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的由來
重慶這個古老而美麗的山城被稱為“霧都”。重慶全年霧日平均有一百零三天,1950年甚至高達二百零五天;而春冬季節,霧日尤多,霧都,確實名不虛傳。
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寫道:“以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這就是成語“蜀犬吠日的由來。四川盆地是我國陰天和霧日最多的地區之一,幾乎占全年三分之二,無怪“蜀犬”見日而“吠”之了。
重慶為什麼多霧呢?四川盆地,北有秦嶺、岷山,東有大巴山、巫山,南有雲貴高原,西有青藏高原,四周高山環繞,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在四川盆地這樣的環境下,利於雲霧的形成。特別是地處盆地東部的重慶,“近水樓台”,得天獨厚。
我們知道,霧是細微的水分子遇冷凝結後,浮遊在近地麵上形成的。重慶位於長江和嘉陵江彙流處,四周群山環抱,風力微弱,使江南地麵蒸發的大量水汽常停留在空中,於是早晚氣溫降低時極易凝結成霧。它的高空中常有逆溫層存在,阻礙了水汽的去路,再加上人煙稠密,塵埃較多,更增大了霧的濃度。所以,每當濃霧迷天之際,屋宇遮沒,山色盡消,江岸不分,景物不辨,簡直是“霧失樓台,月迷津渡!”
“甜城”的由來
美麗富饒、江流環繞的四川內江,素有“甜城”的譽稱。此譽稱何時有之?又出自何人之口?
相傳早在唐代已有了蜜餞的雛形,這就是用蜂蜜浸漬果品而成的“蜜果”。當唐明皇吃到巴蜀用蜂蜜浸漬的果子時,十分讚賞,將之列為皇家貢品。到明代弘治年間,內江開始了種蔗製糖生產。從一名叫做傅香的丫頭“偷糖不遂,匿於穀糠,爾後結晶,使成冰糖”的偶然發現中,開始了冰糖製作,並用冰糖水煎煮果品,使蜜餞由蜂蜜浸漬發展到用蔗糖“煮製”。
明朝末年,由於朝政腐敗加之連年災荒,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戰爭,湧現了高迎樣、李自成、張獻忠等數十支起義軍。據傳有一年,李自成為聯合張獻忠合攻腐朽的明王朝,特地專程來四川拜會張獻忠。張獻忠擺上茶點果品,兩人促膝暢談。李自成見一盤佐茶食品色澤鮮亮,異香撲鼻,櫻桃脯鮮紅似火,桔餅似菊花吐蕾,天冬玉潔冰清,連藕片片晶瑩……不由得驚奇地問道:“此仍何物?”“此物名叫蜜餞。”張獻忠答畢,請李自成一一品嚐。李自成嚐罷,隻覺甜香潤心,妙不可言。又問張獻忠:“這蜜餞產於何地?”張獻忠回答:“產於內江。”李自成聽了,不由得眉飛色舞,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啊,內江,真甜城也!”
從此,“內江——甜城,甜城——內江”的讚譽就年複一年地流傳下來了。
“姑蘇”的由來
蘇州雅稱姑蘇。姑蘇之名緣何而來?東漢哲學家王符談了它的典出。
王符,甘肅鎮原人,一生隱居,埋頭著述,成《潛夫論》一書。其中《邊議篇》載:“範蠢收債於姑胥,蓋胥者舜臣名,佐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吳者也,故名其地曰姑胥,曆代轉音為姑蘇。”
這就是說,吳地本為告的封地,因而被稱作姑胥;而在吳語中,胥、蘇二字音相近,姑胥就演變成姑蘇,蘇州才有了姑蘇城的名稱。
“敦煌莫高窟”的由來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為什麼叫莫高窟呢?
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經出現。在藏經洞出土的遺書中也有確切記載。其名稱的由來,敦煌學學者做過專門的研究,目前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莫高窟修造在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周圍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綠洲高近百米,百姓們又稱之為千佛山。古漢語中沙漠的漠與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處開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後來演變成為莫高窟。
二、在古代敦煌,鳴沙山又稱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鄉。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屬漠高鄉所管轄。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鄉演變而來。
三、在大泉河穀最早開窟的是樂僔和尚。後來的弟子相繼也開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於此僧”。樂僔在此地首開的石窟,以後就叫莫高窟,是為了紀念樂僔開創首窟之功。
“長安街”的由來
長安街在公元1267年元朝大都建成時稱順成街,不過當時僅為南城牆裏一條極普通的街道。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從蒙古高原遷都至金朝的中都城(即今天的北京城)。但是當時的中都城由於飽受戰火,已殘破不堪,忽必烈不得不居住在城外金代離宮的廣寒殿裏。
公元1262年,忽必烈宣布以廣寒殿為中心,重建都城池。公元1267年新城建成,命名為大都,長安街的前身順成街也在此時建成。
公元1419年,明成祖在擴建北京城時,將南城牆移到今日正陽門東西一線,將原城牆拆毀,把順成街擴建成皇城前麵的宮廷廣場的兩翼。因為廣場的東西兩邊築有兩座皇城門,東邊的是“長安左門”,西邊的是“長安右門”,所以長安街上從此便有了東、西之分。
今天的長安街以天安門為中心,東至建國門稱東長安街,西到複興門稱西長安街,整條街全長13.4華裏,橫貫北京城,人們習慣稱之為“十裏長街”。
“中南海”的由來
中南海是北京的一個地名,也是著名的風景區。不過對於北京這樣一個非沿海的城市中怎麼會有“海”呢?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語“海子”的簡稱,是花園的意思。因為它地處北京的中南方位,所以把這一帶風景秀麗的地區統稱為中南海。此名始於元代,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在它的北麵就是北海,即著名的北海公園園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