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警惕青春期女孩“變壞”(1 / 3)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reference_book_ids\":[7109046336023972894,6988533019673889828,6955674956713692168,7046309027495545863,726709133645132902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好女孩與壞女孩的拉鋸

莉莉平時是一個很乖巧的女孩,她學習很不錯,人緣也好。父母平時工作忙,她從來沒有埋怨過父母,還總是把家裏收拾的井井有條。她的父母倍感欣慰。

可是,最近她的父母遇到了一件棘手事。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次,她被邀請去參加同學組織的舞會,為了幫助幫助主人推高活動的氣氛,她打了耳洞,畫了煙熏妝,這還不算,她竟然穿著露臍裝。當她回到家裏時,父母簡直愣住了。他們不能接受女兒這種做法,他們疑惑:好好的一個乖女兒怎麼變成壞女孩了!

在很多父母眼中,好女孩和壞女孩的區別也許就是:好女孩清秀莊重,不濃妝豔抹,說話禮貌,舉止得體,戀愛踏踏實實;而壞女孩則自大招搖,化妝怪異,說話粗俗,戀愛也歇斯底裏。表麵好像就是如此,可又怎能確定誰永遠是個好女孩,誰是個壞女孩呢?

“好女孩”不一定就好,“壞女孩”也不一定就壞。我們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女孩的心理,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給女孩帶上不必要的帽子,那樣隻能讓女孩離我們的期望越來越遠。

就像文中的莉莉平時低調,同學宴會上卻很張揚,其實這並不能說明她變壞了,相反,這恰恰表明她有著很強的社交適應能力。

其實孩子的這種社會適應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保加利亞學者佩爾努曾作過一段描述:“嬰兒被相當於20公斤的力推出,從溫度為37度的溫暖母體腹水中被拋了出來。在那個環境中,他像宇航員處於無重量的狀態,現在來到空氣溫度為20度左右的寒冷環境中,而且在這個環境中還必須呼吸。”從他的這段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新生嬰兒脫離母體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用他天生的適應能力來積極回應母親子宮之外廣闊的生活。他不僅能夠適應這種內外溫差,而且很快便開始在這種環境中健康成長。接下去,他會積極地適應家庭生活,以後還要適應複雜的學校生活,繼而要適應更複雜的社會生活。

孩子不僅天生能夠自我調節,適應外界環境,而且也確實應該主動去適應,這無疑對他們的未來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心理學家認為,那些自適應心理素質好的孩子,他們對未來有著強烈的求知欲,他們會有選擇地接受未來發生的事情,理智地分析生活中的變化。他們有主見,不盲從,明白想要的未來輪廓。因此,他們能夠用“未來”的要求來規劃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不斷地為成長增值。

當父母看到女孩偶然間“變壞”時,真的不必大驚小怪。你越平和,越對她表示理解,她越會知道分寸;你越是著急,越是訓斥她,她反而會不小心真的變壞。

黑幼龍的做法就很好,家長可以參照。

有一次,黑幼龍和同事開完會,想去看電影《蝴蝶君》。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法國外交官深深愛戀上一個中國京劇女伶,兩個人相愛並結了婚。之後,外交官才發現,他投入全身心所愛的這個女人,不但是間諜,還是一個“他”。

黑幼龍的同事建議他不要看這部驚世駭俗的片子,還是看原版的《蝴蝶夫人》比較好。

隔了一段日子,大學生女兒向他提起《蝴蝶君》,他很不以為然地說:“你怎麼在讀‘那種書’?”年輕的女兒有些生氣,故意大聲說:“為什麼不可以?”

女兒說完這些話有些後悔,她想可能會出現兩種局麵:父親和她吵起來或者父親直接打她。但出乎她的意料,黑幼龍什麼話都沒說,安靜地走開了。

黑幼龍以包容的態度來麵對親子之間的代溝,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像其他父親一樣,認為女兒看了這種書就變壞,那麼不但會激化親子矛盾,而且還可能使得叛逆的女兒真的變壞。

給父母的建議:父母對女孩偶爾“變壞”,要有包容之心。

麵對女孩的“偶然變壞”,父母要學會製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要明白這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表明她適應能力很強。如果父母能包容她偶爾一次的做法,那麼孩子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有的父母性子特別急,當看到孩子偶然的這種行為時,不給孩子解釋的時間和機會,這種做法是很自私的。打罵孩子僅僅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怒氣,緩解自己的情緒,絲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

家長要為女孩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可以邀請鄰居家的孩子到自己家玩或帶孩子去作客,可以帶孩子一起出席一些宴會,這樣就滿足了孩子渴望得到他人接納與認同的意願。

女孩喜歡與他人,尤其是同伴交往,但是,假如他不掌握交往的技能,不懂得“入鄉隨俗”,就還會得到同伴的認同甚至人受到冷落或孤立,這會為女孩社會性的順利發展帶來阻礙。父母不妨告訴女孩:“如果你穿著與對方同樣的服裝,表現出於對方類似的舉止,就會讓對方覺得你和他的思想與地位是相似的,對方也就會對你產生好感。”宴會上,大家都很張揚,那麼你也可以畫眼影,穿奇裝異服,盡量和大家保持一致。

幫助女孩正確看待減肥

近幾年,家長們對青春期厭食症應該不陌生,青春期厭食症,也稱為青春期消瘦症或神經性厭食症。這種病多發生於青春期女孩身上,以13—28歲之間的女性患病率最高。

這種病人拒絕進食,即使很長時間沒吃東西也不覺得餓,精神委靡不振,整天昏昏欲睡,身體漸漸消瘦下去,最後可能導致月經完全中斷,身體虛弱和其他身心疾病。

整個發病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開始時對食物不感興趣,後期則會對食物產生神經性的嘔吐反應——食物一沾喉嚨就嘔吐,嚴重的一見到食物就會嘔吐。

偉玲今年13歲了,她聰明伶俐,不僅學習好,而且學什麼會什麼。

有一次,她看到同班的女孩穿了一件自己做的裙子,於是她自己用周末一個晚上的時間做出了一件漂亮的花裙子。父母和鄰居都很喜歡她。

偉玲從小就喜歡跳舞,周末還一直堅持在舞蹈學校學習,而且經常得到老師的誇獎。

由於她喜歡舞蹈,加上父母的支持,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從普通小學轉入了專門的舞蹈學校。幾年來,偉玲捧回了無數的獎項,她的強項是獨舞和芭蕾舞。

最近,舞蹈學校的老師為了限製孩子們的體重,對飲食有很多限製,不讓她們多吃。盡管如此,許多孩子還是會在被子裏偷吃,但偉玲卻非常聽話,即使是餓,自己也堅持不多吃。

每天,不管什麼天氣,偉玲都會堅持近兩個小時的大運動量練習,也因為她的卓越成績,父母很為她感到驕傲。因此,對從小胃口就不好的女兒也沒有太在意。

可是,到了夏天,偉玲開始出現胃疼,原來飯量就很少的她吃得更少了。

很快地,偉玲的體重從原來的70餘斤,下降到不足40斤(身高156厘米),最低時,體重隻有35斤。在這種情況下,她常常暈倒,連學校都不能去了。

偉玲說她不希望體重增加,自己也沒有任何食欲。盡管父母想盡了一切辦法,但仍然無法讓她進食。

媽媽哭著說,孩子早晨連1\/5的小蛋黃都吃不完,這還算好的時候。有時,常常是一天下來什麼都不吃,吃進嘴裏的東西,咀嚼後又吐掉。

偉玲看起來已經失去了對所有食物的興趣。

她說:“小時候,在舞蹈學校時想吃,但老師不讓吃,自己挺挺就過去了。現在,我從來就不覺得餓。”

青春期的女孩如果盲目減肥,就會容易患上“厭食症”。這種厭食症,並不是因為身體有什麼疾病,吃不下飯。事實上,這些女孩身體健康,而且大多聰明、用功、學習成績好,而且都比較早熟。

本來進入青春期的女孩應開始儲存體脂,乳房隆起,臀部日益變圓,骨盆變寬,這些天賦的形體特點恰恰是女性美最富魅力的顯露,但是有些女孩卻對身體形態的改變感到緊張,出現莫須有的心理負擔。於是拚命節食,不吃肉和蛋,餓了就喝水,千方百計地想通過節食來換取一個苗條的體型。

剛開始的時候,她們想吃但不敢吃,因而刻意的讓自己少吃,後來就會漸漸地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