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未來,是父母選擇的
1981年7月29日,容貌高貴、體態優雅的戴安娜披著7米多長的婚紗,在聖保羅教堂與查爾斯王子立下永生相愛的誓言。無數的男女老少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中有人甚至昨晚就已露宿街頭,隻為親眼目睹這場王子與公主的童話。
在近百萬國民的狂熱歡呼聲與全球7.5億電視觀眾的矚目下,戴安娜穿著那件象牙色婚紗,成為了童話故事中幸運的“灰姑娘”。當查爾斯王子送上深情的一吻,戴安娜徹底沉浸在了幸福的喜悅和愛情的甜蜜之中。
戴安娜,一個永恒的名字,她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威爾士王妃”。
從平民到王妃,戴安娜的前半生走上了一段童話般的曆程。當她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時候,人們驚異於她的美麗、動人、高雅、端莊。盡管她並非顯赫的家庭出身,但她的美已經征服了挑剔的英國人。良好的成長環境,給戴安娜的王妃之路鋪上了鮮花。
16年之後,“英格蘭玫瑰”戴安娜王妃不幸在車禍中逝世,當死訊傳來,同樣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成千上萬的人手捧鮮花為她祈禱。令舉世同悲的,不僅因為她是容貌美麗,更重要的是她生前熱衷於慈善事業,她在薩拉熱窩訪問戰爭致殘的兒童、毫無間隙地與艾滋病人和麻風病人握手、在津巴布韋積極地為難民們分發食品、為抗艾滋病和抗癌協會籌款在紐約拍賣自己的服裝……就在去世前的三個月前,她還訪問了波斯尼亞。到戴安娜去世為止,她與世界150個慈善機構有著密切的聯係,並且是許多慈善機構的直接讚助者或經理人。對慈善的關注讓戴安娜王妃深深地銘刻在了人民的心中。盡管婚姻不如童話般完滿,但沒有人責怪戴安娜,她依然是正統的王妃代表,哪怕時隔多年之後,查爾斯王子再娶,人們也不禁不住回憶起當年戴安娜的美麗和優雅。
戴安娜的人生,既有甜蜜的結合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婚姻的失意和專注於慈善的崇高。這些跌宕起伏的人生,已經足夠讓人們記住她,懷念她;也足夠讓一個女孩展現自己的美麗和善心。
為何在眾多英格蘭女孩中,偏偏隻有戴安娜有這樣的機會?因為父母給她的容貌、家庭給她的氣質和教育給她的品格。可以說,這個女孩的命運正是家庭決定的。古往今來的女子的命運,何嚐不是如此?
有教養的家庭走出來的女孩大方得體,缺少關愛和教育的女孩往往不能得到好的婚姻和人生。即使是同一個家庭走出來的兩個女孩,由於父母的關注程度和對待態度上細微的差異,也能導致兩種不同的命運。
在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家庭裏有兩姐妹,姐姐從小聽話、溫順,父母總是對她很放心,也從不過多地關注她;妹妹性格倔強、淘氣,而且長相很可愛,因此常常得到親戚們的誇獎和父母的關注。正如“馬太效應”一樣,姐姐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而妹妹卻越來越出眾。姐姐上了一個不太理想的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繼承父親的“衣缽”,做起了公務員;妹妹則考上了很好的大學,順利讀完了研究生,在國外從事漢語教學。
雖然姐姐和妹妹的人生孰好孰壞還不能簡單地判斷,但是按照很多名人對人生的定義是要“多經曆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來說,妹妹的人生無疑更加豐富,她可以自由選擇的舞台更加寬廣。同樣是一個家庭的孩子,但是父母不同的態度,成就了女孩不一樣的人生。
給父母的建議:多給女孩一些關注。
雖然現在人們總是喜歡說不要“溺愛”孩子,但事實上很多家長不是在溺愛孩子,尤其是女孩,愛她越多越好,絕對不會把孩子愛壞了。現在看起來好像是父母很遷就孩子,實則是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如果你的家庭中有一個小女孩,家長們需要格外注意對女孩子的關注。一方麵是因為女孩的心靈比較依賴別人的關注,女孩的性格和對自己的看法往往來自父母的言語和態度,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女孩有很多問題都是由於缺少關注造成的。
女孩子性格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妒忌心重等等,這些心理問題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及時給以關注、沒有及時撫平她心中的不平衡造成的。
我們建議父母要在每天抽出一段時間來和女孩溝通,最好是在她入睡前的一個小時,可以和她談談今天的收獲,給她講講童話故事,和她一起讀一首小詩、聽一段音樂等等。即使不是言語上的交流,但是父母和女孩在一起的話,也能起到很好的“關注”的效果。
對於長期工作在外地的父母而言,關注女孩有點力不從心。這時候父母最好能按時給女孩打電話,並且一定要守時。這樣的行動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能告訴女孩,你一直在關注她,她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一定會出現在說好的時間裏。這樣有益於女孩找到安全感和歸宿感。
有條件的父母,最好能夠帶著女孩去見見外麵的世界,或者就是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看看,這樣也是在增加女孩被愛的感覺。
僅有物質遠遠不夠
幾乎沒有人會喜歡“拜金女”“敗家女”“豪門豔女”這樣的稱呼,但娛樂圈中帶著這種“頭銜”的明星還真不少見,帕麗斯·希爾頓應該算得上其中最著名的一位。
帕麗斯·希爾頓的祖父是全球連鎖的著名酒店希爾頓酒店的總經理,希爾頓國際酒店集團在美國經營管理著403間酒店,其國際酒店集團在全球80個國家內有著逾71000名雇員。就是這樣一個大集團的千金小姐,給人的印象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拜金女”。她不缺少奢侈品和財富,但她似乎永遠缺少滿足感,於是不斷地製造話題,哪怕是成為不怎麼好的話題。
希爾頓曾經因為駕駛執照被吊銷後仍然開車被判入獄45天,一下子她成為媒體重點關注的對象。“希爾頓4.6億遺產落空,其放蕩給家族抹黑”“帕麗斯·希爾頓極度自戀,主動給狗仔隊爆料”“希爾頓出獄後再泡夜店,改過自新宣言成泡影”這樣聳人聽聞的標題一夜之間長達三頁!
希爾頓是70年代兩位著名童星金·理查茲和卡儀·理查茲的外甥女,她與兩位著名影星莎莎·嘉寶和伊麗莎白·泰勒也有著親戚關係。祖父是著名希爾頓酒店集團現任主席巴倫·希爾頓。
小時候的帕麗斯與家人居住在不同酒店的總統套房,包括曼哈頓的華道夫-阿斯多裏亞酒店、比華利山和漢普頓。曾到加州上流社區——雪曼橡樹區(Sherman Oaks)的巴克利學校(Buckley School)念過書。後來由於美麗的相貌和出眾的家世走向了娛樂圈。其實帕麗斯在娛樂圈中除了話題,能夠彰顯她的演藝才華的作品並不是很多,可以說這個女孩要成為費雯麗、奧黛麗赫本那樣的經典影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她的家族財產幫她少走了一段常人需要艱苦打拚才能走好的起步階段,而她張揚的性格又無形中減輕了她出名的壓力。僅僅是入獄三天之後旋即出獄的新聞,就令她身價倍增。但這些外在的優勢,對一個有誌於表演的人來說真的會是優勢嗎?
因為無證駕駛入獄後,希爾頓盡顯千金小姐的做派。她打電話向家裏人抱怨監獄的夥食很簡陋,自己根本就沒有吃東西。“牢房冰涼冰涼的”,由於無法攜帶自己的枕頭進監獄,希爾頓晚上失眠,不停地哭泣,令整個監獄的人都感到極度厭惡和不滿。從總統套房到監獄,希爾頓當然有很多委屈要哭訴。
中國的富二代中,也不乏希爾頓似的人物。看一看香港的街頭小報,就知道很多富人家庭的教育問題不少。普通家庭太寵孩子以至於釀成悲劇的故事,比希爾頓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個女孩從初中開始就喜歡上了一位著名的影星,並且一直幻想著要和他成為神仙眷侶。她為了追星放棄了讀書,自己的小天地裏麵貼滿了心目中的王子的海報。看著女兒癡情於明星的時候,讓人驚訝的是父母也支持她,不惜賣血賣腎去換一張看明星演唱會的門票。
由於女孩陷入太深,他們舉家都搬遷到了明星經常居住的地區,並且通過媒體要求那個明星對自己的女兒負責。從清純的小女孩到二三十歲的成人,那個有著追星夢的女孩似乎一直沒有長大,沒有清醒。她的同學都已經工作、成家,可她自己還是沉醉在自己的夢中。
後來,女孩的父親因為女兒追星被媒體放大後的一連串事情而跳海,他的遺言不是對女孩的勸誡或者祝福,而是對明星的口誅筆伐。“你配不上我的女兒”“我女兒為了耽誤了十幾年的青春”等,讓人不禁感慨:難怪女兒如此癡狂,隻因為父母對她的愛太荒唐。
養育女孩,並不是滿足女孩生活上的一切需求就夠了,哪怕擁有國際連鎖酒店的希爾頓家庭,也不能保障一個女孩能夠終身幸福,受人尊重;養育女孩,也不是僅僅答應女孩的一切需求就可以了,為女孩在錯誤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隻可能通向悲劇。
給父母的建議:關注女孩的心靈成長。
我們一再重申,撫養女孩的核心就是關注女孩心靈上的成長,包括女孩的內涵提升,品質養成、道德培養和才藝培養等等。
但是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父母普遍給女兒的物質較多。一方麵是生活條件上的,各種各樣的玩具和衣服,讓女孩子們一個個都很嬌貴;另一方麵是心靈上的,總是一味地滿足,親戚和長輩也總是爭相表示寵愛,這樣下去女孩子們缺少了“挫折教育”,很容易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抱怨、找父母求救,用眼淚來拖延時間,這樣的女孩子最終是不會讓人喜歡的。
其實,有很多父母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就不知道如何對女孩的一些壞毛病防微杜漸。一個人的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樣要培養一個女孩也不是一兩次注意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在以後的篇幅中,我們會詳細地講如何培養女孩的品質。隻是在這裏,要說明為把培養女孩的過程定義為“富養”、為什麼富養的核心又是精神培養。
把錢和時間花在女孩需要的地方
正如現在社會所宣傳的那樣,真正會理財的人,不是賺了很多錢然後大手大腳的人,而是能夠在有限的經濟收入條件下,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人。同理,會教育的人不是一天到晚都守著孩子不放鬆的父母,而是在保證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長的的條件下,教育得最輕鬆最自如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