他們把自己的想法當成現實,看得世界灰暗無比,這就是灰色眼鏡。強迫自己想事情好的一麵,可以使自己看到事情還有好的一麵,時間長了,就學會從積極角度看問題,就不會那麼抑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