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美來源於文明禮儀
女孩應該學會優雅,不止是談吐和舉止,更重要的是性情,談吐和舉止可以一時優雅,真正的優雅來源於豐富的內心、智慧、博愛,還有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
無論時代怎麼發展,女孩都不能丟掉自身的優雅氣質。
舉止優雅的女孩,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卑不亢;
舉止優雅的女孩,餐桌上行為得體;
舉止優雅的女孩,不和父母頂嘴,不打斷別人說話;
舉止優雅的女孩,隨時隨地體貼照顧他人,尊敬和關心他人;
舉止優雅的女孩,把“請”和“謝謝”掛在嘴邊。
……
舉止優雅帶給女孩的好處非常多,它不僅賦予了女孩柔性、大氣、得體之美,更為女孩成長為小淑女奠定了最強有力的基礎。
也許,進入成人世界的父母更是深深明白,舉止優雅將會為長大後的女孩子帶來怎樣的無窮魅力。
艾斯蒂·勞達是世界化妝品王國中的皇後。她擁有幾十億美元的化妝品王國,是世界化妝品領域的主要代表。但艾斯蒂出身貧窮,並沒有受過多少教育。最初,她以推銷叔叔製作的護膚膏起家。為了使自己的產品能夠多銷售一些,她不得不走街串巷。後來,她決定將產品定位於高檔次上。可是,起初她的推銷卻沒有什麼效果。後來,她終於忍不住問一個拒絕購買產品的客戶:“請問,您為什麼拒絕購買我的產品呢?是我的推銷技巧有什麼問題嗎?”
那位女士道:“不是技巧有問題,推銷要什麼技巧?如果我覺得你在展示技巧,我就會將你趕出去。是你的形象不好,你根本就是一個低檔次的人,讓我怎麼相信你的產品就是高檔次的?”
這位女士的話明顯帶有對艾斯蒂·勞達輕視甚至汙辱的成分,但聰明的勞達卻興奮異常,認為自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那就是產品的高檔次,首先在於推銷人,也就是自己的高檔次。她想,換成自己也會是這樣,推銷人員本身的檔次不高,自己也確實會懷疑產品的質量和品味。於是,她決心對自己的形象進行精心改造、包裝。她模仿富貴名門和上層婦女,像她們一樣穿著打扮,模仿她們的舉止。另外,她還注意培養自己的自信,使自己整個人看上去魅力四射。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買下了她推銷的產品。從此,她一發不可收,直至建立起化妝品王國。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包括她選擇怎樣的衣飾,都像一張名片一樣向別人展示著自己,展示著自己的身份、修養、氣質。所以,要像女孩具有優雅的氣質,就需要從舉手投足上注意修煉。要知道,優雅與否,無不體現在一舉手,一投足,一回眸,一轉身之間。
談吐不俗,舉止優雅,是一種美,一種境界。優雅,就是知道在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怎麼樣說和怎麼樣做。
在一家咖啡館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顧客指著麵前的杯子高聲喊道:“小姐!你過來!你過來!”他滿臉不悅,“看看!你們的牛奶是壞的,把我的紅茶都糟蹋了!”
“真對不起!”服務小姐一邊賠著不是,一邊微笑著說,“我立即給您換一下杯子。”
新一杯紅茶很快就準備好了。和先前一樣,碟子和杯子裏放著新鮮的檸檬和牛奶。小姐輕輕放在顧客麵前,又輕聲地說:“我是不是能建議您,如果放檸檬就不要放牛奶,因為有時候檸檬酸會造成牛奶結塊。”
那位顧客的臉一下子紅了,匆匆喝完茶,就走出去了。
有人笑問服務小姐:“明明是他土。你為什麼不直說他呢?他那麼粗魯地叫你,你為什麼不還以顏色?”
“正是因為他粗魯,所以要用婉轉的方式對待;正因為道理一說就明白,所以用不著大聲。”小姐說,“理不直的人,常用氣壯來壓人。理直的人要用氣和來交朋友。”
如果當時服務小姐大聲指責顧客的錯誤,很可能會引得顧客因惱羞成怒而變得更加粗魯,如果兩個人“臉紅脖子粗”地吵架,服務小姐的風度哪還可有“優雅”可談?
優雅就是對事物分寸的準確拿捏,就是進退有度,遊刃有餘。好比說人臉上的笑容,冷若冰霜的人讓退避三尺,但若是笑得過於放肆,那就隻能被評價為失態了。
優雅就是這樣一種魅力:不溫不火,不過不失,恰到好處的沁人心脾。戈林斯基說過:“缺少優雅的風度,任何精致出眾的容貌也都隻是一潭死水。”
曾有一位世界頂級的化妝師這樣解釋化妝的最高境界:“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並且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突顯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後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
“表皮上的化妝隻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自尊,這樣的人即使不化妝也醜也不到哪裏去。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讀到這裏,我們不能不感歎,對於美麗,如果一味持有機械論的觀點,實在是不高明的。歸根到底,優雅的風度才是對於生命最好的化妝。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包括她選擇怎樣的衣飾,都像一張名片一樣向別人展示著自己,展示著自己的身份、修養、氣質。
優雅的氣質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後天訓練達成的。據說,為了一個挺拔的站姿,奧運禮儀小姐沒人頭頂一本書,兩腿關節處夾住一張紙,每天至少站一個小時。所以,如果想讓自己的女孩練就與眾不同的氣質,家長們就要從生活中時刻注意加以訓練。
給父母的建議:從細節上培養女孩的舉止儀態。
培養女孩的舉止儀態,並不需要刻意為孩子報禮儀訓練課程,關鍵在於家庭影響,很多性格和習慣都是從生活不經意的細枝末節處形成的。
父母應該及早讓女孩保持一個整潔幹淨的形象,告訴孩子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臉、脖頸、手都應洗得幹幹淨淨;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嗽口,不能當著客人麵嚼口香糖;常洗澡、換衣服;站立的時候要保持良好的姿態,身體直立、挺胸收腹、忌諱無精打采、控脖、聳肩、塌腰;在正式場合不能叉腰或雙手交叉;坐姿要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兩腿間距與肩同寬,不能叉開,雙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體;走路要求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與人交談時要態度誠懇、親切,麵帶微笑,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不能沉默無言,也不能自己喋喋不休,要認真傾聽對方講話,交談時忌諱東張西望、翻看其他東西。
幫助女孩樹立形象意識
愛美是女孩的天性,大部分女孩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照鏡子端詳自己,喜歡漂亮的衣服和裙子,而且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女孩的父母們也願意給孩子買漂亮的衣服、鞋子、頭飾,把自家的女兒打扮成一個靚麗的人見人愛的小公主。然而,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審美觀念的,她們通常愛模仿母親和身邊親密女性的穿著打扮,甚至是電視裏自己喜歡的人物裝扮。還有些愛美心切的女孩,趁父母不在家,便偷偷拿出媽媽的衣服、鞋子、化妝品,為自己“精心”收拾一番,往往弄得家長哭笑不得。所以,女孩的媽媽們,要注意從小引導女兒的審美觀,給孩子一個中肯的形象建議。
一個人給人的最直觀形象就是他的穿著打扮。民間有句諺語:“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俗語也常說:“人靠衣衫馬靠鞍”。衣服是人的第二肌膚,穿一身漂亮的衣服,心情立即愉快起來,不自覺中,頭揚起,胸挺起,腳步輕盈而有力,人也特別有信心。服飾對人起著很大的輔助作用。
但是,不是說任何服飾穿戴在任何人身上一定都能產生美感。事實證明,服飾隻有與穿戴者的氣質、個性、身份、年齡、職業以及穿戴的環境、時間協調一致時,才能真正達到美的境界。正確著裝,不僅能夠給他人留有一個好的印象,也能給自己增添一份自信與魅力。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素有“鐵女人”之稱,個性鮮明,在服飾穿戴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說:“我必須體現出職業特點和活力。”她認為,女性過分化妝容易給人以男人的玩物、花瓶之類的“淺薄感覺”。所以,她愛著深色、凝重的服裝,這樣顯得嚴謹、高雅、莊重,突出了一位女政治家的個性風采。
著裝沒有必要太過華麗,也不一定“跟風”就是好,幹淨、整齊、合適一定是最重要的,要選擇那些適合自己的、能夠彰顯自己氣質的衣服,才是正確的。另外,如果孩子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形象方麵的評價,難以容忍自己身上的一些小缺陷,父母就要多多引導孩子,讓孩子能夠正確的審視自己。
五歲的童童突然之間不喜歡去幼兒園了,每天早上都在家裏耍賴,說想媽媽不願意離開媽媽。童童的媽媽覺得是有蹊蹺,便開始和孩子慢慢聊天,終於“套”出了童童的心裏話:
“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說我頭發難看,又稀又黃,我不想去幼兒園了。”
原來,童童因為從小有些缺鋅,發質有些枯黃。然而媽媽卻沒想到,這成了孩子的不願意上幼兒園的一個“心病”。
童童的媽媽覺得,孩子如果太在意這些小事,可能會產生自卑和膽怯的心理。於是媽媽想到了一個疏導的好辦法。
“童童,你看童話書裏是不是寫著,溫柔小公主的頭發是金黃的、軟軟的呢?”
童童想了想說,“好像是。”
媽媽繼續說道“那小公主是不是特別溫柔,特別受歡迎的呢?”
“是啊,原來我的頭發和童話書裏的小公主一樣啊!”童童一下子興奮起來,眼睛也亮起來了。
第二天,童童穿上了一件漂漂亮亮的裙子,跟著媽媽去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