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8 3歲,孩子愛塗鴉愛聽歌(2 / 3)

汪汪汪(×××)——小狗在說話。

讓孩子模仿這些聲響,自然就練習了節奏。

平時讓孩子聽兒歌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打拍子,培養節奏感。要注意選取一些節奏感強的歌曲或兒歌。

歌曲一《粉刷匠》:

我是一個粉刷匠,

粉刷本領強。

我要把那新房子,

刷得很漂亮……

歌曲二《小兒郎》:

小呀嘛小兒郎呀,

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不怕那太陽曬,

不怕那風雨狂,

隻怕先生罵我懶呀,

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娘……

陪孩子做音樂遊戲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音樂智慧的培養在遊戲中進行能夠事半功倍。音樂遊戲既開啟了幼兒的音樂智慧,又培養了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感受了音樂的美。父母可以陪3歲孩子一起做音樂遊戲,培養孩子的音樂細胞,鍛煉孩子的演唱能力。

遊戲範例:藏貓貓

這是一種期望性遊戲,它有一種節奏模式,能抓住、激起、持續孩子的激動情緒,它的科學根據是:激起對即將發生事件的興奮度;

停頓以激起更大的期望感;

以停頓為契機,走向高潮;

稍作休息放鬆、準備再玩一次。

具體操作:

可以由爸爸抱著孩子,媽媽躲在爸爸身後叫“孩子”,然後孩子由爸爸抱著找媽媽。可以在媽媽的頭上蒙一塊紗巾逗逗孩子:“媽媽在這兒呢!”

爸爸媽媽也可以藏到屋子裏,讓孩子尋找,還可以讓孩子來藏,爸爸媽媽尋找。

注意:爸爸媽媽被找到時,一定要顯得比較“沮喪”,以顯示孩子的聰明;而找孩子時,明知在那裏,卻也要費上一番周折再找到,這樣才能突出這個遊戲的節奏感,持續提高孩子的興趣。

陪孩子哼唱兒歌、吟誦詩歌

吟誦是一種節奏較強的說話和歌唱方式,如哼唱兒歌、朗誦詩詞等。它有助於培養3歲孩子的節奏感、歌唱能力。通過吟誦還能發現孩子語言的層次和結構的不同特點,對提高孩子的整體智慧有重要作用。

爸爸媽媽和孩子相互拍手,同時說歌謠或唱歌。說幾遍之後,孩子學會哪句,就鼓勵孩子說哪句。父母在說兒歌的時候要邊說邊做動作,使孩子更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也使得吟誦更有趣味。

兒歌一《洗襪襪》:

端個小水盆,

孩子洗襪襪,

襪襪沒洗淨,

上麵掛花花。

兒歌二《頂隻蘑菇當小傘》:

秋天到,秋天到,

風兒吹,樹兒搖,

黃葉紅葉飄呀飄。

小白兔,膽子小,

樹葉下雨怕砸到,

紅眼珠,轉一轉,

頂隻蘑菇當小傘。

古詩一《憫農》(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古詩二《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教孩子學習基本的音符

孩子3歲左右,父母找來幾首孩子熟悉的歌曲或樂譜,將譜子唱出來,告訴孩子所有聽到的美麗的曲子都是由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組合而成的,以激發起孩子學習音符的興趣。然後父母唱出音階,同時做出一階比一階高的手勢,讓孩子跟著父母做幾次。

等孩子記住一些之後,父母可以和孩子音符接龍,按照音階的順序,一人唱一個。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學會了唱音階,就可以由他/她獨立來唱。

為了使得學習音符更加形象,可以找7個高低不同的積木,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好,把音符的唱名依次標到積木上,唱這些音符,拿一個小玩偶在積木上上下移動,要向孩子解釋音調是如何沿著音階上下變動的,一開始可能孩子掌握不了,那就經常練習。

會唱音符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指著這幾個音符指認,可以互相當考官,看誰認得準、唱得準。

父母在把握不準每個音符的音高時,可以借助一些簡單的樂器,如電子琴、口琴等。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英文歌Do-re-mi,就是學習音符的很好材料: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A-B-C.

When you sing you begin with do-re-mi,do-re-mi.

Do-re-mi.

The first three notes just happen to be:do-re-mi,Do-re-mi,do-re-mi-fa-so-la-ti.

Oh,let’s see if I can make it easier.

Doe,a deer,a female deer.

Ray,a drop of golden sun.

Me,a name I call myself.

Far,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a note to follow sew.

Tea,I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oh oh oh.

Doe,a deer,a female deer.

Ray,a drop of golden sun.

Me,a name I call myself.

Far,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a note to follow sew.

Tea,I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Do re mi fa so la ti do,so do.

鍛煉孩子的音樂聽力

音樂的基本元素是音調、節奏和音色,它們像語言的要素一樣都反映了視覺、聽覺的特征,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並刺激孩子的大腦,讓孩子的大腦發展得更快、更好,為學習語言奠定基礎。

所以我們提倡要多給孩子聽音樂,以此來鍛煉他們的聽力和發音。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音樂的氛圍,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

睡眠或進餐時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如鋼琴曲、薩克斯曲或古箏曲等;起床或者活動時放一些節奏明快、曲調活潑的樂曲,如《春天在哪裏》《趕海的小姑娘》《哆來咪》等等,這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哼唱、起舞,引導孩子注意動作和音樂的協調關係,鍛煉他們的聽力和節奏,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