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知道公正廉潔是可敬的,偏私貪欲是可恥的,但是事到臨頭,往往就會出現一些你事先所想不到的壓力,風氣的不良,或一項消極退守的成語,如“識時務者為俊傑”之類。其實,那正是你被另一個自己所戰敗的明證。一個人在必要的時候戰不勝自己,是羞恥的,任何理由都無法掩飾這種羞恥。一個人應該有力量讓自己那光明的一麵戰勝,否則,你的人生就失敗了。
如果你知道寬恕是一種美德,那麼你為什麼還不肯早一點把眼前瑣碎的得失恩怨放開看淡呢?
要知道,我們有時痛苦困擾,猶豫不安,那隻是因為我們心情上有兩種相反的力量在相持不下。讓我們明智一點,早作抉擇,你就覺得生活的麵目豁然開朗起來了。
勤奮與懶惰,清醒與執迷,並不是距離遙遠的兩極,而隻是薄薄的剃刀的兩麵,其間隻有一刃之隔。你翻過這一刃之隔,便是勤奮與清醒;留在那邊,便是懶惰與執謎。你要不要翻過,隻在短短的一念之間。
如果你決心清醒,你便可以清醒;如果你決心執迷,你就將繼續執迷。這“決心”的實現,不在你能不能,而在你肯不肯。
戰勝自己,我便是強者
“戰勝自己,我便是強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你遇到挫折或身處逆境,都應該頑強拚搏,有戰勝困難的自信和勇氣,那樣的你,就是一個強者,一個誰都打不敗的強者。
想想曆史上偉大的人物和那些有建樹的人們,哪一個不是對自己信心十足,具有頑強毅力的呢?如果愛迪生因為一次次失敗而灰心了,那麼他還能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嗎?如果愛因斯坦因為別人的嘲笑而放棄了自己的信念,那麼他還能寫出《相對論》,成為諾貝爾獎物理獎的獲得者嗎?
這個世界上誰是真正能夠打敗你的人?唯有你自己。
我們奮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能輕易服輸,相信隻要自己努力就沒有什麼戰勝不了的。然而,太多的時候,麵對惡劣的環境,麵對天災人禍,麵對重重的困難和挫折,是我們在心理上首先否定了自己,因而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失敗。
一支小分隊在一次行軍中,突然遭到敵人的襲擊,混戰中,有兩位戰士衝出了敵人的包圍圈,結果卻發現進入了沙漠。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受傷的戰士體力不支,需要休息。於是,同伴把槍遞給傷員,再三吩咐:“槍裏還有五顆子彈,我走後,每隔一小時你就對空鳴放一槍。槍聲會指引我前來與你會合。”說完,同伴滿懷信心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傷員卻滿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嗎?能聽到槍聲嗎?會不會丟下自己這個“包袱”獨自離去?
暮色降臨的時候,槍裏隻剩下一顆子彈,而同伴還沒有回來。受傷的戰士確信同伴早已離去,自己隻能等待死亡。想像中,沙漠裏禿鷹飛來,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體……結果,他徹底崩潰了,把最後一顆子彈送進了自己的太陽穴。槍聲響過不久,同伴提著滿壺清水,領著一隊駱駝商旅趕來,找到了一具尚有餘溫的屍體。
那位戰士衝出了敵人的槍林彈雨,卻死在了自己的槍口下,讓人扼腕歎息之餘不免警醒:不要輕易地對生活絕望,隻要你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就有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時,麵對困難,我們常常退縮,理由是困難太大;麵對競爭,常常逃避,理由是對手太強;麵對責任,我們常常推卸,理由是擔子太重……不錯,人生給我們的太多太多,而我們用以逃避的理由也同樣太多太多。我們為什麼不敢正視這一切?是因為我們無法戰勝自己內心的種種怯弱、擔憂、自卑以及恐懼!
人的本性是這樣的,人的本性注定我們的內心有許多的不堅強;自己,往往是最可怕的對手,是最無底的溝,是最看不透的迷霧。為了成功,我們必須戰勝自己,自己是通往成功的最後一道屏障。
古希臘有一位演說家,起初他由於口吃,常常被對手反駁得無還擊之力,而遭到別人的嘲笑。也許,有很多人會說這是他自己的能力無法達到的,放棄才是明智的選擇,然而,就是這位演說家,每天清晨堅持演說,經過不懈的努力,他成為了當時最為著名的演說家。由此可見:天生的不足,別人的嘲笑,以及種種的理由,都不是阻礙你成功的荊棘,唯有你自己為了安穩享樂,為了蠅頭小利,為了達到暫時的滿足,放棄了堅持、奮爭,才會讓你永遠地無法超越。
很多人都知道海倫,都知道愛迪生,也知道臥薪嚐膽的故事,不錯,古往今來,無數的成功者都是對“戰勝自己”最完美的詮釋。如果你還在退縮,請快點明白,戰勝自己是如何緊迫;如果你還在猶豫,請看看那些勝利者是如何一步步走來;如果你已經在向自己挑戰,那你要堅持,成功最終會對你敞開胸懷的!
使人痛苦的原因很多,或者來自感情生活的挫折或不幸;或者來自理想追求的挫折;或者來自喪失親友的悲痛等等。無論由何種原因引起的痛苦,其共同的情緒體驗是,陷入情感上的悲哀、矛盾、憂慮而不能自拔。因此,要消除痛苦的情緒,首先必須戰勝自己。讓自己陷入痛苦之中,對解決問題無任何補益,會使情緒更糟糕。相反,學會勸慰自己,你就會重新振作起來。
戰勝自己是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
人們常常抱怨,人生中有太多的敵人,包括學習中遇到的溝壑,事業上難爬的高山,生活中隱藏的陷阱。競爭的年代,又平添了眾多的對手,時時向你發起挑戰和進攻,就像槍口對槍口,尖刀對尖刀。你稍一麻痹,稍一猶豫,就將前功盡棄或前程斷送。可你哪裏知道,真正的敵人不在眼前和背後,而是你自己。你要戰勝各種艱難困苦,首先要戰勝你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不能戰勝,何談戰勝別人和各種險阻。
我們的進步既包括今天對昨天的揚棄,也包括明天對今天的否定。成績隻能說明過去流過的汗水,隻能用它來點燃明天的輝煌。運動員不甘否定往日的金牌,今天就可能連銅牌都拿不到。強項變弱項,老馬失前蹄,是因為被往日的戰績所墜身,思想上的包袱壓扁了勇氣和信心。蟬蛹像小牛一樣鑽破土地的硬殼,勇敢地爬上樹幹,堅決撕破自己的身體,讓自己在背後鑽出一隻飛蟬,嘹亮地鳴唱;蝴蝶從笨拙的蛹蟲的身體中剝離,用燦爛的翅膀,在芬芳的鮮花間自由飛翔。它們在否定自己、戰勝自己後走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戰勝自己就是創造一個嶄新的自己,而不是走向倒退。蝌蚪恨自己不能像鳥兒一樣在陸地上蹦跳唱歌,就努力長出四肢,忍痛割掉自己的尾巴,變成了一隻青蛙。這是進步。然而,蛹蟲羨慕蝴蝶的飛舞與美麗,脫掉外衣,走出軀殼,卻變成了一隻禍害莊稼的飛蛾。還有,傳說海獅的祖先曾是獅子中的一種,它生長於大山之中,卻夢想海洋的生活,終於演變成海洋大家庭的一員,可它往日的威風和凶猛卻蕩然無存,隻留下了幾根貓一樣的長胡須。這不是生物的進化,而是生物的倒退,這種否定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們發現一部分人失敗了,而另一部分人卻成功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是被自己打敗,而後者卻能打敗自己。
美國有位叫凱絲·戴萊的女士,她有一副好嗓子,一心想當歌星,遺憾的是嘴巴太大,還有暴牙。她初次上台演唱時,努力用上嘴唇掩蓋暴牙,自以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卻給別人留下滑稽可笑的感覺。有位男聽眾很直率地告訴她:“暴齒不必掩藏,你應該盡情地張開嘴巴,觀眾看到你真實大方的表情,相信一定會喜歡你的。也許你所介意的暴牙,會為你帶來好運呢!”
一個歌唱演員在大庭廣眾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是要用理智說服自己,還要有勇氣打敗自己。凱絲·戴萊接受了這位男聽眾的忠告,不再為暴齒而煩惱,她張開嘴巴盡情地歌唱,發揮自己潛能特長,終於成為美國影視界的大明星。
一個人要挑戰自己,靠的不是投機取巧,不是耍小聰明,靠的是信心。世界著名的遊泳健將弗洛倫絲·查德威克,一次從卡得林那島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灣,在海水中泡了16小時,隻剩下最後1海裏時,她看見前麵大霧茫茫,潛意識發出了“何時才能遊到彼岸”的信號,她頓時渾身困乏,失去了信心。於是她被拉上小艇休息,失去了一次創造紀錄的機會。事後,弗洛倫絲·查德威克才知道,她已經快要登上了成功的彼岸,阻礙她成功的不是大霧,而是她內心的疑惑。是她自己在大霧擋住視線之後,對創造新的紀錄失去了信心,然後才被大霧所俘虜。過了兩個多月,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又一次重遊加利福尼亞海灣,遊到最後,她不停地對自己說:“離彼岸越來越近了!”潛意識發出了“我這次一定能打破紀錄”的信號,頓時渾身來勁,最後弗洛倫絲·查德威克終於實現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