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警惕青春期男孩的危險禁區(2 / 3)

總體上說,網絡對男孩的危害主要為:第一,網絡成了他們在虛擬世界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場所;第二,網吧成了他們尋找精神寄托的場所,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便在虛擬世界裏沉淪,有的從聊天開始發展網戀,有的甚至利用網絡行騙;第三,網絡成了男孩尋找刺激、獵奇的場所;第四,網絡成為他們忘卻生活煩惱的“防空洞”,生活不順、時間沒法打發時,他們首先想到網吧,有的甚至通宵達旦沉迷其中;第五,上網滋生他們開支的“黑洞”,極易誘發犯罪。盜竊、搶劫事件逐年快速的增長。

所以,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對待網絡,避免上網成癮危害他們身心健康。

給父母的建議:讓男孩養成正確的上網習慣。

為預防網絡對身心的不利影響,父母應該引導孩子養成如下的良好上網習慣:

(1)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戀愛觀,將精力集中於學習和有益身心發展的健康活動中。

(2)不要隨意在網上結交朋友,更不能隨意給人地址、輕率與網友約會。

(3)不要瀏覽黃色網站及其他不健康的網站。

(4)不要混跡於複雜的社交場所,盡量少在網吧上網。

(5)經常與家長或你所信賴的親友、師長溝通,以求得他們的指點、開導。

(6)正常的上網瀏覽,一般不要超過半小時,一天最好不超過2小時。時間過長,不但影響視力,還會造成頸脊、腰脊等疾病。

(7)要學會區分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的界限,不能沉溺於網絡上的虛擬世界,或將上網當做逃避生活問題的主要工具。

與不同年齡段的男生談“性”有講究

現在很多男孩在青春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早戀,甚至還因為衝動犯下錯誤。其實如果父母能夠對男孩進行早期性教育,也許男孩就不會變“壞”。不過我們國家的父母麵對這個問題總是有些含糊。

就拿最近上映的幾部電影來說,《南京!南京!》中有血淋淋的強暴婦女的情節,很多家長都說不能帶男孩去看,但是,有多少男孩自己會看呢?這個數字是無法估計的。就連純搞笑的《博物館奇妙夜2》,裏麵都有穿越時代的愛情和親吻,更別說現在很多偶像劇、非主流電影等的影響了。

男孩們之間,其實也會私下討論這個話題。評價異性同學的身材、看時尚前衛的雜誌等,我可以大膽預言,隻要你的男孩是一個正常的青春期少年,他就一定會想弄明白性這個東西,肯定會充滿好奇心,不管你正視與否,它都存在。

建議家長們可以早早告訴男孩一些“性”知識,這樣他會少走一些彎路。

有個男孩,委靡不振,眼圈發黑。他知道自己的問題,也和男同學交流過,發現都有這種現象,但不好意思和家人說。家裏有這樣的大小夥子,父母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到了青春期,還是把他當小男孩看待,令他鬱悶不已。

一般來說,爸爸和兒子講,這樣比較容易開口。家長千萬不要再把他們當成小毛孩,對男孩的關注上也應注意提醒他們注意身體,不要太過疲勞,或者在選購內衣的時候,盡量選擇較為寬鬆的等。如果一味在男孩麵前遮掩性這個問題,隻會越變越糟,因為捂隻等於醞釀。

父母對男孩進行性教育要根據男孩的不同年齡分段進行。

5歲之前

這一時期主要是讓男孩認同自己的性別。男孩出生後,無論性別如何,在取名、著裝、生活用品的選擇上都不要給他選擇小女孩用的,以免影響他日後的性取向,導致後來性格和行為上的改變。

當男孩能聽懂言語時,家長可在給男孩洗澡、著裝、修整發型及玩具選擇等方麵要有明確的性別區分。還可通過書報、畫冊、影視、講故事等方式來引導他對生殖產生一種自然的認識,從而使他能夠完成正確的性認知。

5~7歲

這一時期的男孩常常對性別感到不解,他會向父母提出各種問題,父母最好能做到簡單回答,用男孩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語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決和滿足。不要詳細地講述性、生殖等情節。父母還要引導男孩保持自體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14歲

這一時期,父母要對男孩進行較係統的性知識教育。父親可借助一些自然現象、童話、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內容穿插其中。避免直接、詳細地介紹人類的性行為,否則很容易給這個年齡的男孩帶來心理陰影。在性知識教育的同時,還須進行性道德教育,避免男孩因為性衝動犯下過錯。

14~18歲

這期間父母應關注男孩的性困惑。有一位男孩睡覺時遺精,他認為是生病了,非常擔心,又不好意思告訴父母,自己又找不到解決方法。一日,母親整理他的房間時,發現男孩在看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母親這才意識到該告訴男孩一些正確的性知識了。

家長不要等到男孩問才說關於性的一些問題,父母可利用身邊或社會上發生的事件與男孩一起進行討論。並且告訴男孩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正確的性觀念。

給父母的建議:引導他正確和異性交往。

異性相吸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處於青春期的男孩,隨著性意識的漸漸覺醒,朦朧中對異性產生了渴望和愛慕,這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這裏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不要把男孩的正常交往,如相聚聊天、結伴遊玩、一塊兒看書、做作業等誤認為是早戀,從而加以指責。有些父母錯誤地認為,男女同學在一起就必定是“早戀”,因而憂心忡忡,疑神疑鬼,不讓男孩隨便出去,平時也不讓男孩與異性同學結伴回家,這樣的做法勢必會對男孩的心靈造成傷害。

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男孩,在一般情況下,男女同學的接觸是很正常的,不敢接觸才是不正常的。如果發現男孩與某一異性交往過密,就應該巧妙地加以引導,讓男孩懂得,異性交往不要太集中於某一個人或一個小範圍,否則會失去與多數同學、朋友接觸的機會。

父母要引導男孩兒正確地與異性交往。這樣既滿足了孩子與異性交往的心理需要,又增加了男孩了解女孩兒的機會,減少了彼此之間的神秘感。

首先,要端正態度,培養健康的交往心理,淡化性別的意識。同意男孩和異性交往是為了增加對異性的了解,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增加人際交往的技能,掌握適應社會的能力與技巧,開闊自己的視野,或者傾訴自己、傾聽對方的困惑,促進雙方的心理健康。思無邪,交往時自然就會落落大方。

其次,引導男孩注意交往的方式。課堂上的討論發言、課間的談天說地、課外的遊戲活動等,都為你創造了與異性交往的機會。在濃濃的集體氣氛中,即使你性格內向、不善交際,也可以與異性大膽交談,免除了獨自麵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而如果你喜歡交際的話,也能獲得滿足。在集體中與異性交往,大家各有所長,或幽默健談,或聰明善良,或樂觀大度,或穩重幹練……使我們在吸收眾人優點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和心胸。

最後,提醒男孩注意個人的言行分寸。與異性交往,關係要疏而不遠,把握兩人交往的心理距離,不要讓彼此感到過於親密或引起情緒波動。如果發現對方的情緒有些不對勁,要及時提醒對方注意,並調整自己的態度,恢複到原來的平靜狀態。

別讓男孩陷入追星的漩渦

崇拜明星或名人,是男孩的普遍心理,但是由於缺乏自製力和辨別能力,男孩對明星的崇拜往往會陷入一種盲目,隻看到他們表麵上的光環,而迷失了自我的境地。其實父母們不必擔心,成長始於崇拜,隻要引導得當,追星並不是一件壞事情。

周傑倫要來開演唱會了!追星的男孩們這下可興奮了:“哇,周傑倫耶!我的偶像!”

“這回不管怎樣我都要攢錢去買演唱會門票!”

男孩興奮不已,父母卻滿臉愁容:“男孩這樣追星,到底好不好?”尤其是媽媽,看到男孩的樣子,便想起隔壁老張的那一個男孩:

隔壁老張家的男孩小寶今年8歲,特別喜歡奧特曼。奧特曼是男孩們心目中的英雄,他為了世界和平同怪獸作戰,拯救了人類一次又一次。小寶喜歡奧特曼更是到了入迷的地步,他讓家長給他買奧特曼的圖書、奧特曼的VCD、奧特曼的模型;他還常常模仿奧特曼的語言和動作。有時,他還會發揚奧特曼精神,和馬路旁欺負小花狗的大狗作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