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懊喪,六合為之久低昂。嬋璽嗌渚湃章洌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大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門生傳芬芳。臨潁佳麗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熬頭。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國後輩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經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弦急管曲複終,樂極哀來月東出。老漢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這一首《觀公孫大娘弟子李十二娘舞劍器行》是由大詩人杜甫所作。詩中所寫的劍器秘密傳承於大唐皇室,江湖上幾不可見。

唐室內宮,自女帝時代起,在六局二十四司之外,由上官婉兒另創了一局。這一局名為紫衣局,獨立於六局二十四司之外,由皇後直接統領。局中人數不多,但全是武功高強的女子。

後世所知,上官婉兒是個著名的才女,其實她亦是武林高手。宮中雖然有眾多武功高強的侍衛,但許多時候,後宮卻不方便與侍衛過於接近。上官婉兒創立這個紫衣局,就是為了訓練武功高強的宮女,貼身保護後宮命婦的安全。

詩中提到的公孫大娘及李十二娘皆是紫衣局尚宮,她們將劍器與歌舞融會貫通,若在不懂武功的人眼中,便是精妙華麗的舞技。但若是真有刺客前來,舞蹈又立刻成為殺人利器。

此時距大和九年的甘露之變已是八年光景。先帝已逝,現在的皇上是三年前登基的,便是原來的穎王李瀍。這三代的皇帝是兄弟三人,皆為唐穆宗之子。

先是敬宗,是穆宗的長子,十八歲便駕崩了。然後便是文宗,是穆宗的次子。現在的這位皇帝,後世稱為武宗的,是文宗之弟,年號會昌。

這樣的情形,史上罕見。大唐到了此時,已是風雨飄搖。

隻是身在局中,卻未必能睿智的預見未來。每一個人皆用盡機心地活著,以為可以將自己的生命與榮光無限期地延續下去。

魚冰兒自幼在宮中長大,七歲的時候,她生了一場大病,病愈之後,便忘記以前的事情了。

睜開眼睛看見的第一個人是魚尚宮,尚宮身著紫衣,目光溫柔寧靜。尚宮說她叫冰兒,於是她便叫冰兒了。

能起身行動後,她便開始跟著尚宮大人學習劍器。那是一種雖然美麗,卻極難掌握的武器。她卻天資聰穎,慢慢地弄明白了這種武器的使用規則。

劍器其實是兩把短劍,由兩條長絲綢係在劍柄上,舞動者不持劍柄,而是持著絲綢的另一端。絲綢是江南上等的蠶絲與東海魚人的頭發混合揉製而成,即使是刀劍也難以砍斷。這武功介於武術與舞蹈之間,一招一式都如花團錦簇,但若是一不小心,未傷及別人,卻先傷了自己。

冰兒幼時也被劍器割傷了數次,數年後,那兩條絲帶似已認她是主人,開始得心應手。

她個性頗為跳脫,雖然在宮裏,卻不如別的宮人那麼守規矩。幸而紫衣局地位特殊,尚宮大人又是八麵玲瓏,處處都能擺平,也便無驚無險地度過這八年。

到了十五歲,是及笄之年,女孩子便是長大了。

宮裏的碧桃花開了,冰兒喜歡春天,喜歡自由,時時向往宮外的生活,也便經常心不在焉。數名王公大臣正在飲宴,為首的一人是皇上的幼弟,被封為安王的李溶。然後便是大太監仇士良,他雖然隻是個太監卻手握兵權。

太監掌有兵權,大概是隻有大唐才有的希罕事。其實有許多事情都是隻有大唐才會發生,那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朝代。

另外幾名大臣,冰兒識得宰相李德裕,有的依稀見過,有的便是見都不曾見過了。她侍立在側,看著宮女們傳盞流觴。卻見一名宮女,捧著酒盞送到仇士良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