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漢的小店賣的是涼皮、涼粉、稀飯等大眾化的小吃,價廉物美,吃的人紛紛豎起大拇指,高興地說:隔壁確實好,這裏也不差。
隔壁好出了名、一發了財之後,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本色,賣自己的特色食品,劉老漢的聰明才智和敏銳眼光為他帶來了財富。
智慧的小老板知道適時地給自己尋找新的資源,找個更高的起點,從而一步步走向成功。起點無須高高在上。伸手不及的叫空想。重要的是,能夠把握身邊的資源,從而抓住新的發財機會。
賺錢有技巧,經商不蠻幹
近幾年,國內的彩電競爭硝煙四起,而幾家公司的競爭手段卻十分單調--價格戰。在很多的時候,價格戰確實是有效的,但是這場價格戰卻沒有明顯的贏家。顧客是不管你降不降價,我就是不買。為什麼人們對價格漠然了,是不是口袋裏的錢多得足夠,以至於不用考慮價格了?
其實,我國農村的彩電普及率還非常低,有的落後地區甚至隻有10%不到的普及率,因此,農村的彩電市場需要是很大的,但是,農產品價格的低靡,使農村大規模消費彩電的時刻遠沒到來。城市人有足夠的錢來消費,但彩電已經是過時的產品,許多人在購買時不在乎一百塊錢的上下浮動,更關心的是彩電的內在品質和彩電是否能夠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所以幾大彩電廠家盲目相信降價的威力,而把價格降低之後,一時之間,彩電市場並沒有立即熱乎起來。
在人們普遍的消費水平較低時,價格是顧客考慮的主要因素,一旦收入提高,對商品的內在品質的要求就會上升到第一位。10元錢可以買一條裙子,但有時l萬元也隻能買一條裙子,而且還很紅火。這就是不同的人對不同商品的品質要求不一樣。
基於這樣的考慮,企業的銷售活動不能不考慮顧客的個性化需要,然而許多公司在銷售的時候卻不能理解這一點,他們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製造產品,結果陷入了商品滯銷的境地。
1908年,福特開發了T型汽車,這種汽車集中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具備了十分優良的特點。而且伴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汽車業規模經營的到來,福特T型汽車的銷量不斷提高,價格卻不斷下降。對這種汽車的讚揚聲也此起彼伏。由於它的聲譽好,價格低廉,能夠滿足各階層的需要,一時間,福特公司的T型車幾乎壟斷了汽車市場,對它的需要量一直不斷上升。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社會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美國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經濟繁榮,居民的消費傾向從有用的就行,發展到對所用商品的內在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緊接著的就是消費傾向的細微變化。
這時,美國另外一家主要的汽車生產商--通用汽車公司逐漸發展起來,它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20%.通用汽車公司希望繼續擴大它的市場占有額,但是福特的T型車實在是無懈可擊,通用汽車隻得采用另外的策略。它增加了產品係列,增加了產品的品種,使不同階層的人士都能挑選自己喜歡的汽車,以適應不同的市場。它的車型一個個地出現,先是雪佛萊,接著是別克、奧爾紫,最後是凱迪拉克。
對於通用汽車的競爭,老福特一直采用不置可否的態度,他仍然堅持自己的那一套,認為顧客買車考慮的首要問題是自己的錢袋,而不是其他。
因此,他發揮自己工程師的專長,為降低T型的成本而不遺餘力。他在底特律附近的婁日河邊建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汽車製造廠,每天成本低廉的汽車源源不斷地從汽車廠開出,為了降低汽車的成本,福特甚至考慮到能不能少上一個螺絲釘!然而,公眾並沒有領福特的情,他的低價位政策並沒有吸引顧客。
與此相反,通用則繼續采用已有的政策,它每兩三年就改變自己汽車的樣式,並首先以賒欠的方式賣車。而在福特看來這完全是歪門邪道,不是工業家所為,因為這樣隻能擴大生產成本,而成本的擴大意味著市場占有的縮小。
在福特公司內部,許多經理也看到福特的偏執給公司的危害,但作為公司的建立者,福特的策略當然是不能發生疑問的。老福特也不允許這種想法衝撞他的經營理念。福特說:我們希望造出某種能永遠用下去的機器,我們希望買了我們一件產品的人永遠不需要再買另一件。我們決不會作出使先前樣式廢棄不用的任何改進。