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思考的主題可以作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放在導圖的中心位置。
4.關心一下自己的感受
如果當你絞盡腦汁,還是很難圍繞所要解決的問題啟動思考時,那麼,父母可以引導他們試著關注一下自己的內心感受,把這些感受寫在思維導圖上。問問自己在思考過程中,產生了什麼感受,並順著這些感受展開與內心的對話,說不定會瞬間打開思路,獲得意外的驚喜。
5.養成隨時思考的習慣
當思考成了一種習慣,無疑會對他有很大的幫助。讓大腦經常處於工作狀態,很容易發動你的思考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平時,借助思維導圖,他可以對身體發生的任何事情隨時隨地進行評價、質疑,比較和思考。利用思維導圖無限發散的特性,可以讓思維更清晰有力,哪怕是胡思亂想,也會為他所關注的問題找到滿意的答案。
以上幾種方法是幫助男孩訓練思考。隻有當他們的思考借助思維導圖,並與思維導圖完美地結合在一塊的時候,才會更容易幫助他們獲得源源不斷的想法,這些想法不僅新奇而且富於創造力。
讓“創造大王”在破壞中成長
家長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男孩似乎特別具有破壞欲望,什麼東西到了男孩手裏,沒一會兒就能把它大卸八塊,弄得你哭笑不得。一些家長為了保護玩具,不許男孩任意擺弄玩具,更不許男孩拆卸。殊不知,家長們這種做法是本末倒置的,隻保護了玩具,卻破壞了男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創造精神一個明顯特征就是男孩們總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剛對世界有了一個最初認知的男孩,對一切都充滿了求知的欲望。
一個男孩的母親,因男孩把她剛買回家的一塊金表當新鮮玩具給拆壞了,就狠狠地揍了男孩一頓,並把這件事告訴了男孩的老師。不料,這位老師幽默地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這個母親不解其意,老師就分析說:“男孩的這種行為是創造力的一種表現,你不該打男孩,要解放男孩的雙手,讓他從小就有動手的機會。”這個老師就是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
男孩的生活裏到處都充滿著好奇,男孩在這些千奇百怪的想象裏成長著、破壞著。作為父母,應該注意保護好男孩的好奇心,不可扼殺男孩的好奇心。
溫帆是武漢科技大學電信係的大學生。在學校期間,他有四項發明獲得了國家專利,“帶打氣筒的自行車”“可以轉換多種錘頭的錘子”等都是他多維思考的產物。而他的父母親從小就很注重培養他的多維思考能力。
在溫帆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母花了兩個月的工資買了台收音機。一天媽媽下班回到家,忽然發現兒子把收音機拆了,於是便問:“你怎麼把收音機拆了?”
溫帆說:“阿姨在裏麵唱歌,我想看看阿姨在裏麵怎麼唱歌。”
媽媽一聽,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很高興地對兒子說:“你的想法真不錯!阿姨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唱歌,不管是天上、地下、海裏,你都能聽得見。這是為什麼呢?你長大了就可以去探索這個!”
溫帆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一直得到母親的鼓勵,他對無線電、電子、電波越來越感興趣,上大學的時候就報考了電子信息專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都是對他童年好奇心的回應。
還有一次,父親在修自行車時讓他當助手,對他說:“跟我修這一次以後,下次就完全交給你自己修了。”
溫帆很有體會地說:“父母讓我多動手做實驗,多觀察別人的做法。看得多了,在做同樣事情的時候,我就能從多方麵切入,想能不能做得更好,把它提高一個檔次?於是,在搞發明創造時我便不斷有新想法冒出來。”
能拆開玩具,說明男孩有好奇心,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問題、研究問題。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男孩能夠成才,為了給男孩努力的方向,他們不惜花錢讓男孩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向男孩講述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曆,希望借此找到男孩的成才之路。但他們或許不知道,可能僅僅是對男孩拆東西的批評,就可能斷送男孩一生的命運。所以當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評,更不要扼殺男孩的好奇心,否則的話,就扼殺了將來的人才,因為生存的技巧就在於他們敢不敢去探索知識,去探索未來。
給父母的建議:永葆好奇心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生活中的男孩自己不是他們喜歡破壞,而是好奇心驅使他們去鑽研。男孩身上這種驅使他們去求知的好奇心,我們做父母的要倍加嗬護,隻有保護了他們的好奇心,才能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一位學者指出:“人們隻有在好奇心的引導下,才會去探索被表現所遮蓋的事物的本來麵貌。”好奇是鑄就成功和傑出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為隻有好奇心才能產生興趣,隻有感興趣才能產生探索的欲望和動力。很多成功者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永遠保持一種好奇心。
貝時璋是我國著名細胞生物學及生物物理學的奠基者、教育家、科學活動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就是因為他一直都在為自己感興趣的事業而努力奮鬥,就是因為他永遠都對未知的領域感到好奇。
貝時璋出生在農村,人很老實,很少出門,但是他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他3歲時,被爸爸帶到祠堂裏去祭拜祖宗。祠堂門口石獅子嘴裏的圓球引起了他強烈的好奇心:這圓球既能滾動,又不掉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他開始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經常琢磨著這些“奇異的事情”。
後來,他爸爸帶著他到上海。一路上,貝時璋看到了以前從未看過的“新奇”。他看見了拉纖人,看見了船老大把櫓搖得飛快,看到了鄉下從未有過的輪船,還有船艙裏的燈居然沒有燈油……貝時璋百思不得其解,一連串的“為什麼”使得他對這些東西更加好奇。
到了上海後,貝時璋對看到的一些事情更感“稀奇古怪”了:上海的黃包車是人在前麵拉,而家鄉的獨木車卻是人在後麵推;上海商店櫥窗裏有自己會轉動的“洋模特”,家鄉的那些玩具既簡陋又不會自己轉動;上海的燈按一下“扳頭”就會亮,而家鄉的燈不僅要加煤油,還要用火點著才能亮……
短短的上海之行,使得貝時璋大開眼界,同時,也引發了貝時璋心中無限的遐想,勾起了他琢磨這些奇異現象的衝動。
貝時璋上學後,變得更加有好奇心起來,他非常勤奮地學習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把看到和想到的,統統記下來,然後利用學到的知識解釋自己以前感興趣、但又沒有搞清楚的問題。雖然,當時主要學習的是傳統的文史知識,古詩詞比較多,但是,好奇的貝時璋仍然能夠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憑著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不僅學到了不少天文、物理、化學、數學、動植物學方麵的知識,還對蛋白質的生命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開啟了他研究生物的大門,為以後取得輝煌的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好奇是創造的基礎和動力。隻要有強烈的好奇心,持之以恒地鑽研下去,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有創造發明的機會。
心理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對某些事物產生好奇時,他就會充滿興趣地去研究。他就會變得愉快,精神放鬆,使大腦高度興奮。他的創造性就會得到高度發揮。做父母的要知道,在孩子不感興趣的領域裏,要取得優異的成績是很難的。是否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男孩參與未來社會競爭的成敗。
在男孩的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一直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一直缺乏積極主動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再加上父母對他們的好奇心的管製和幹預,使得我們很多人都技能單一、反應遲鈍,遇到了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就手足無措。
所以,父母要鼓勵男孩永葆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不斷去尋找想知道的答案,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不斷進步。
刺激男孩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真正高效的學習是有趣的學習。
一個優秀男孩快樂、輕鬆學習的秘訣就是:從興趣開始。
不難想象,一個考試成績第一名的優秀男生一定是對學習有濃厚興趣的人,因為興趣是他獲得好成績的動力和源泉,也才成為第一名的基本條件。興趣能點燃熱情,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原動力。
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是進化論的奠基人。他曾進行過五年的環球旅行,對大自然有著深刻的了解,寫下了對生物科學研究起著重大作用的《物種起源》一書。而幼時的達爾文就對周圍環境非常感興趣,特別喜歡鑽研問題。
一次,達爾文跟著爸爸到花園裏散步,花壇裏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美麗極了。他見其他花有好多種顏色,而報春花隻有黃色和白色兩種,就對父親說:“爸爸,要是報春花也有很多種顏色,那該多好呀!”
爸爸笑著說:“你這個小幻想家,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辦法。”
兩天後,達爾文對爸爸說:“我已經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我要變一朵紅色的報春花送給你。”
他的爸爸很高興:“好好好,我的小寶貝,你去變吧,變出來的話,它將是我們英國第一朵紅色的報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