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變身老“玩”童,可愛老爸帶出聰明孩子(3 / 3)

★3~4歲的孩子要能把積木搭得穩

在指導3~4歲的孩子玩積木時,一方麵要教孩子搭積木的基本方法,要讓孩子能夠搭成一個作品;另一方麵還要增加難度,如指導孩子怎樣保持搭建物的穩定,怎樣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搭配使用等。孩子在玩積木的過程中不停地研究布局、結構,有利於他們掌握物體形狀,辨別空間方位,把握二維和三維空間及其轉換。這對孩子“空間智慧”的發展非常有好處。

另外,爸爸還可以進一步增加難度:自己不插手,讓孩子按照已有的圖樣搭積木。這不但能鍛煉孩子的自主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5~6歲孩子搭積木要融入想象

5~6歲的孩子已經能把積木玩得比較熟練了。這時,應該進一步指導孩子在搭積木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可以引導孩子發揮想象,按照自己的願望搭建作品。孩子搭建成功後,不論這個作品如何,爸爸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培養孩子做事的目的性和創造性。

在這一階段,還可以教孩子數積木、記錄積木。在孩子用積木搭好一樣物體後,可以讓他們計算每個形體的積木用了多少塊,還可以要求他們用紙筆記錄下來,這樣既可以辨別形體,又可以進行點數活動和練習寫字。

由此可見,積木的玩法有很多種,能帶給孩子的好處也是不可小覷。但前提是,爸爸必須多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玩,才能將積木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忙爸爸一分鍾教子金句】

積木玩具是孩子遊戲的親密伴侶,也是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教具,它有利於促進孩子身心的全麵發展。這種“玩中學”的方式對孩子是最有效的,如果孩子缺乏玩積木的經驗,將是很大的遺憾。

第八節

電子遊戲,每天10分鍾就可以

每個孩子都有權擁有快樂的童年,在玩耍中,孩子會收獲頗多。但是,如果孩子長時間沉迷電子遊戲,那麼就不是一件好事了。爸爸們都知道,電子遊戲的危害有很多:久坐容易導致身體走形,電子產品有較大輻射,長期盯著熒幕有損視力,虛幻的電子遊戲還容易讓孩子沉迷其中……

不過,雖然電子遊戲害處多多,但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電子遊戲能夠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鍛煉大腦和手臂的反應速度;電子遊戲、網絡遊戲是現代社會的一大組成部分,孩子有必要在這樣的娛樂過程中加深對電子產品的了解。所以,孩子適當接觸一些網絡遊戲、電子遊戲,也並非全無益處。當然,這需要爸爸加以監督,嚴格控製孩子玩遊戲的時間等,好讓孩子在電子遊戲中受益的同時,減少其可能對孩子產生的傷害。

★選擇適合孩子的遊戲軟件

孩子玩什麼遊戲、怎麼玩,爸爸要適度監督。市麵上流行的遊戲軟件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爸爸不要讓孩子隨便使用遊戲軟件,要選擇適宜孩子的遊戲軟件,最好是專門為孩子製作的遊戲教學軟件,如智力遊戲、拚圖遊戲、看圖識字、外語學習遊戲等。可以讓孩子適量地玩一些簡單、健康的單機遊戲,不要玩網絡遊戲;可以在家裏適度地玩,不要進街邊的網吧、電子遊戲室。

另外,如果希望孩子適度接觸電腦,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那麼也一定要在旁邊給孩子一定的指導,不要放任孩子自己使用,否則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孩子也可能沉迷於電腦遊戲之中無法自拔。

★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

長期接觸電腦遊戲,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傷害並不隻是心理上的,身體上也不容忽視。從孩子開始接觸電腦遊戲那一刻起,爸爸就應該關注孩子骨骼、眼睛等方麵的健康,以免讓孩子受電子遊戲之害。

1. 合理安排玩遊戲的時間。如果孩子長時間對著不停閃爍的熒屏,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勞甚至近視等各種眼疾,而天真好玩的孩子往往對電腦產生濃厚的興趣,玩起遊戲就忘了寫作業、吃飯、休息和睡覺,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規律。這就需要爸爸在旁督促和指點。通常情況下,應該讓孩子先完成學習任務,再適當使用電腦。不要讓電腦占據孩子過多的休閑時間,也不要讓孩子疏於讀書、運動、交友和文藝活動。

2. 調整孩子的坐姿以及眼睛與電腦的距離。要選擇適合孩子高低的電腦

座椅,使孩子的姿勢端正,眼睛距離熒屏50厘米左右,視線能夠與熒屏中心平行。另外為了減少熒屏光線的強烈刺激,電腦的光線不能太亮或太暗,對比度中等,夜晚可以打開20瓦的白熾燈,使室內亮度與屏幕度相適合。

3. 防輻射,督促孩子做好衛生、補充營養。電腦會產生有害的放射性物

質,使用完電腦之後,要敦促孩子洗臉。另外還要注意室內開窗通風,不讓電腦屏幕背對著有人的地方,還可在電腦附近放置仙人掌,或者買個電腦防護罩。常玩電腦的孩子,平時多讓他吃含維生素A和蛋白質的食品,如橘子、胡蘿卜、雞蛋、菠菜、西紅柿、黃瓜、香蕉、蘋果、動物肝髒、瘦肉、骨頭湯等。隻要做好相關知識的講解,並告訴孩子怎樣做能避免電腦對健康帶來的傷害,孩子通常都會比較配合。

★爸爸真身多陪伴,不讓電腦當“保姆”

辰辰今年7歲,已經上一年級了。但讓爸爸擔心的是,辰辰的心思很少放在學習上,回到家後總是一頭紮在電腦前,沒完沒了地玩網絡遊戲。爸爸明令禁止辰辰長時間玩遊戲,但總是沒什麼效果,辰辰這個行為好像早就成了一個陳年習慣,很難改掉。這天,爸爸讓辰辰先寫作業再玩遊戲,誰知還不到5分鍾,辰辰又把作業丟到一邊,跑去玩遊戲了。爸爸一氣之下訓斥了辰辰一番,辰辰很不服氣:“你們大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以前我讓你跟我玩、教我看書,你總是嫌煩,打開電腦讓我自己玩。那時可以,為什麼我現在就不可以玩了呢?”爸爸頓時被辰辰問得啞口無言。

網絡遊戲作為當今遊戲市場的主要部分,之所以讓很多孩子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大人的陪伴,加上自身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最後常常受網絡遊戲的毒害。很多爸爸工作繁忙,無暇關心孩子,經常在忙碌一天之後,回到家裏圖省事,就把孩子放在電腦前,給他們開一個動畫片、找一個小遊戲,把電腦當成孩子的“臨時保姆”……這些做法都會間接導致孩子依賴電腦。因此,爸爸要合理為孩子安排時間,多讓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多陪伴孩子,不要因一時的方便為孩子埋下隱患。

有些爸爸比較極端,認為遊戲負麵作用大,就一點也不讓孩子碰,其實這也是不合理的。孩子接觸不到現在的一些電子產品,或者接觸電腦太晚,在同齡人之中對現代科技懂得少,也不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正確看待網絡遊戲、電子遊戲,讓孩子適當接觸,但不過度沉迷,這就是爸爸應該掌握好的尺度。

【忙爸爸一分鍾教子金句】

人們曾經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其實網絡遊戲、電子遊戲也是如此。要想讓它在孩子身上多發揮有益作用,就要記住多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一聽到“遊戲”就“一竿子打翻”。這樣,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受益。

第九節

休閑時刻長見識,讀書閱報看電視

如果說平時的玩耍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鍛煉孩子的能力,那麼讀書、看報、看電視等活動,就給了孩子增長見識的機會。玩耍的機會固不可少,孩子讀書、看報、看電視的時間也絕對不能被其他事情所替代。

讀書、看報、看電視,能帶給孩子不同的閱讀和觀賞體驗,為孩子增加不同層麵的見識。並且,有爸爸共同參與的閱讀和觀看,更能提升孩子的閱讀和觀賞效率。因此,爸爸不但要給孩子安排好時間來讀書、看報、看電視,更要經常性地和孩子一起進行這些活動。

★爸爸再忙也要陪孩子看書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對孩子有多重要,想必每個爸爸都很清楚——讀書能讓孩子接收大量的知識和信息,陶冶孩子的性情、滋養孩子的心靈、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可以說,每個人的不斷成長和自我完善,都離不開書籍。而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有指導性地帶領孩子閱讀,則能讓書籍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可見,爸爸不管有多忙,也要抽出一些固定的時間來陪孩子讀讀書。

首先,爸爸要做好表率,先讓自己養成閱讀的習慣,然後再去影響和要求孩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孩子看到爸爸沉醉於書中時,他一定也會帶著好奇心去探索書的海洋。這時,爸爸就可以和孩子形成一個讀書聯盟,抓緊一切空閑時間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其次,爸爸要努力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根本上講就是要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要把“讓我讀”變成“我要讀”。

培養孩子的興趣,爸爸第一要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訂閱一些學習資料和課外雜誌;還可經常帶孩子到圖書超市,讓孩子選擇和購買自己喜愛的書。第二,爸爸要鼓勵孩子,孩子在讀書方麵哪怕是有了點滴進步,都要通過各種方式予以鼓勵。堅持這樣做,孩子的興趣很快就會被調動起來。這時,可以讓孩子慢慢嚐試擴大閱讀範圍,並體驗豐富閱讀的樂趣。

再次,爸爸還要幫助孩子培養讀書的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如果孩子隻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地看書,那麼讀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時,爸爸可以通過讓孩子介紹看過的書的內容,促使孩子再拿出來看。另外,如果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爸爸一定要有耐心地加以引導,比如給孩子講解不懂的地方,或者指導孩子查閱工具書。

★看報紙並非大人的專利

很多爸爸覺得小孩子不必看報紙,也看不懂報紙,如果需要孩子了解一點時事,看電視就可以了。但實際上,看報紙並非大人的專利,孩子也有充分的理由去閱讀報紙。報紙主要以文字配圖的形式報道新聞事件,雖不及電視快捷、生動,但這決定了報紙適合做長篇、比較深入的新聞報道。與短短的電視新聞相比,這更能引發孩子的思考。除此之外,電視新聞報道容易消逝,想查看幾天前的電視新聞頗為麻煩,而報紙可存放很久。因此從電視與報紙兩種媒體報道新聞的特點來看,報紙更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與思考能力,進而也可在此基礎上,提高孩子們的演講能力。很多爸爸不鼓勵孩子看報紙,實際是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快速獲取知識、鍛煉思考能力的機會。

孩子看報紙的好處非常多,這使有些國家的學校規定必須將報紙作為孩子的一個學習環節。

將報紙列為小學教材,日本就是一個成功的範例。日本的很多學校要求小學生看報紙,收集新聞專題報道,對新聞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在稍高的年級中,還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各個不同的新聞話題,如環保、老年人福利等社會熱點。日本重視小學生讀報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為日本報業培養了無數的潛在忠誠讀者。這也是在多數美國報紙宣布破產的情況下,日本報業卻很繁榮的原因。當然,報業的永不衰落,也促成了日本人不斷從報紙中吸取知識和力量的優勢。

當然,爸爸讓孩子看報紙,也要結合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還不識字,爸爸可以挑選一些孩子能夠理解的內容讀給他聽;如果孩子已經認識簡單的字,則可以選擇一些少兒報紙或者內容簡單的報紙讓孩子來看,孩子不懂的地方要加以指導;當孩子已經有能力獨立讀報紙時,爸爸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以督促孩子更有目的性、更高效地看報。比如,爸爸可以要求孩子看某份報紙,找出熱點新聞,然後針對熱點新聞發表意見,甚至可以和他進行辯論;另外也可以讓孩子針對某個新聞熱點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這又提高了孩子的寫作能力。

★有選擇、有限製地讓孩子看電視

電視節目以其圖像、聲音的直觀可感性,節目內容的形象生動性以及較強的娛樂性等優勢為孩子所喜愛,爸爸應鼓勵、支持孩子看一些健康有益、能開發智力、啟迪思維、增長知識的電視節目。而如果家長能和孩子一起觀看,邊看邊講解,效果會更好。

不過,有一項調查卻發現,有一半以上的爸爸表示不會陪孩子一起看電視,而是放任孩子自由選擇電視節目;而一些爸爸雖然和孩子一起看電視,卻容易出現“自己看什麼孩子就跟著看什麼”的現象;另外還有一部分爸爸把電視機作為看管孩子的“電子保姆”,他們打開電視機,任其亂看一氣——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效果當然也是不好的。

最佳的做法,就是爸爸陪伴孩子一起有選擇、有限製地看電視。有選擇是指爸爸要幫助孩子挑選一些適宜的節目,多讓孩子看一些益智節目,或者能增長見識的節目,比如《動物世界》《科學揭秘》等;適量看一些娛樂性的動畫片;盡量不讓孩子看長篇電視劇,或者有暴力情節的電影。

有限製,則是說爸爸要在自己陪伴的情況下,讓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看電視,且看電視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而爸爸則能在一旁給孩子講解他不懂的地方,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

【忙爸爸一分鍾教子金句】

書籍、報紙、電視是孩子接觸知識和信息的最方便的來源之一,但在孩子還沒有學會正確選擇讀物和節目之前,爸爸一定要經常給孩子正確的指導,讓孩子健康、愉快、高效地閱讀和觀看。

第十節

親子時刻別偷懶,《爸爸去哪兒》教你戶外遊

《爸爸去哪兒》裏的五對父子(父女)在室外的互動讓人又羨慕又憧憬:老爸和孩子走過江南水鄉,走進沙漠,感受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北國;爸爸和孩子們做遊戲、捉泥鰍、釣魚、坐筏子、堆雪人、堆沙丘等。在遊曆大好河山的同時,孩子們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還因為和爸爸一同出遊而加深了親子感情,還在四處遊曆中增長了見識、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每段旅程給孩子留下的都不隻是歡樂的記憶,還極大地促進了孩子的成長。

現實生活中,爸爸經常帶孩子到戶外遊玩,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孩子總是在室內悶著,到戶外活動的時間很少,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無益,也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嬌氣、內向、狹隘和任性。而經常在戶外玩耍的孩子,卻能收獲性情、健康和智力方麵的很多好處。

第一,經常在戶外活動的孩子身體好。室外活動能夠讓孩子沐浴在陽光

下,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清風的吹拂,這都會增強孩子的體魄。相比那些總被保護在溫室中、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孩子來說,經常到室外的孩子抵抗力更強,不容易感冒,也很少患其他疾病。

第二,讓孩子的性格更加開朗。總是被封閉在家的孩子,看不到外麵廣闊的世界,時間久了難免變得內向甚至抑鬱。而經常走到室外的孩子,心靈能夠在更廣闊的地方翱翔,身心能夠得到充分的放鬆,他們的個性當然也會變得更加開朗和豁達。這樣的孩子看待事物也更加樂觀和輕鬆。

第三,讓孩子增長見識。外麵的世界包括大自然和社會,這兩者蘊含的知識量都是非常龐大的,在室內很難得到。因此,經常到室外活動的孩子,其見識會得到非常快速的增長。

第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室外活動的孩子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人,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和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會收獲友情,還會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互相體諒,從而使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戶外活動好處多多,那麼爸爸可以帶孩子進行哪些戶外活動呢?

★周末帶孩子郊遊

一周辛苦的勞動之後,周末帶著孩子到郊外玩一玩,是爸爸和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不錯選擇,也是增進彼此感情的好機會。

周末出遊,爸爸可以選擇一些平時不易接觸到的地方,比如帶孩子去周邊郊縣賞花、爬山;帶孩子到空曠的地方放風箏;去河邊或海邊撿貝殼、抓螃蟹;果實成熟的時候,還能帶孩子到郊區的果園去摘果子,接觸農活;白雪皚皚的冬天,到郊外陪孩子打雪仗、堆雪人、滑雪,都是非常好的活動。

周末帶孩子出去玩,如果路途不是很遠,那麼就放棄憋悶的汽車,用騎單車的方式代替吧。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也讓孩子在開闊的視野中盡情賞景,這種愜意是坐車、開車遠遠體會不到的。

★長假裏帶孩子放飛心靈

爸爸在每年的長假裏帶孩子遠途旅行一兩次是非常必要的。有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孩子長期在一個四方的格子間裏學習,如果能不時進行一場遠途的遊玩,對孩子來說既是休息和調整,又是一個見識外麵世界的絕佳機會,當然也是親子之間感情交流的契機。

帶孩子去的地方不一定是全國著名的景點,吃住也不一定要求奢華,而一定要注重它的豐富性和教育性。爸爸可以帶孩子去農村,讓孩子感受農家生活;也可以帶孩子去領略大好河山;還可以帶孩子去草原騎馬、去沙漠紮營。每個地方都會讓孩子見識到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不同的洗禮。這比讓孩子住五星級大酒店、吃豪華大餐要有意義得多。

★小空閑也能帶孩子接觸大自然

有教育專家指出,孩子每天都應該接觸戶外。這就告訴爸爸,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帶孩子到外邊走一走。哪怕孩子願意蹲在樹下看螞蟻搬家、躺在草地上看白雲飄飄、雨天到外麵淋雨、雪天到外麵打雪仗,爸爸也一定要適當滿足他。沒有哪一種玩,比在大自然中玩更能讓孩子長見識了。孩子與大自然的交融是最奇妙的溝通,大自然不僅呈現給孩子一幅斑斕的畫麵,還能給孩子的心靈以豐富的感受,這些是在室內玩人造玩具遠遠比不上的。

再者,當孩子稍微大一些時,爸爸還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到室外進行運動,比如慢跑、踢球、打羽毛球等。每天固定運動一段時間,不僅能達到讓孩子接觸戶外的目的,更能讓孩子的身體強健、意誌力增強。而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則能帶動孩子學習知識和探索事物的熱情,如此良性循環,孩子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戶外遊玩,爸爸都應該盡量做到兩點:一是盡量聽從孩子的“指揮”,傾聽孩子的心聲,玩什麼、怎麼玩,都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更有主見,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二是陪伴孩子的態度也要積極一些,不要以長輩的身份來看管、監督孩子,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玩,你會發現很快就能融入到孩子的童真世界裏,和他共享一份快樂。

【忙爸爸一分鍾教子金句】

孩子的小小心靈非常渴望自由,他們心中也有一份與生俱來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如果孩子能經常在室外得到放鬆,那麼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會更加豐富,心靈也會更加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